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东北亚国家人口产业结构转换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北亚论文,产业结构论文,战后论文,人口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 —7411(2000)02—0077—(04)
战后,东北亚各国都大大加快了人口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现代转换步伐,并发生了划时代的深刻变化。但由于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加上各国的具体国情不同,人口产业结构现代转换的进程也很不平衡,并分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新结构。本文仅对东北亚地区日、韩、中、俄、朝、蒙等六国在这50多年中,人口产业结构转换的历史进程及其特点加以考察与比较研究。
一、日本:起步早、转换快,形成典型现代结构
二战后,日本人口产业结构现代转换是最快的,并且是东北亚地区人口产业结构最先进的国家。众所周知,战后初期,由于战时的经济破坏和大量过剩人口流入农村,日本曾一度形成“以农为主”的人口产业结构。1947年,日本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曾增至54.2%,第二产业比重降至22.6%,并在三次产业间形成54∶23∶23的落后结构。但日本的人口产业结构很快恢复到战前水平。到1955年,日本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已降至40.2%,即比8年前下降了1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 第二、三就业人口比重也明显上升,又重新形成了就业人口“非农业化”的结构。在此后的20年中,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现代化,日本人口产业结构更进一步发生了根本转变。1975年,日本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已降至14%以下,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则增至51.7%,即从战后初期半数以上人口务农转换为半数以上从事第三产业,从而基本实现了就业人口的现代化转换。到1998年,日本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又进一步降至5.2%,即比1947年几乎下降了50个百分点, 而同期第三产业比重则猛升了40个百分点达63.3%。(参见表1)这样, 在战后的半个世纪中,日本便从一个“以农为主”的落后人口产业结构,转换为六成以上从事第三产业,并形成了5∶32∶63 的高度现代化的人口产业结构。在东北亚国家中,日本人口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最快,达到的水平最高,遥遥领先于东北亚其他国家。
纵观战后日本半个世纪人口产业结构的变化,可以看出一条基本规律: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一直在大幅度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幅度直线上升;而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则是先升后降趋势,即前40年大体上是上升趋势,最高时曾达36%,80年代中期以后呈下降趋势(但降幅不大)。这正是日本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第二产业在新技术基础上得到急速而充分地发展,工业生产规模扩大的速度,超过了采用新技术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以及后来在高度自动化、信息化过程中,第二产业仍继续得到相当快发展的结果。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高速度、高质量地充分发展,是战后日本人口产业结构转换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二、韩国:起点低、速度快,结构转换最为成功
韩国人口产业结构的转换虽然起步晚、起点低,但随着经济起飞,它在后期的进展很快,并于80年代基本完成了人口产业结构现代转换。它是战后东北亚发展中国家结构转换最快和最成功的国家。二战结束之初,韩国经济极其困难,绝大多数就业人口都从事农业生产,且失业人口直到50年代末仍高达24%。到1960年,韩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仍高达66%,第二产业比重只有9%(参见表2)。此后20年,韩国人口产业结构转换的步伐迅速加快。到1980年,韩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已降至37%,比1960年几乎下降了2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急剧上升而达27%,比1960年就业人口所占比重整整增大了2倍。 在短短的20年中,韩国的人口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转换:从2/3人口务农转变为六成以上从事第二、三产业。与此同时,经济现代化水平也大幅度提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更增至1597美元,比1962年增长了17 倍多,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5.7%(注:张蕴玲,韩国市场经济模式[M ].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23—24).)。到1995年,按照韩国的统计,它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又进一步降至12.5%,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猛增至64.0%,亦即从原来六成以上就业从事第一产业转换为六成以上从事第三产业。至此,韩国人口产业结构就发生了根本变化,并在第一、二、三产业间形成新的人口产业结构。即使考虑到上述韩国统计中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因包括建筑业等而被高估的因素,我们用世界银行按国际可比口径计算的数据,其基本结构也不发生根本改变。 以1990年为例,该年韩国统计中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为54.4%, 而同期世界银行发表的统计数据为47%,即前者比后者高出7.4 个百分点。如果我们把1995年韩国统计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数据也按上述同一水平去掉被高估的7个百分点,那么该年韩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应为57%,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则相应增至30.6%。这样,在第一、二、三产业间形成的人口产业结构应是12∶31∶57。韩国的这种结构,是东北亚地区典型的准现代型人口产业结构,并且已同日本完成经济现代化以后1975年的人口产业结构大致相似。(参见表1)
表1 日本人口产业结构的变化单位:%
全国就业总人数 所占比重
年份 (万人)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47 3 289
54.2 22.6 23.2
1955 4 118
40.2 23.9 35.9
1965 4 761
24.6 32.3 43.0
1970 5 259
19.3 34.0 46.6
1975 5 314
13.9 34.1 51.7
1980 5 536
10.4 34.8 54.8
1985 5 8078.8 35.7 55.5
1995 6 4575.7 32.9 61.4
1996 6 4865.5 32.7 61.8
1998 6 5145.2 31.5 63.3
资料来源:[日]《日本统计月报》1999年3月号第16页; [日]《东洋经济统计年鉴》1977年版第115页,1979年版第92页,1996 年版第133页。部分数字根据上述资料自行计算。
表2 韩国人口产业结构的变化单位:%万、人
就业总人数各产业所占比重 失
年份(万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业
率
1960 784 66.0
9.0 25.0 8.2②
1970①
795 50.4 14.3 35.3 4.5
1980
1 371 37.0 27.0 36.0 5.2
1990
1 600 18.0 35.0 47.0 3.8③
1994①— 13.6 23.9 62.5
1995① 2 200 12.5 23.6 64.0
[30.6][57.0]
注:①为韩国统计。它的产业分类在第三产业中包括建筑业,故其第三产业比重偏高,第二产业偏低。[]内是按国际可比口径的估算数字。②为1962上数字。③为1986年数字。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1984 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4年8月出版;《东北亚21世纪的新天地》,中文版,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252~253页;《亚洲“四小龙”经济的崛起》中山大学出版社,第372页。部分数字根据上述资料自行计算。
三、中国:起步晚、转换快,结构变化最为深刻
我国人口产业结构转换起步很晚,战后前30年进展一直很慢,但在改革开放之后,大大加快了结构转换的步伐,并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众所周知,我国曾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农业人口大国。1952年,我国是八成以上就业人口务农,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只占7.4%, 第三产业仅占9%,仍保持着84∶7∶9的落后人口产业结构。在此后的20多年中, 我国人口产业结构转换的进程也一直十分缓慢,而且直到1975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仍高达77.1%,亦即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比1952年只下降了6.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只分别上升了5.9个和0.5 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仍还不到10%(参见表3)。 而同期东北亚其他国家,人口产业结构转换的进程要快得多,其中日本在这个时期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已从45.3%降至13.9%,即下降了31个百分点以上(注:〔日〕东洋经济统计年鉴[Z].1979,(92).); 甚至同期蒙古国该比重也下降了20个百分点以上。(注:世界银行.1984年世界发展报告[R].(259);1986年世界发展报告[R].(239).)。相比之下,我国这个时期因受到旧体制以及“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人口产业结构转换的进程是最慢的。其结果就使我国人口产业结构相对更加落后,同其他国家的差距也进一步拉大。直到1980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间的就业人口比例仍是69∶18∶13,甚至比蒙古1965年的结构水平(55∶20∶25)还要低些。但80年代以后,我国人口产业结构转换的进程急速加快。1997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已降至49.9%,比1980年下降了19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上升至23.7%和26.4%,并形成了50∶24∶26的新型结构。我国人口产业结构转换速度之快,已超过了同期东北亚的大多数国家。比同期朝鲜(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2个百分点)和80 年代蒙古(1980~1990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6 个百分点)的人口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快50%到1倍以上。只比同期韩国人口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稍慢些。这个时期,我国已是东北亚地区人口产业结构转换最快的国家之一。到1997年,我国人口产业结构的总水平已经超过了韩国1970年的水平(50∶14∶35)(注:据韩国统计.如按国际可比口径计算,该年韩国第三产业的比重还应再低几个百分点.),赶上了日本1950年的水平(48∶22 ∶30)。我国已形成东北亚地区最典型的发展型人口产业结构。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从七成就业人口务农转变为上述结构水平,当时只有几千万人口的日本曾花了几十年的时间;而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实现这一转换只用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仅此而言,已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表3中国人口产业结构的变化 单位:%
就业总人数 所占比重
年份 (万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52 20 72983.5
7.4
9.1
1965 28 67081.5
8.3 10.2
1975 38 16877.1 13.3
9.6
1978 46 15270.5 17.4 12.1
1980 42 36168.7 18.3 13.0
1985 49 87362.4 20.9 16.7
1990 56 74060.0 21.4 18.6
1994 61 47054.3 22.7 23.0
1996 68 85050.5 23.5 26.0
1997 69 60049.9 23.7 26.4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年版,第83页、1997年版,第94页、1998年版,第128页。
四、俄罗斯:转换“以工为主”,结构依然相对落后
战后俄罗斯的人口产业结构虽起点不高,但它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结构转换较快,并于80年代初也基本实现了人口产业结构的现代转换。二战结束之初,俄罗斯仍是“以农为主”的就业结构。尽管早在战前苏联即已实现了工业化,但直到1950年,它的农业人口所占比重仍高达56%,人口产业结构依然相当落后。而十年之后的1960年,其农业人口所占比重便已降至42%,实现了人口产业结构的“非农业化”。俄在短短十年左右的时间内,就从原来半数以上就业人口务农转变为半数以上从事第二、三产业(其中第二产业占三成),可以说转换的速度还是相当快的。到80年代初,俄罗斯的人口产业结构又进一步完成了现代转换。在1980年俄罗斯的农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已降至16%,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猛增至44%,并在第一、二、三产业间形成了16∶44∶40的特殊形态的现代人口产业结构。到1994年,俄罗斯农业就业人口比重为14.9%,第二产业就业人口仍保持在占37.9%的高水平上,并形成15∶38∶47的准现代型的人口产业结构(参见表4)。它这种人口产业结构的形成, 同苏联经济体制下俄罗斯长期以工业为中心、农业相对落后以及第三产业和商品经济不发达、工业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有直接关系。
俄罗斯人口产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1)结构转换进程较快, 但水平不高。它实现人口产业结构非农业化和初步完成现代转换的速度,快于除日、韩之外的东北亚其他国家,但其完成转换的最终水平并不高。直到1994年,俄罗斯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占14.9%)比同期日本(占7.2%)高1倍,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47.2%)低于同期日本(占59.2%)12个百分点。 (注:〔日〕东洋经济统计年鉴[Z ].1996,(133).)。就其结构转换的总水平而言, 只与同期韩国相似(参见表2)。(2)俄罗斯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长期保持在高水平上。80年代以后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曾一度高达40%以上(其中1980年更高达44%),将近半数的就业人口集中在第二产业,这在现代工业化国家中是少见的。(3 )人口产业结构长期落后于同期经济发展总水平。例如1960年,当时苏联的经济水平已经较高(人均国民收入达752 美元),但其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高达42%。而日本人均国民收入达到同一水平时(1965 年为785 美元)(注:国外经济资料(1949 —1976)[Z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79,(43).), 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24.6%)已低于当苏联1970年(占26%)的水平。亦即俄罗斯的人口产业结构大约比其经济总水平相对落后10年左右。
表4 俄罗斯人口产业结构的变化 单位:%
年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GNP(美元)
1950 56②44 339
1960 4229
29 752
1970①
26②74
1 327①
1980 1644
40
—
1990 1442
44 3 220
1994 14.9 37.9 47.2
2 240③
注:①1970年以前为前苏联数据,其中人均GNP在1970 年前为人均国民收入。②1950、1970年数字分别为该年的苏联农业人口数和非农业人口数(第二、三产业)。③为1995年数字。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中文版,第221页;《1984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4年中文版,第259页;《1993年世界发展报告》第239页;《国外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6)》,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79年版,第15、43页;前引《东北亚21世纪的新天地》,第231~232页。
五、朝鲜与蒙古:起点低、起步早,形成非农业化结构
战后朝鲜人口产业结构转换的起点虽低,但起步较早,并于80年代就实现了人口产业结构的“非农业化”。战后之初,朝鲜的人口产业结构相当落后。到1950年,朝鲜还是七成以上就业人口务农,第二产业就业人口还不到17%,当时仍是71∶17∶12的落后人口产业结构。但早自50年代起,朝鲜就开始逐步调整人口产业结构。此后几十年里,朝鲜在经济恢复与发展过程中,人口产业结构也在逐步转换:1960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降至62%,1970年再降至54.7%,1980年更进一步降至49%;而同期第二产业就业人口也分别上升至23%、27.7%和33%(注:1984年世界发展报告[R].(259);世界经济,1998,(7).)。1980年朝鲜即在第一、二、三产业间形成了49∶33∶18的就业结构,根本改变了过去大多数或半数以上就业人口务农的旧格局。初步实现了人口产业结构的根本转变。到1995年,朝鲜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又进一步降至37.6%,最终实现了人口产业结构的“非农业化”,并形成了发展型的人口产业结构。朝鲜人口产业结构转换过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一直很高,并且比东北亚其他国家相应时期要高出10个百分点左右。例如朝鲜1980年当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降至49%时,第二产业比重已上升到33 %, 比日本相应时期的1955年(第一产业占40%)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23.9 %)还要高9个百分点(参见表1),比韩国相应时期的70 年代初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15%左右)更高出1倍以上。这一点,朝鲜与俄罗斯颇为相似。
蒙古国战后人口产业结构转换进程与朝鲜相似。它的转换起点要比朝鲜还要低些。但60年代它加快了产业结构转换的步伐,并且也于80年代完成了人口产业结构“非农业化”。战后之初,蒙古的人口产业结构至少比朝鲜还要落后10年以上。直到1960年,蒙古第一产业就业人口仍占70%(相当于朝鲜1950年水平),并在第一、二、三产业间仍保持着70∶13∶17的落后人口产业结构。但进入60年代以后,蒙古的人口产业结构转换进程急速加快:1965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猛降至55%(即五年下降了15个百分点),1980年再降至46%,1990年又降至40%;与此同时,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也分别增至20%、21%和22%。到1990年,蒙古在第一、二、三产业间已形成40∶22∶38的全新人口产业结构的“非农业化”转换,并且也形成了发展型的人口产业结构。与此同时,蒙古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也从1960年的36%猛增至60%。不过,此后蒙古的人口产业结构又有些逆转。到1994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又回升至42.8%,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更从1990年的19.8万人降至12.8万人,净减少了3.7万人,所占比重则猛降至16.3%, 即下降了将近6个百分点,并形成了43∶16∶41的人口产业结构。即使如此, 纵观战后几十年蒙古国人口产业结构的变化,仍可以说是相当深刻的。
收稿日期:199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