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领域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同样获得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不断增长,施工安全、质量等都变成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为了能够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中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就一定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管理,当前时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中依然有很多问题存在,需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探析,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对应有效的解决措施,才能够切实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的有效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问题;改进措施;
1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1.1管理体系不健全
尽管越发重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但因认知不够全面,再加上缺乏相关经验,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当前建筑施工现场存在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缺乏管理体系难以给相关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提供保障,除了会对导致施工现场管理混乱以外,在人员配置与资金配置等方面也存在不合理的问题,一定程度造成人力资源与成本资金浪费,并且也制约了相关管理人员发挥自身职能来进行安全管理,同时也影响到施工作业安全开展。除此之外,安全管理出了对施工现场与施工人员进行管理以外,还对材料、设备等方面进行管理,管理体系不健全,会影响到材料采购,难以保证全部材料的质量,若存在不合格材料,会对工程质量带来安全隐患。
1.2存在安全隐患
建筑施工现场存在不少安全隐患,从而加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因此更应该进行安全管理。近年来,城市化进程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人们对居住建筑的要求也越发提高,高空作业日趋增加,施工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存在不少安全隐患,特殊的施工环境对自身以及周边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比如若发生高空坠落,高度越高,便意味着物体下落的速度与冲力也更大,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对施工人员以及建筑工程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又比如,若安全防护措施不够合理,再加上施工人员普遍安全意识薄弱,多以经验来衡量安全发生的可能性,施工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存在较大的风险,稍有不慎,如操作不当或精力不足发生差错,就直接威胁到自身安全,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由此可知,施工环境的特殊性,也加剧了安全管理的难度。
1.3管理水平较低
城市化的建设促进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涌入城市建设领域,逐渐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多是缺乏专业指导的农民工,而正式建筑工人数量日趋减少。当前,在建筑施工现场,大多数施工人员都是缺乏安全意识且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民工,给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另外,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水平也较低,通常是没有受过专业管理培训的人员,甚至存在由技术人员来参与管理的问题,缺乏管理能力,且没有明确管理职责,导致安全管理形同虚设,难以发挥真正作用与价值。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问题的解决措施
2.1材料管理
首先,对施工中使用的材料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与清点工作,保证材料质量的合理性;其次,严格按照图纸以及设计流程完成施工操作,避免因施工操作不标准带来的质量问题,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再次,对于施工的材料,相关人员应按照标准要求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应用到施工作业中来,并控制施工中材料的使用情况,减少材料的浪费;最后,明确了解施工材料的性能和使用范围,避免乱用错用,保证施工质量。
2.2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水平
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决定了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由于现阶段我国工程建设人员所以农民工为主,受教育程度有限,专业技术水平普遍偏低,再加上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大,使得工程建设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此,在工程作业前,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提高其综合能力水平,并通过考核来保证施工人员能力符合工程建设要求,为后续施工作业提供保障。
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增加,涉及的施工内容和项目也在不断增多,不同施工项目对于技术要求的差异性,这使得施工和管理难度不断增大。又因为建筑工程建设包含很多部分,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根据施工人员不同的岗位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经过培训,使其正确的完成施工作业。另外,为让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积极性持续下去,可以在培训完成后,组织科学的考评工作,并对表现优异者给予奖励,以此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
2.3加大控制力度,减少失误产生
施工工艺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所以在施工做而已前,除要明确工艺操作标准,还需要对所需材料数量进行合理掌握。例如,在模板施工中,管理人员应在保证钢管性能和型号合理的基础上,对其数量予以明确的掌握,避免施工中因材料数量不足造成的工期延误或者质量问题的出现。在钢管架设环节内,工作人员应对拉伸和制动元件的摆放位置予以准确的设计,以确保连接的牢固性,提升支架稳定效果。
2.4加大沟通和协作能力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各部门及人员的协调配合方能实现,仅仅依靠单一部门是很难全面掌控施工情况的。为此,企业首先要明确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并落实到各部门、人员头上,以加强方案实施的有效性。其次,在遇到问题时,应联系相关部门共同讨论,且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保证工程安全。再次,还需开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模式的创新工作,做好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最后,科学的管理系统结构的建立以及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检验工作的高质量完成。与此同时,相应的监管部门还需将技术监督监理单位的优势发挥出来。
2.5成本控制
在工程管理中,除要提升自身能力水平外,还需坚持人本思想,经济优先的基本原则,加大成本控制力度。在施工作业中,除了要保证资源配置合理性外,还需维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且避免矛盾和纠纷的生成,降低成本支出。与此同时还要减少工程变更情况的出现,在施工作业前,对施工方案和图纸内容进行审核,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之后再严格按照设计内容执行施工操作。如无特殊情况,禁止私自更改施工内容。如出现变更的情况,则需经过上级领导审批后,方可实行,且对于造成的经济损失要进行重新的规划,避免资金的过度浪费。此外,企业需要做好相应的调研工作,按照市场需求合理实行预算编制,实现资金的合理划分。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相关工作者一定要清晰认识到,当前国内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中依然有很多问题存在,需要相关工作者及时采取对应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基于施工方案内容科学、合理的编制工作,严格管控施工现场中的施工作业质量,切实提升施工作者的综合素养,强化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能力与水平等,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效,减少建筑施工成本资金的投入。这也就充分展现了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施工中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是非常关键的,必须要在实际施工中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才能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国内建筑行业获得快速、稳定的发展,推动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宁飞.关于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居舍,2018(29):6.
[2]张云山.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7(19):171-172.
[3]王根良,张建设.基于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的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6(12):129.
论文作者:林胜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施工现场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作业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