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达安股份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及模拟性特征,可提升工程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增强工程效益。基于此,本文从BIM技术的内涵及特点入手,以多项工程为例,分析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为项目部合理应用BIM技术提供成功经验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管理;可视化
前言:BIM技术可实现三维建模,工程管理人员可利用BIM建模软件,模拟工程建设流程及结果,通过BIM的可视化功能,可呈现出工程施工的不足及风险点,管理人员可进一步优化施工流程,提升工程建设质量、效率及效益。因此,对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具有一定实践价值。
1.BIM技术分析
BIM技术是指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用于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环节的信息化工具,可根据建筑工程的相关数据参数,构建三维建筑模型,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开展工程建设工作提供参考。在BIM技术应用中,呈现出可视化、协调性及模拟性特征。
(1)可视化特征,BIM技术可根据项目地理及地形数据,构建三维模型,呈现出建筑与周边环境及建筑内部的关系,实现建筑的可视化;(2)协调性特征,BIM技术可通过三维模型呈现出建筑的整体结构,分项工程的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可通过整体模型,协调各个专业的结构设计与施工,避免碰撞问题的出现;(3)模拟性特征,BIM技术不仅支持建筑结构与施工流程模拟,还可根据输入的气候环境数据,进行建筑日照模拟、建筑能耗模拟,各单位可优化设计与施工方案,提升建筑的通风光照效果,降低建筑能耗,提升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1]。
2.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本文以某大型综合项目为例,分析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不同阶段中的应用,可为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落实与应用提供帮助。该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1.32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涵盖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和游泳池等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在工程前期管理、施工管理及运营管理中应用BIM技术,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效。
2.1 BIM技术在工程前期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前期管理包括选址、设计等内容,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可在工作中引进BIM技术,利用其模拟性特征,为选址及设计工作提供参考,使工程选址更合理,设计方案可具可行性。
在工程选址中,建设单位可在Civil 3D软件中输入备选建筑施工区域的地理数据、建筑预计高度数据,构建相应的地理模型,可明确不同选址区域下建筑的阳光强度及阴影强度,从而选择光照和通风效果更佳的区域作为建筑施工区域,实现优化合理的工程选址。
在工程设计中,Revit软件的建模功能可根据能耗和地理信息数据,呈现出不同设计方案下的建筑能耗及风度分析结果。设计人员可根据分析结果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基于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设计人员可在计算机中细化展示建筑结构中的凸窗、楼梯、墙体、管线等内容,明确分项工程的冲突部分,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某大型综合项目中,建筑电气系统、给排水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及游泳池设备系统均需设置管道,建筑项目中的管线工程复杂繁琐,设计人员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创建三维模型,明确管线间存在的碰撞问题,改进管线走向,优化设计方案,为施工提供科学指导。同时,基于BIM三维建模,设计人员可通过图画补充处理,将模型的剖面图作为施工图,可减少设计人员的绘图工作量,提升设计效率与质量。
2.2 BIM技术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BIM技术的可视化及模拟功能,可将建筑工程施工以三维动画的方式呈现。施工单位可利用该功能,对施工流程进行动画模拟,明确施工流程存在的不足,了解该施工工艺的建设效果,可实现事前工程质量控制,对施工流程进行优化,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以上述大型综合项目为例,施工单位在施工管理中引进BIM技术,利用BIM技术对管道系统的三维建模进行碰撞检查,发现施工安装的管道存在32处错误安装,施工单位可自主解决25处,上报7处。可见,BIM技术可事前规避质量问题,避免返工现象的出现,节约施工成本,提升施工质量。在上述建筑管道工程中,施工单位可节约近十万人工费、工期提前十天。
同时,施工单位可在材料管理中应用BIM技术,实现材料的分类控制与精准管理,避免施工材料出现浪费或者错用现象。以大型综合项目通风工程为例,施工单位应用BIM数据库对施工材料进行分类,将风管法兰等备料难度大或使用量大的材料,设置为三星材料;将阀门或管道等通用材料设置为二星材料;将排风机等用量小的材料设置为一星材料,不同材料的仓储和应用要求有所差异,可为仓储人员管理施工材料提供帮助,规范仓储人员的工作行为。
2.3 BIM技术在工程运营管理中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运营期间,BIM模型可为业主提供完善的建筑工程信息,涵盖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信息、变更记录等内容,可为建筑工程的后续运维提供参考。同时,业主可利用BIM技术的建模功能,在软件中输入建筑入住人员、建筑使用时间等数据,BIM技术可智能分析建筑的使用寿命和薄弱环节,为建筑工程加固和完善提供帮助,可促进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以大型综合项目中的商业建筑为例,安保人员在巡查中发现建筑B2第二会议厅的水晶吊灯出现故障,上报给物业管理部门,物业管理人员可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定位水晶吊灯,展示水晶吊灯的内部结构、维修记录、灯具型号、生产厂家等信息,为物业人员维修灯具提供参考资料,可在短时间内排除灯具故障,保障建筑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样地,建筑管理人员可利用BIM技术对建筑内部的空调系统、消防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可视化管理,可提升建筑运维管理质量和效率,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促进建筑的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2]。
结论:综上所述,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可提升工程建设质量、效率及安全性,可推广应用。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相关单位可在工程前期管理、施工管理及运营管理中引进BIM技术,提升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行效率,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提升工程建设效益,促进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智杰.BIM技术特点与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2):165-166.
[2]顾金福,李镇,蒋凤昌,姜荣斌,奚友方.工程设计与工程管理中BIM技术现状与应用价值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9,36(02):35-37.
论文作者:黄亮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8
标签: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三星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