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正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 林州 45655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们的生活品位也在逐步增强,而这种增强在现代建筑中的体现尤为明显。同时,受当前可持续发展观和环境友好型生态社会建设需求的影响,风景园林建筑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其将地形、植物、水体融入其中,为人们营造出了一个更加舒适美观,极具自然魅力的建筑环境,让人们在生活中真正的实现了愉悦享受的目的,并促使着园林建筑在依靠各种自然景观的设计中,充分的体现着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生命力和活力。
关键词: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自然因素
1植物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植物的配置要和园林景观建筑的布局相搭配在传统的园林景观的建筑设计模式中,都是以保持生态环境的完整以及保护原有植物不被破坏为基础性原则,这样绿化面积在建筑布局中所占的比例就会相应减少。这就要求建筑设计者必须要灵活地设计园林景观的布局,尽可能使其和当地的生态环境协调统一。另外,在设计风景园林的建筑布局时还可以在建筑物的外部修建部分平台,并种植与建筑景观相搭配的植物,这样不但可以使土方的挖掘面积大大减少,同时还可以有效保护自然植被不受到破坏。通常情况下,风景园林建筑都具有硬质界面的特点,给人的感觉会比较冷淡、生硬,而植物作为一种软性的规划与设计素材运用到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恰好可以弥补硬质界面的不足。灌木、草地以及乔木等植被具有相对丰富的质感以及色彩,本身就能够向人们传达出较强的生命活力,如果在对建筑布局设计的过程中再对各种植被的分布以及搭配进行合理的设计,融合各种植被和风景园林建设,从而设计出更加宜人的风景园林建筑,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憩息环境。
2地形的综合应用
在我国传统的风景园林建筑的过程中,其大多数追求的是尺度的大小能事宜,并且重视的是建筑和环境的有机结合,以及建筑和不同地下的和谐相处。然而在现代的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其对地形的应用首先就是需要对其地形和周边的环境进行综合的考虑,在这其中,埋入或者是半埋入方式的地下建筑对景观空间连续性以及地下的融合是最为有效的。根据我国的西湖博物馆来说,其地形是处在杭州西湖景区中心地带,所以,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处于对考古发掘深沟的考虑,进而很多一部分的建筑都是设置在地下,然而顶部覆盖着比较大坡装连续绿地,进而是实现了西湖博物馆以及湖滨绿化带的自然衔接。与此同时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要具有着适宜的地形以及地势等对建筑的布局进行全面的考虑,同时也要对建筑内部的空间横向竖向关系进行考虑,这对建筑体量压抑感也会减少,进而保持了自然的平衡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从视觉的角度进行出发,地下可以是作为一种视觉要素体现在风景原因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同时将地下以及建筑融为一体,这样能够明确的构成一个很好的系统,同时这对于环境的整体性设计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如果地形的尺寸超过了建筑的过程中,建筑的效果可以根据地形作为背景,以此来构筑建筑形态以及自然地形之间的图与底配合,并且在地形以及建筑尺度相近的过程中,建筑尽量的配合地下的自然趋势,以此来达到建筑和地形的相互协调。根据沙漠中的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来说,其就是对自然山体形态的一种模仿,促使建筑形态平坦延伸的沙漠背景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使建筑和地形的材质和色彩达到高度的统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地形不仅仅有利于缓解建筑有序空间的结合,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要对地形进行适当的改进,这样能够引导人们对景观视觉的改善,同时也能够满足风景园林建筑功能的要求以及建筑体量的减少,然而部分地形所具有着的坡度还能够对风向进行疏导,进而促进着建筑和场地通风的情况,在山地风景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并且从宏观和技术层面上和地域环境、天气气候等因素实现了良好的契合。
3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水体的应用
水对人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为人服务的风景建筑设计应包含亲水设计,在其中可以充分运用水的空间美学及精神功能,通过水的循环利用、雨水收集等方法补偿生态环境,增强生境营造。
3.1建筑与水互为“图―底”,布局灵活
水体具有较大的景观价值,以宽阔的水面作为背景,建筑漂浮其上而产生建筑和水的融合,在风景建筑设计中是常用的手法。著名的水城威尼斯因为“水”而使得整座城市成为风景的建筑。
人是向往水的,设计中应体现人与水最适合的关系,这就需要结合建筑的点景、观景等功能进行设计。建筑群体外部临水,呈开阔、外向的空间布局,建筑在水面的衬托下向外伸展,视野开阔、流畅。
滨水风景建筑设计中,首先应关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质和量的保护,充分发挥亲水或临水陆地的有益条件,弱化建筑尺度,虚化建筑界面以减少与自然的矛盾,在空间处理上与水体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使建筑场地在规模和视觉上达到最为合理的存在状态。
3.2利用水的可塑性构筑空间逻辑
丰富而有特色的水体能够为空间增添活跃的气氛和效果,也能够引导和组织建筑空间。
水体呈点的形式时,应灵活考虑水与建筑尺度的关系。点水既可作为庭院空间的中心景观,也可作为建筑入口的标志景点。在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整体布局中,新馆巧妙地借助尺度合宜的水体,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将各类建筑要素穿插起来,柔化了生硬的建筑材料,并形成良好的交通组织,建筑与水体相映成趣。
水体呈线性时,往往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从而可以引导人的视线,步移景异,体现了风景建筑空间的序列。设计中还可利用线状水体来组织空间的韵律和节奏,利用水体的宽窄、岸线的曲直和水体的不同形态求得变化,形成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的丰富空间层次。通过线状的水将不同的风景建筑及空间灵活相连,这样就起到了脉络的作用,建筑也成为水体引导下的景观。
水体呈面的形式时,一般作为建筑背景将风景建筑及景观衬托出来,这时建筑群体包裹水体或被水体托付。建筑可以以水面为中心布局,建筑环水而建,通过水面的向心性被连接到一起,使得建筑之间关系拓朴有机,耐人寻味。
总之,水景建筑空间的设计,首先基于建筑的功能和空间逻辑,在此基础上再从体量、尺度等环境点具体考量;研究水位与地形的关系使岸线优美,与用地建筑完美契合。
4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山石的布置方法
对园林建筑中的山石进行布置时,最为核心的原则就是要让山石景观与周围的环境相搭配,使整体的景观达到协调的效果,能够表现出风景园林的美感。特别是在设计具有古典特色的东方园林时,需要非常注意山石的“自然美”。人为痕迹尽量不要过于明显,以免在破坏了风景园林建筑的整体协调性。而在保持了山石景观的自然美的同时,也要非常注意山石的艺术美,达到取材于自然、却要高于自然的效果,充分体现出山石景观在风景园林建筑中的美感。另外,如果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风格偏重于现代艺术造型美,那么山石的布置则应该注意与周围的景观相协调,尽量不选用风格与周围的环境特色格格不入的山石。
结束语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要想将点景和观景的功能充分的体现,其不仅要将地形、植物和水体应用其中,还需要在应用的过程中,根据风景园林建筑的需求,对它们给予合理的配置与规划,以减少对现有生态格局的影响,促进地形、植物和水体更好的成为风景园林建筑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李岚.解析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自然因素的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8,01.
[2]高宗翔.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7,33.
论文作者:姚艳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4
标签:建筑论文; 水体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地形论文; 园林建筑论文; 风景园林论文; 风景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