孙银锋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太村镇小学 711302
摘 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使教学变得轻松、愉快,有学习的欲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从自己的言传身教、知识储备、教学策略等方面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关键词:语文 兴趣 培养
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创造有利条件。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语文是一门最开放、应用最广泛、最富有魅力的学科,应该备受学生的喜爱,然而经调查发现,有不少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浓,热情不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们去探求知识的一种内驱力,是人们发展才能的重要保证。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学习的内部态度往往决定着学习的质量。学生只有对所学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有一种主动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并在这种欲望驱使下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因此,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应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那么,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言传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的使用方法不同,可以改变一个人对你的看法。同样,教师语言幽默、有魅力,学生当然喜欢。课堂上学生会被你的语言所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你身上,课堂效果肯定差不了。让你的语言影响你的学生,让学生觉得你有知识、有能力,是学生眼中的高人,学生才会听从你。在接到这个班上第一节课时,我并没有去讲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讲与课文无关的话题。一是让学生知道成绩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努力。二是让学生知道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语文学不好,数学题理解不了,历史问题分析不透彻,英语翻译不好,物理、化学题理解不到位,各门功课都学不好,考大学、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是不可能的。语文学不好,语言表达不清楚,怎能在社会上立足?三是背诵文言文给学生听。小学阶段的学生读文言文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将一篇长长的文言文背诵下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像《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桃花源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燕歌行》《声声慢》《如梦令》等,这些文言文诗词中有学生熟悉的好多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当背这些诗句时,故意慢一些,就会有学生小声跟着你背,更能激起学生对你的敬佩之情。学生敬佩你的好记忆,敬佩你有文采,让学生体会到中国语言的魅力、五千年文化的灿烂,下一代不继承下去是不行的。
二、身教
教语文重要的一点就是积累。对于刚开始积累的学生来说,往往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坚持。另外,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积累、积累些什么。为此,我将自己平时积累的东西与学生共享。原因是:一让学生看到这么有文采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都经常积累学习,学生有何理由不去做呢?二让学生知道该积累哪些东西,在积累本上如何去记,给学生做范例。三是将这些内容教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文学性和趣味性。《西游记》是学生很喜欢的电视剧,但对人物的性格特点却总结不到位。我的积累本上就有西游记人物性格对比:孙悟空本领高强,爱好自由,疾恶如仇,敢于斗争。猪八戒遇到困难畏缩动摇,爱占便宜,嫉妒心强,搬弄是非,贪财好色。沙和尚憨厚纯朴。有解缙对对联:井底之蛙一身绿,锅中熟蟹披大红。有成语积累、历史故事、寓言故事、含比喻的,有含“手”“如”“说”“话”字的成语,有多音字、近义词分辨,有短消息,及一些语文趣味知识。这些东西让学生分享,大大增强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过一段时间和学生一起比赛背诵这些内容,学生也会找一些有趣的东西与你分享,以体现他们的本领。这样做,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学习语文。
三、巧布置任务,有很大收获
学习语文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大多数学生最头痛的、最害怕的就是背诵、书写,这是好多学生不愿意学习语文的一大原因。可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就是读、写,怎样解决呢?读就要让学生读熟读通,那就要教给学生怎样读文章的方法。文章读好了自然就会记住,甚至达到背诵。让学生知道什么地方该停顿、什么地方读重音,句子读通顺了,整篇文章也就会读了。就连文言文也是如此。正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轻松背课文,学生会喜欢你。
给学生布置作业要少量,让学生不要过多动笔,但你要明白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什么。要让学生记住课本中的生字词,不需要让学生大量地去抄,告诉学生,不论用什么形式,或找家长听写,或写一遍两遍,或边读边写,根据自己的喜好,只要在听写时能过关就可以了,追求效果为目的。减少了作业量,学生肯定会喜欢你。
总之,在新课改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下教育的主旋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发扬优点,改进不足,让我们的课堂有声有色,让学生对语文充满兴趣,不仅收获知识,还能收获学习方法,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论文作者:孙银锋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6
标签: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文言文论文; 兴趣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自己的论文; 知识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