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企业转型升级的调查研究_企业转型升级论文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调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企业论文,调查研究论文,金融危机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发展面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是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加深,例如,我国石油消费量的近60%依赖进口,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缺水。二是我国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综合成本上升导致传统比较优势快速下降。人口结构转变和农村可转移剩余劳动力减少,使劳动力成本持续快速上升。2000年中国制造业职工月平均工资约88美元,同年印度和越南分别为59美元和67美元,中国分别为印度和越南的1.5倍和1.3倍。但到2011年,中国、印度、越南的月平均工资分别为456美元、107美元和183美元,中国分别是印度和越南的4.3倍和3.5倍。三是随着多年高投资,不仅导致我国总体投资效率急剧下降,而且许多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不少传统产业甚至新兴产业领域,比如粗钢、水泥、平板玻璃、太阳能电池等都占世界产能的50%以上,低水平重复竞争现象有增无减。四是作为我国出口主体的欧美国家在未来较长一个时期可能仍处于艰难的复苏期或者低速发展期,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可能会更加严重和普遍,企业发展的外部需求空间受到制约。

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离不开企业的转型升级。本文通过对约300家各类企业的专题访谈,并对全国约1500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转型发展的现状、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从微观角度具体揭示了我国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展。通过研究当前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和压力,对企业转型升级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行总结,为更好地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政策建议。

一、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转型升级,有不同的认识。企业转型是指企业为了生存或者更好地发展,在重新思考和检讨传统的功能式组织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企业的管理改革,从而使组织在成本、质量及服务等绩效指标上,获得跳跃式改进的过程(Hammer and Champy,1993)。企业转型包含多种形式,例如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转换和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转变(吴家曦,2009)。企业升级是企业提高迈向更具获利能力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的能力的过程,即企业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位置上的提升,一般通过创新和整合来实现(Gereffi,1994)。转型的结果可以表现为升级,也可以不表现为升级。因此,结合转型和升级的含义,可以认为,企业转型升级是指企业通过组织重构、管理变革和发展模式的转变,实现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状态向高技术水平、高附加价值状态演变的过程。

(一)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因

已有的研究从不同视角研究了企业转型的动因,并将各种动因划分为不同类型,如内部—外部因素,主观—客观因素,拉动—推动因素,压力—能力因素等。

Reger(1992)认为,企业变革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外部环境、科技水平、组织文化等,当外部环境稳定时,企业一般会选择渐进式变革方式,一旦外部环境出现巨变,则往往采用彻底的革命性转型。 Gersick(1994)则认为,企业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改变只是产生改变的需求,并不会直接产生革命性的变革,企业转型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领导者认知的主观条件,只要领导者认为对组织的情况有变革的需要,组织就会发生变革。Kanter等(1992)总结企业转型有三大动因:(1)企业内部权力系统的变迁,如所有权的转移、经营控制权的转移、第二代接班等重要的人事变动;(2)企业成长过程中内生的变迁力量,主要指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转换;(3)环境的变迁,如市场需求的偏好转变、原料市场的价格变动、重要技术突破或产业结构改变等。Barker和Irene(1997)认为,进行变革的压力(绩效压力、技术变迁)和进行变革的能力(资源)是企业转型的两大动因。杨振(2004)将转型动因分为内外两个原因。外部原因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3个方面;而内部原因主要有获取竞争优势和企业发展需要两个方面。吴家曦(2009)认为,企业转型的动因可以分为拉动因素和推动因素。拉动因素包括:对企业未来长远发展的考虑、对当前形势的判断、新的市场渠道和新的技术。推动因素包括:产能过剩和过度竞争带来的压力、企业成本难以消化、市场萎缩、行业发展前景暗淡、受其他企业的影响。

(二)影响企业转型升级效果的主要因素

转型升级是企业内部的行为,但转型升级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受外部环境的影响。Pfeffer和 Salancik(2003)认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组织内部的资源与能力以及外部合作伙伴的支持是OEM企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条件,而发展产业集群可以促进企业转型发展。本地化的企业间合作、人际交流、劳动力流动等集群学习方式有助于促进集群企业的转型成长(Grabher and Ibert,2006)。Staber(2001)、 Schmitz(2006)认为,如果一国内部的产业集群可以有效地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将有助于集群企业在与链上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学到知识和实现创新,进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集群企业从全球价值链低端转向中高端。张聪群(2011)强调了地方政府在企业转型中的重要作用。产业共性技术和区域品牌都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因此,地方政府应该扮演该战略的制定者和战略实施的组织者。

企业内部能力是影响转型升级效果的重要环节。Kotter(1995)指出,企业转型过程包括8个阶段,即营造危机感、塑造富有战斗力的团队、传达愿景、授权按新愿景行动、计划并实现阶段性胜利、巩固成果并推动更多的变革和制度化,而转型每个阶段都需要企业管理者的能力。曹建海和黄群慧(2004),揭示了企业制度转型和管理模式创新对中国现阶段民营企业成长的决定性意义,并进一步引申出民营企业成长管理的“三维模型”。大前研一认为,企业要转型成功的首要条件是企业领导者要下定转型的决心,并能准确辨识企业经营基础的变化,再根据变化调整企业组织形式,将改革的重点放在企业组织如何适应环境变化及如何积极开发员工能力。

Amsden(1989)以韩国企业为例提出“学习论”,认为代工企业可以通过学习,缩小与国际品牌客户的差距。代工过程中学习到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知识有助于代工企业的转型(Hobday,1995;Ching and Wayne,2008)。技术能力的提升可以促进代工企业从OEM到ODM再到OBM的演进升级(瞿宛文,2007;刘志彪,2008)。

二、数据描述

本研究采用实地调研结合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课题组通过组织政府部门和企业座谈会、去企业实地访谈调研等形式,共对全国广东、浙江、上海、江苏、湖北、江西、辽宁、四川、北京等10个省区市约300家企业进行了访谈调研,与纺织服装、通用装备制造和医药制造业等行业的行业协会进行了讨论与交流。另外,课题组回收了1491份调查问卷(其中包括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887家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值得说明的是,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基本都属于我国中小企业的佼佼者,因此,本文的分析结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前我国优秀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状况。

本次调查的企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约300家访谈调研的企业中,包括了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包括了大、中、小规模和各种所有制,重点关注了纺织服装、通用装备制造和医药制造业(分别代表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在深交所上市的887家上市公司中,行业分布广泛,包括了所有制造业的大类行业,以及房地产和金融通信业。其中比重较大的几个行业为:通信、计算机、电子产品18%,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化纤产品11.7%,通用专用设备11.5%,电气机械产品9.7%,医药产品8.8%,房地产7.2%。

三、近年来我国企业转型升级的进展情况

调研发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企业面对国内外市场增长逐步放缓的需求环境、综合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的竞争环境以及资源约束日益增强的供给环境,转变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不断提高竞争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实现转型升级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自发要求。而且,不少企业在转型升级的多个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不少企业在沿价值链攀升,实现能力升级方面取得进展

向研发设计、品牌建设、销售服务等附加价值更高的非制造环节延伸,不断提高企业在微笑曲线上的位置是转型升级的重要表现。金融危机以来,企业由于外部市场需求的萎缩带来竞争加剧,本来利润率就偏低的生产制造环节的价值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而与此相比,研发设计、销售服务等微笑曲线的两端利润空间相对较大。从2007年至2011年,非制造环节对总利润贡献在10%以下的企业比重下降了18.4个百分点,在10%~50%的企业比重相应提高了15.1个百分点,超过50%的企业比重提高了3.2个百分点(表2)。

向高附加值延伸也体现在公司生产装备和技术水平的提升,近70%的受访企业生产装备和技术水平属于国内先进水平,近20%的受访企业生产装备技术水平属于国际先进水平,约90%的企业今后3年内还有改进生产装备(工艺)来升级的计划。另外,81.8%的受访企业主导产品品种更加丰富并向高端化发展,也是企业提高附加值的重要形式。

(二)企业更加重视通过强化品牌塑造实现经营转型

金融危机背景下,品牌对企业利润的提升和市场地位的作用进一步凸显。调研中发现,已经建立品牌优势的企业,受经济减速影响相对较少,甚至发展得更好。许多品牌优势企业,内外销订单两旺,产品或服务供不应求,企业赢利水平不断提升。相反,没有品牌的企业,大都面临着市场和利润双双大幅下降的挑战,举步维艰。调查也充分表明:在上市公司中,自有品牌销售收入是总销售收入的重中之重。根据问卷统计结果,2011年自有品牌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比重50%以上的企业占90.2%,而且,近八成的企业自有品牌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比重超过90%。另外,94.2%的企业肯定了品牌对利润和市场地位的突出作用,其中,65.2%的企业认为自有品牌的利润率较高,29%的企业认为虽然短期内利润没有大的改观,但巩固了市场地位(表3)。

企业更加重视发展品牌,从无品牌到有品牌是企业转型的主要模式之一。调研发现:一方面,率先通过贴牌方式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来发展的出口加工贸易型企业,目前转型升级的最主要模式是从无品牌向有品牌发展。服装纺织、玩具加工、家电、IT、日化、通讯等行业中贴牌企业近些年都以向品牌企业转型升级为主导。对于无品牌企业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趋势:85.8%的受访企业选择或计划在未来3年内发展自我品牌。另一方面,从无品牌到有品牌在中国的企业转型中具有非常大的普遍性,是目前全国许多著名品牌优势企业曾经的成功经验。例如,服装龙头企业“雅戈尔”,厨房家电的“苏泊尔”,家电行业的海尔、TCL,IT终端行业的联想,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万向集团等。

调研中不少企业拥有商标的数量迅速增长。拥有商标数量在5个以上的比例从2007年的32.3%上升至2011年的53.9%,提高了21.6个百分点。

(三)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是企业进行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模式

根据市场和自身情况,不断提高企业的多元化程度是部分企业加强内部协调、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调查问卷发现,2007年在1175家企业中,有170家进行过产业结构调整,占比为14.5%,而2011年这一比例为19.7%,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企业比重不断提高。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中,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是最主要的形式。2007年,向上下游延伸占各种调整方式的76.5%,2009年为56.9%,2011年为67.7%,都超过了一半的比重。

企业主要倾向于在本产业内经营和升级。调查表明,32.5%的受访企业2007年以来进行过产业结构调整,而且比重不断提高。2007年在调查的874家企业中,有93家进行过产业结构调整,占比为10.6%;2009年调查的884家企业中有127家,占比提高到14.4%(不包括2007年进行过调整的情况),这一比重2011年进一步提高到19.3%(表4)。

(四)总体管理水平仍然较低,但企业普遍重视通过引进现代管理技术和工具推动管理水平提升

调研发现,我国企业总体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仍存在很大发展空间。很多民营企业主要实行家族式管理,企业运营受企业家个人影响很大。不少国有企业虽然建立了形式上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实际管理水平并没有实质提高。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发展较好的公司普遍重视现代管理技术和工具的应用,管理手段越来越丰富。2007年约有30.4%的企业实施了ERP(企业资源计划),这一比重到2011年上升到65.3%。其他的如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生产、电子商务等管理技术和工具的比重也都有大幅度提高。

推进管理规范化,是企业实现转型发展,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2007年以来,85.3%的企业加强了管理的规范化。金融危机后,由于外部市场需求不断萎缩,虽然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融资成本持续上升,但大多数企业并没有能力将价格和成本上升的压力转移出去,通过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调查问卷统计结果也表明:加强管理对企业应对成本上升和保证盈利具有重要作用。在企业面临着劳动力成本的持续快速上升的背景下,有56.6%的企业相应提高了产品销售价格,但幅度低于成本上涨,主要通过加强管理保持盈利。

(五)在推动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量总体上有一定降低。在调查的企业中,12.8%的企业过去5年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量有显著降低,每年下降5%以上;52.6%的企业有一定降低,每年在1%~5%之间;34.7%的企业表示变化不明显。

较高比例的企业采用了节能生产工艺或技术。参与调查的企业中,46.3%的企业能源使用效率提高是因为采取了节能的生产工艺或者技术;40.5%的企业能源使用效率提高是因为加强管理,减少浪费。

企业污染物排放方面总体上有一定降低。28.9%的企业2007年以来产品污染物排放有显著降低,平均每年下降5%以上;57.7%的企业有一定降低,每年在1%~5%之间,13.4%的企业表示变化不明显。

但调研结果也反映企业节能减排的动力和压力还很不足。从动力方面看,节能减排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并不显著。从压力方面看,57.7%的企业认为能源成本占比较小,节能压力不大,还有22.5%的企业认为改进工艺或者加装节能装置费用较高,与收益相比不合算;61.8%的企业认为,排污收费占收入比重较小;35.6%的企业认为,改进工艺或者运行污染治理的成本很高,不合算。

四、影响企业转型升级的因素分析

为定量分析影响企业转型升级的因素,我们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计量分析的一个重点在于如何选择合适的指标度量企业的转型升级,根据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定义,是否实现转型升级的重点在于企业是否存在从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状态向高技术水平、高附加价值状态的转变。而确定企业创造价值能力的指标有很多,比如人均产出、人均增加值等,但这些指标与企业不同性质有很大关系,比如有些企业是劳动密集型,有些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本次调查中,我们设计了一个指标,即“您估计近几年来,在贵公司的利润来源中,除制造业务以外的其他部分(例如研发设计、品牌价值、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等),对公司总利润的贡献比例”,因此,选择用这一指标作为度量企业创造附加价值能力的指标。因为根据企业价值链的微笑曲线理论,在企业的价值构成中,研发设计、售后服务、品牌等非制造业部分处于价值链高端,创造价值的能力强,如果企业利润中,来源于非制造业务以外的比重在提高,则有理由认为企业有所升级。根据调查数据,计量分析的结果如下。

根据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可知影响企业创造附加价值能力的主要因素。

(1)研发投入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最重要因素。根据计量结果,企业专职研发人员的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企业非制造业务创造利润的比重提高0.45个百分点,而研发费用占总收入的比重对企业升级也有显著促进作用①。

从实际调查数据看,2007年以来企业专职研发人员占职工总数比重不断上升。调查表明,2011年专职研发人员占职工比重在10%以上的企业达到76.7%,累计比2007年提高10.9个百分点。

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有所上升。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低于2%的企业所占比例从2007年的19.8%下降为2011年的12.2%,在2%~4%的企业所占比例则从2007年的33%提高至41.7%,提高了近9个百分点,10%及以上的企业所占比例从6.9%增加到8.9%(表7)。

研发的效果及其在公司转型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得到普遍认同。首先,企业专利拥有数量显著提升。2007年,企业专利数量不足5个的比例高达40%,到2011年这一比例为13%,减少了27个百分点,而专利数量超过20个的企业比例则提高了33.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高达89.3%的企业认为研发作用显著。其中,32.7%的企业表示作用很显著,形成了独特竞争优势,56.6%的企业表示作用比较显著,提升了产品竞争力等。

(2)商标和品牌对提高企业创造附加值的能力非常重要。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企业拥有的商标数量越多,销售收入中来自自我品牌的销售比重越大,则企业提高附加值的能力越强。与此相对应的是,企业拥有专利的数量对企业创造附加值的能力没有显著影响。

(3)拥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对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有显著影响。问卷调查中,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有一个专门问题,即“贵公司在招录用员工方面的情况:A人力资源状况很好,能满足企业需要;B普工招聘困难;C技工招聘困难;D优秀人才流动性大,不稳定;E新招用大学生/技工的实际能力不足; F其他”,我们将每个选项作为一个虚拟变量进行计量分析,从表6可见(humca_a变量),当企业回答“人力资源状况很好,能满足企业需要”时,企业的非制造业务创造利润比重提高4.75个百分点。

(4)加强先进管理技术应用对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有重要作用。问卷调研中对企业自2007年以来采用ERP(企业资源计划)、准时生产模式、全面质量管理以及对于家庭企业是否聘用职业经理人进行了调查,根据计量分析结果,采用了全面质量管理的企业其创造附加价值的能力显著高于其他企业,说明提高管理水平对促进企业升级有重要作用。

五、当前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困难

调研中,许多企业反映了尽管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面临许多实际的困难和问题。

(一)核心技术难以突破

我国一些行业的整体技术已接近或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很多基础和关键行业的核心技术长期不能突破,也难于从国外引进,给企业转型带来了巨大障碍。例如,高档数控机床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已有的尖端技术与国外差距大,精密传动等基础零部件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特种钢材冶炼技术缺乏,等等。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不突破,产业竞争力就难以提高。我国机床产业的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国产机床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却在逐年下降。2009年,国产机床国内市场份额为70%,2011年下降到60%,2012年仅为50%。

(二)高端人才普遍缺乏

调研中企业反映,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难觅难留。当前,企业既缺高端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也缺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调研中仅有38.4%的受访企业认为“人力资源状况很好,能满足企业需要”,41.4%认为“技工招聘困难”、41.8%的受访企业认为“新招用大学生/技工的实际能力不足”,人力资源总体环境不容乐观。技工和普工招聘难、新招用大学生或技工实际能力不足、人才的稳定性差是突出问题。

在关于企业转型升级制约因素的问题上,有30.7%的企业认为“缺乏高端人才”是当前妨碍企业转型的最大困难。另外,有21.7%的企业认为企业面临“优秀人才流动性大,不稳定”的问题。针对技术创新问题,企业面临的首要困难也是缺乏研究人员,其次是缺乏技术研究合作伙伴和难以引进或购买相关技术。对此,很多企业表示从企业自身来说,准备在人力资源考核方面有所创新,建立留住人才的长效机制。调研过程中很多企业反映,对员工“跳槽”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核心岗位人才流动性过高,二、三线城市或一线城市偏僻地区的企业难以留住优秀人才。

(三)法制环境亟须大幅度改善

企业经营的法制环境状况直接影响企业的行为和经营策略。针对在发生贸易纠纷时,法律对公司合同和财产权的保护程度,仅6.5%的受访企业认为“保护程度非常高”,48.9%认为“保护程度高”。选择“高”和“非常高”累计比例刚刚超过55%,意味着接近一半企业对经营的法制环境不乐观,而所有企业每年都会遇到知识产权纠纷,但只有6.6%的企业在知识产权被侵犯的情况下通过法律手段解决,法制环境仍存在较大改善空间。企业的转型升级意味着需要更加重视创新驱动,这就需要加强对创新成果,特别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科研创新的积极性。

(四)市场化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入

虽然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逐步完善,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一是市场准入问题。调查显示,51.6%的企业认为“审批太多,许多行业难以进入”。这一比例比排在第二位的“用地困难”高了近11个百分点。受准入限制,企业或者直接被排除在“门槛”之外,或者即使拥有准入资格也难以实际进入,“玻璃门”现象普遍存在。

二是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仍然较多。例如很多地区开展的煤炭、钢铁产业整合实际上是政府主导下的行为,但整合容易,重组难。很多整合没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不成功。还有一些在本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反映,多元化发展决策经常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一方面,企业在政府的要求下要花费大成本“被动”兼并、重组劣质资产,“被动”投资不熟悉领域,造成财物包袱;另一方面,企业看好的投资项目却受政策或政府规划限制无法投资,丧失了市场机遇。

不少企业认为,当前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是以“行政型”为主,而非“市场化”方式。调查显示,31%的企业认为需完善政策法规和加强执行力度,30.6%的企业认为需改进政府服务和支持,15.8%的企业认为需改善平等准入与公平竞争环境。调查问卷涉及的企业中,43.6%的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创新成果被竞争对手模仿的问题。

(五)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不高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宏观背景下,2012年我国企业效益全面下滑,甚至出现了石化、钢铁、造船等行业企业普遍亏损的局面。与此同时,企业的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甚至大幅上升。调研发现一些大型国有钢铁企业的融资成本已高达20%~300%,而且银行贷款中的现汇只有30%~40%,其余都以承兑汇票支付,贴现利息达到10%以上。民营钢铁企业融资更贵更难,融资成本、贴现利息甚至超过30%。石化行业企业的下游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银行贷款的支付方式多为承兑汇票。承兑汇票经中小企业层层上传,大大增加了石化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我国的金融资源高度集中于大银行,垄断性的供给结构是当前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根本原因。此外,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也是金融业服务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一是服务于中小企业的相关金融机构缺失,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长期无法解决;二是金融中介机构发展滞后,融资性担保机构有所发展,但数量仍然有限,已有的中介机构存在操作不规范、辐射面窄等问题,有些甚至就是银行收取不合理费用的代理人。

六、总结与讨论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长期一贯坚持的国策。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国家层面看,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促进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的政策,如企业研发费用可以按150%加计抵扣,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15%的所得税优惠,以及对符合规定的企业可以加速进行设备折旧等。二是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国家采取多种措施支持企业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十一五”期间顺利实现了单位GDP能源消耗量降低20%的目标,节能减排推动了一大批企业提高了技术水平。三是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国家确定了多个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了汽车、钢铁、纺织、船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有色金属、物流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给予了重要的税收、财政支持等。在很多其他方面,如促进教育发展人才培训、完善市场环境等方面国家都出台了许多重要的政策。

各地政府也根据国家总体政策,采取了许多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地方性政策。例如广东省大力实施“双转移”②,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浙江省对企业技术合作经费给予20%的补助,还由政府牵头组建了23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约200多家龙头企业和80多家科研院所参加,组织开展专利保护条例修正和保护专利权专项行动。上海对认定为“上海市专利新产品”的研发费用,在企业上缴的增值税的新增部分,连续3年享受地方增值税退税。各地方积极推动地方品牌发展,如广东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上海对入围“品牌产品/服务”的中小企业,优先推荐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优先向银行推荐申请贷款;江苏制定《江苏省名牌管理办法》,完善名牌培育、评价、宣传和保护机制。其他很多地方实施支持自主品牌出口政策。各地普遍设立节能降耗专项资金,对节能项目、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清洁生产项目等以及节能技术的应用予以补助。如湖北等地按节能技术设备投资额的10%予以补助,杭州对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程予以补助等。

国家和地方出台的许多鼓励和支持政策为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促进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现有的相关政策也存在支持重点不够突出、政策间协调配合不够、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调研中企业也提出了许多政策诉求,结合对影响企业转型升级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当前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建立有利于企业转型发展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环境决定了企业行为,在一个没有“创新溢价”的环境里,创新的企业还不如不创新的企业效益好,企业就不会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研究开发及创新;在一个市场不够开放、管理粗放的企业也能获得较好收益而不担心倒闭破产的环境中,企业就不会有很强的管理创新的激励;在一个资源环境成本很低,节能减排收益小而投入大的环境中,企业也不可能有很强的集约发展的动力。所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改变企业行为方式的关键在于创造和完善当前的发展环境。

应进一步减少审批数量,下放审批权限。对可以由市场解决的问题,实行由审批制向备案制的转变。要加强新36条及其细则的落实工作,真正做到对不同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大幅度放开市场准入。要推动审批权限向基层政府部门下放,推广“并联审批”、“一站式服务”等地方改革经验,大力规范部门审批程序,特别是在诸如新药审批等事关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提高审批的透明度,严格时效要求。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对企业的公共服务。尽可能减少短期应急型政策,而将重点放在完善和落实成效较好的已出台政策,为企业创建稳定和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2)进一步创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加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从创新投入和创新收益多方面优化制度环境。从创新投入看可对企业研发投入实行税收优惠、补贴等激励措施,加大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力度,为企业输送大量优质人才资源,也要调整对研究人员,特别是对高校研究人员的考核导向,采取措施加强科研成本转化的导向性。从保护创新收益看,特别重要的是大力加强对品牌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执法力度,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调研中有近40%的企业认为,现有法律对公司合同及财产权的保护程度不高。因此,需要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立法,要把保护私人合法财产权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真正使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家有一个长期的预期,愿意继续把现有的事业做大做强。此外,要特别强调严格执法对企业经营具有重要作用。

针对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创新和品牌建设的迫切要求,必须加强对品牌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建立有利于优秀企业、知名品牌和高质量产品发展的市场环境。

(3)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就业质量和稳定性。

一是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创新高端人才的引进及使用模式。要适应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整合各部门的技能培训资金和资源,加大农村劳动力和中小企业员工的技能培训;要继续完善国家吸引优秀人才的模式,例如许多地方反映中组部的“千人计划”起到了较好的效果;鼓励各地区进一步探索吸引海内外人才的模式,例如中关村管委会、武汉东湖新区等为海内外高端人才提供从股权激励、财产权保护、签证绿卡等一系列服务,加强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对于内陆欠发达地区尤其要创新对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优惠和鼓励措施。

二是要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高产业工人稳定性。优先解决有落户需求的技能型农民工在务工地融入并定居下来,为企业的技能型人才提供充足和稳定的来源,建立起扎根于务工地的熟练制造业技术工人队伍。

(4)以创新性金融政策支持企业转型升级。

以创新性金融政策和服务助推企业转型发展,引导金融机构优化金融服务结构,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尤其要与财税政策协调配合,引导资金更多地投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通过加强政府资金、信贷资金和社会各类资金的紧密结合、有效互动,加大对传统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创新性金融政策还应该引导促进信贷资金结构优化,优先支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创新型企业发展。通过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建立并完善开放、竞争、透明和高效的金融资源配置市场,鼓励创新型金融机构发展和金融产品创新,形成与企业转型升级的融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金融供给结构。

注释:

①本文的解释变量均进行了相关性检验,满足多重共线性要求。

②也被称为“腾笼换鸟”政策,主要用于优化产业结构。

标签:;  ;  ;  ;  ;  ;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企业转型升级的调查研究_企业转型升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