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与植物养护研究论文_应乐乐

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与植物养护研究论文_应乐乐

杭州丰城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5

摘要:21世纪的今天,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中国的GDP有了质的飞跃。20年代初工业发展迅猛,实体经济的成熟带来了人民物质生活的满足和城市化进程的繁荣局面,然而将资源涌向制造业的政策所遗留下来的对环境的负担是我们未能预料到的。所以,在现代化城市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重要内容。城市景观园林作为城市绿化的标志性产物,是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的象征。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园林绿化施工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不断发现和改进。

关键词:园林绿化;园林施工;管理;植物养护;措施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水平稳步提升,对绿色生态的追求成为时代潮流。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系统性,涉及到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强化施工现场管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实现园林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1.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近况

1.1种植土壤不符合标准

土壤的质量细节决定了植物种植水平,而植物本身是属于酸性或偏碱性植物,这对土壤的要求更精细化。园林施工前应该充分考虑土壤的特性与方案设计和种植设计是否协调,以免后期耽误其工程的进度。现实生活中,有些施工单位竟然为了节省造价以及在短时间内交工,选择的种植土壤基本都是不符合园林植物的种植要求的[2]。

1.2施工团队专业素质低下

全球化进程初期,传统的建筑行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从业人员尤其是在一线进行现场施工的人员,往往是由农民工来承担[3]。随着时代的进步,园林行业的门槛也在不断加大;新的技术和新型材料的引入使得很多遗留下来的施工人员没办法适应当下的要求。另一方面,园林不仅仅是工程,它更是美学、心理学和文化艺术的结合,若是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施工人员则不能领悟方案图纸;不懂植物的搭配和山水的造园技巧;不理解地形起伏与施工之间的关系,这些都可能会导致施工过程的停滞,影响整个施工项目的完成度。

1.3后期管理养护工作不到位

园林工程苗木栽种完成后其工程并没有结束,后期的养护工作才是园林工程的重点[4]。不管前期的工作做得有多好,后期养护如果不规范,之前生长良好的苗木会发生病虫害乃至枯死。这些年来,大多企业都缺乏对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视,他们往往会聘用一些农民工来进行后期的养护管理,但是这些农民工大都没有专业的管理知识和经验,也没有合理灌溉的意识,最终结果就是导致树木枯死,园林工程建设项目不能完美画上句号。

2.提高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水平的措施

2.1提升施工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园林绿化施工的实际过程中,一般需要业务熟练、专业素养较高的施工人员,这不仅关系到植物的生存成败和施工工程质量的好坏,因其风险性较高,还和个人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较高的业务水平可以保障园林工程如期完成。

企业可以确立相应的培训和考核机制,针对施工人员进行系统训练,并设置门槛,根据其个人的表现选择能胜任施工工程的人员。并建立奖罚制度,充分调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将个人能力运用于实际,形成一个有效的企业管理系统,保障施工团队的整体质量。

2.2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施工

园林绿化的施工大多比较复杂,对地形条件依赖极深。所以事先进行方案设计时,需充分结合当地地理条件,制定符合实际的完备的施工方案。

其次,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性,对其生长的环境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树种的选择要依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性质等,不可盲目看中其绿化效果和美观程度等因素[5],应尽量选取适应性较强的本土树种进行园林种植设计,有效加快工程进度。

最后要考虑施工的时间。这一点在植物栽植时尤其明显,植物因其生长习性的不同,最佳的生长季节各有差异。所以,园林绿化施工前,要确定好施工的具体时间。

2.3加强后期养护管理工作

绿化养护工作一直是现代企业的短板。但其实,后期养护是决定种植设计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养护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它关乎到工作的每一个具体环节。

企业可以培养一支专门负责后期养护管理的团队,全面落实培训机制和奖惩制度,加强责任意识管理,定期对养护管理的工作效果进行检验,并进行反馈。长此以往 ,以提高企业养护管理的水平,确保企业养护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提升企业在园林行业的竞争力。

2.4合理组织种植设计

选择符合当地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的树种,以保证树木的成活率。种植设计时要注意花灌木的合理搭配;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交错分布。充分利用空间,可以在群落的最底层种植地被植物;也可以选择比较高的灌木植于乔木下面,重要的是在大小、高低、形状等方面形成一定的层次性,从而组织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

3.关于植物养护的建议

3.1注意适宜的温度

植物的生长受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蒸腾作用的综合影响,而这三种作用都受温度的影响,故温度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最适温度能够提高植物的蒸腾速率,保证植物细胞含水量,促进新陈代谢。

3.2给于充足的光照条件

植物生长中,光合作用充当着储藏有机物的基础。一定的范围内,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也随之增加。但只有光照条件适宜的条件下,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3.3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

土壤是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是陆生植物生活的基质。它提供了植物生活必需的营养和水分,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土壤肥力能及时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土壤的酸碱度、土壤质地和土壤的化学性质等都与植物生长息息相关。因此,在对土壤进行施肥时,必须充分考虑以上因素,加以控制,才能有效的促进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提高植物的产量、促进植物生长。

3.4权衡植物间相互关系,合理配置

植物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多样的,有竞争、寄生、相利、机械等,现实操作中技术人员应随时掌握不同树种之间的关系,巧妙利用植物间的相互关系,配置有利于植物生长而有效防止病虫害发生的植物结构,促进植物的相互协调发展。合理的搭配可有效维持生态群落的平衡稳定,不合理的配置除了给植物带来病虫害外,还影响植物的光照、水分等自然条件,不利于物种的繁荣。

3.5增加植物群落结构,体现多样化原则

园林树种的选择要注意品种多样化,园林设计中可以适当的考虑香樟、榉树、银杏、无患子、黄山栾树、桂花、樱花等乔木,还可以加大对山茶、海桐、杜鹃、女贞和石楠等的种植。选择一些能体现地域特色的植被,借以彰显地区文化元素和景观特征;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结束语

总之,人们对于绿色的渴望已成为常态,时代赋予园林行业更精细化的要求。企业要肩负起职责,时刻关注园林绿化工程的潜在风险和实际进展,不断发现问题 ,继而解决问题。其次,园林种植设计不仅要有好的设计方案,更要充分考虑植物种间关系、配置形式、种间密度等,从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综合多种因素,合理布局,理性管理,形成安全、有序、有机性的整体系统,同时符合时代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延长其保质期。

参考文献

[1]马雁惠.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及植物养护探究[J].现代园艺,2017,(5):198.

[2]卢成名.园林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及防治措施[J].工程技术,2013,(4):173-175.

[3]邢炜,李涛.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江西建材,2014, (14):174.

[4]迟海涛.加强园林 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4,(2): 181.

[5]陈雷鸣.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及植物养护研究[J].大科技,2017,(6):223.

论文作者:应乐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6

标签:;  ;  ;  ;  ;  ;  ;  ;  

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与植物养护研究论文_应乐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