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发展的现状及繁荣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科学论文,繁荣论文,现状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科学作为研究、揭示和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具有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面进步的重要作用。
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及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从来都是同研究和传播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以及国际环境进行了深入研究,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从而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建设实际相结合,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并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一整套路线、方针、政策,从而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历史经验也曾多次表明,错误的理论必将导致错误的实践。如“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之所以发生,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继续革命”的理论。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之所以发生并酿成了严重的后果,其重要原因之一也在于一些同志理论上的糊涂和思想领域中的混乱。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这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这既为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也使社会科学面临着历史性的挑战。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并作出了重要的《决议》。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适应时代的需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一、正视社会科学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科学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社会科学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我国的改革和建设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理论保证。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状况仍然与新时期的任务和要求还不相适应,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存在一些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第一,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社会科学是党的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社会科学又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认识不够,重视不够。一谈起科学,很多人想到的就是自然科学。在人们心目中,还没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看待。从理论上讲,一般都承认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但实际状况则两者的发展极不平衡,在管理机构、资金供给、发展规划、统筹协调、成果鉴定、评奖体系等方面社会科学都不象自然科学那样从上到下正规化、规范化。特别是在经济部门和基层单位,对社会科学的重视程序更是令人担忧。
第二,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不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明显滞后。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然有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需要回答和探索,有许多新鲜经验需要总结和概括。但我们的社科研究长期受计划经济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理论禁区难以突破,导致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社会科学研究还缺乏较好的组织、协调,未能集中力量进行重大现实问题的攻关研究。社会科学还不能站在实践的前面去指导实践,理论研究不够透彻,真正优秀的社科研究成果不多,学术界截然不同的观点比重较大,对社科成果宣传导向上也还存在一些问题。这都表明社科研究与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明显滞后。
第三,社会科学工作队伍建设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表现在:一是队伍不够稳定。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致使许多人在价值取向上发生移位,使不少社科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纷纷“下海”、跳槽”或开辟第二职业。这股“冲击波”对从事社会科学工作者影响更大,使社科研究人员严重流失,有些人员虽然在社科事业岗位上,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真正潜心于社科教学、研究的人愈来愈少。二是社科人员中相当一部分知识老化,知识面窄,思想禁锢,研究手段和方法也比较落后。如一些社科人员知识单一,固守传统的研究方法,因而研究质量不高;有些社科人员仍然受“左”的束缚,对理论研究心有余悸、怕犯错误;有少数社科人员素质较差,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都不能适应工作需要。此外,由于社科人员的职称、评奖、住房等一系列实际困难长期得不到合理解决,也挫伤了一部分人的积极性。
第四,社会科学事业经费严重不足。社科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经费的保证。而现在一方面财政投入不足,与其他行业相比,经费更加紧缺,极不适应社科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如在国家资助经费、国家重点课题经费和各级立项的科研经费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要少得多。另一方面,由于现代化研究手段和方法的逐步应用,多学科联合攻关,调研任务较大,成果出版补贴等,都使社科研究工作的成本大辐度提高。而社科事业本身创收能力有限,导致大多数课题经费严重不足,使课题无法深入下去,有些研究成果因缺少经费无法组织鉴定,或无法发表(出版)。由于缺少经费,社科人员无法从事必要的社会调查、业务进修和获取文献信息资料,使正常工作无法开展,使许多初见端倪的研究课题不得不停止。由于经费普遍紧缺,使全社会带有宣传、推广、普及性的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出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第五,社会科学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社会科学几乎包容了除自然科学以外的所有学科,目前我国社科学科已发展到300多个,这些学科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于此同时,从事社会科学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分布在各行各业,工作环境和特点差异较大。因此,如何加强对社科事业的领导、协调和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重视和合理解决的问题。目前在社科管理体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是尚无全国统一的,健全的管理机构。各地根据中央(1982)48号文件精神也相应建立了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但一般都作为党委宣传部或社科联的一个附属机构或临时机构,没有编制,没有固定人员,缺少必要的工作条件,很难真正发挥领导、协调和组织管理作用。另一方面,在对社会科学管理机制的改革方面只强调行业“特殊性”,固守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稳定框架,没有也不敢有大的改革动作,而这种旧体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然带来了运行机制上的许多弊端,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手脚,使社科事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抑制。
二、促进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和繁荣的构想
社会科学事业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努力克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真正肩负起历史的责任,争取有较大的繁荣和发展。为此,必须从多方面作出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首先,要坚持大力宣传社会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现代生产和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日益充分显示出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那么“科学技术”是否包括社会科学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即社会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大系统,不仅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两大类科学理论互相渗透,而且在由这二者结合而形成的横断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中已联成一体了。同时这两大类科学理论都是以哲学为其理论的硬核,二者都从哲学的高度来指导科学研究,总结和概括科学理论,这就使两类科学更加密不可分。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都强调科学应该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方面,邓小平也曾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邓小平文选》第二卷48页)社会科学可以通过自己特有的社会功能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生产力,即充任第一生产力。其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科学可以通过教育功能培训一代新型劳动者,提高作为生产力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人的素质;二是社会科学可以通过理论功能为生产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正确的决策和规则,从而大大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三是社会科学可以通过预测功能为生产和社会发展指明方向及目标,使人们选择最佳方案,少走弯路,确保生产和社会朝着最理想的境界快速、有序地前进;四是社会科学可能通过调控功能加强对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促进人、财、物的最佳结合,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五是社会科学还可以通过实践功能直接凝结在生产工具和工艺上,如“人工智能”一类的新工具和新工艺,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等,这实际上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综合应用。
我们只有明确并大力宣传社会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才能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社会科学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才能为发展和繁荣社会科学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
其次,要坚持社会科学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方向。这可以说是社会科学的总任务,也是充分发挥社会科学功能和作用的根本途径。一是要坚持社会科学为学习、宣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服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总结与概括,正确地回答了当代社会主义建设中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因此,它必然成为我们社会科学研究的主题和基本内容。近年来,在我们党的一些重要文献中,曾多次对邓小平理论作过阐述和概括,也相继出版发行了许多研究这一理论的论著。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实行,在实践中必将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并使这一理论继续丰富和发展。这就要求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基本内容和总课题,突出重点,统一规划,实行多学科联合攻关,为学习、宣传邓小平理论服务。只有这样,社会科学研究才能无愧于时代的要求,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厚望,社会科学事业才会更加繁荣兴旺。二是要坚持社会科学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服务。社会科学研究是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重要途径,其功能是多方面。无论是基础性研究,还是应用性研究,都有一个为党政领导决策服务问题。如“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为恢复和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讨论,为我们党最终选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重大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大力发展软科学,为实行民主集中制决策奠定科学基础,为正确决策提供理论、方法、秩序和依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深入学习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计划以来的经验教训,为我国的改革、发展、稳定,为全面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为切实加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献计献策,提供及时有效的决策服务。三是要将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纳入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大系统和总任务之中。社会科学虽然有许多不同学科,无论各个学科有什么特殊性,但都可以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如历史学科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可以起到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文学与语言研究学科、宗教和民族研究学科也可以做到这一点,发挥其各自独特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科学各学科全方位、多层次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再次,再坚持社会科学研究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早在1957年2月,毛泽东就作过精辟论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88页)在科学、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中,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不同风格的存在,即“百花齐放”是正常现象。因此,“百家争鸣”也就是其内在要求。这一方针是毛泽东根据真理发展的辩证规律而提出来的,是毛泽东的一个创造性贡献。实践证明,“双百”方针是充分调动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繁荣学术研究的关键。在贯彻“双百”方针上,最重要的是防止“左”右摇摆,要全面正确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就要求既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防止资产阶级自由化。在一切学术研究的场合,要努力创造一种勇于探讨和创新的气氛;在思想理论战线,要形成一种民主团结、追求真理、服从真理的良好风气。不同的学术观点之间要相互了解、切磋、借鉴,鼓励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国外的情况和有分析地介绍、借鉴国外一切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同时,要允许批评与反批评,对建立在说理基础上的批评与反批评,不能认为是打棍子,扣帽子,抓辫子。要坚持“研究无禁区,宣传有纪律”的原则,使社会科学事业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繁荣和发展。
第四,要为繁荣社会科学事业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一是要加强领导。社会科学战线是我们党领导的一条重要战线,重视社会科学和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的一贯传统。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应把社会科学事业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摆上重要的位置。在政治思想上要把关定向,在组织上党委要有分管,宣传部门要负责指导,在科研上要出题目、交任务、提要求,为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调查、研究、著述、进修提供必要的条件。要加强对社会科学事业的统一规划,确定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协调各方面力量,抓好“精品”生产。要改革和完善社会科学管理体系,促进社会科学事业与“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二是要加大投入。通过财政拨款和社会集资等多种形式建立各级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社会科学著作出版基金、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励基金等。要逐步实现社会科学研究手段的现代化,努力为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创造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对与社会科学相关的经济实体要给予扶持和优惠政策,使社科单位依靠自身的努力解决部分经费不足问题。三是要重视队伍建设。当前要下大气力培养跨世纪的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和理论工作接班人,造就一支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扎实的理论功底,合理的知识结构,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的社会科学工作者队伍。要按照干部队伍的“四化”要求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根据社科单位的特点,搞好领导班子建设,要特别防止把所谓“照顾性”、“安置性”的对象放进社科单位的领导班子,以保证领导班子充满生机和活力。要建立健全社科工作的法规、政策、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使社会科学事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向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社会科学工作者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在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精神指引下,迎着时代的召唤,振奋精神,解放思想,克服困难,以新的姿态,坚定的步伐,潜心研究,勤奋工作,创造出一个更加多姿多彩,繁荣发展的社会科学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