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朱佳

朱佳

(靖江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 江苏泰州 214500)

【摘要】目的:观察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1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25例)行开胸手术,观察组患者(25例)行胸腔镜手术,术后,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建议行胸腔镜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开胸手术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4-0027-02

肺癌在临床上被认定为恶性肿瘤,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肺癌发生率居高不下,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构成了重大的威胁,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最为恶劣。当前,主要采取胸腔镜与开胸手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治疗[1]。本文现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1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1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25例)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2.4±3.6)岁;病情:11例为腺癌,7例为鳞癌,7例为腺鳞癌。对照组(25例)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47~77岁;平均年龄:(53.1±3.8)岁;病情:12例为腺癌,6例为鳞癌,7例为腺鳞癌。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开胸手术:全麻→双腔气管插管→取侧卧位→胸外侧行切→肿瘤切除→切开胸膜→解剖分离→游离奇静脉→剪开胸膜→暴露锁骨下动脉、头臂动脉→暴露气管前筋膜、上腔静脉、升主动脉→分支切断脂肪内细小静脉并结扎→清扫气管前、后、旁淋巴结→暴露迷走神经→切断肺丛→清扫下肺韧带→清扫食管旁淋巴结→抗生素防感染。

观察组行胸腔手术:全麻→双腔支气管插管→取侧卧位→腋中线行切(部位:第7~8肋;切口长度:1.5cm)→胸腔镜套管针置入(部位:肩胛下角第6~7肋)→第4~5肋行切(切口长度:5~7cm)→取标本→残端闭合器置入;肿瘤切除及后续操作同对照组。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采用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用%具体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平均值±标准差),用t进行检验,当P<0.05时,则组间差异显著,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当P<0.01时,则组间差异极显著,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如表1所示。

3.讨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知,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引流量、VAS评分、总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的原因在手术操作简单,行切程度小,行切次数少,因而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轻,出血量自然随之减少[2]。而在并发症方面,胸腔镜手术的行切时置入胸腔镜,可开阔手术视野,一旦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可于术中及时予以消除,而开胸手术的行切部位为胸壁大块肌肉四周,极易增大出血量,同时该手术方法在关胸时间上处于劣势,以致手术时间延长,此外术野较窄,即便出现任何异常情况,也不易察觉,这也正是术后并发症普发的根本原因。在淋巴结清扫方面,胸腔镜手术操作更为简便,而开胸手术在清扫前,需切断肋骨,从而导致患者术后疼痛加剧,于术后健康恢复极为不利。

综上所述,针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建议行胸腔镜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淋巴结清扫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凡.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01(24):378-379.

[2]王文才,火旭东,王进,程红春,施我大,戚建伟,高正亚.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比较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3,05(11):812-813.

论文作者:朱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

标签:;  ;  ;  ;  ;  ;  ;  ;  

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朱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