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措施分析论文_张文来1,罗志远2

摘要:高血压属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疾病,这种慢性疾病是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疾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在高血压的临床控制和干预当中,合理科学用药固然重要,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于疾病的控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早预防、早治疗才能从根本上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减少对其心、脑、肾、血管的损伤,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在该次研究中,选取2017年9月—2018年6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全科医生治疗,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高血压;全科医生;临床措施

引言:为研究并分析全科医生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措施。收集2017年9月—2018年6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共120例,根据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的药物控制,观察组接受全科医生综合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2.9±11.5)、(82.1±7.3)mm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7.6±12.8)、(86.8±7.2)mmHg,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从中可以得出结论,在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过程中,全科医生综合干预能够使患者血压得到更佳控制,提高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共120例,根据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其中,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在42~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2±11.6)岁;患者的病程为1~18年,平均病程为(7.4±2.7)年。观察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在43~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9±11.8)岁;患者的病程为1~18年,平均病程为(7.2±2.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该次研究知情同意,并表示愿意配合。

(二)方法

其中,对照组接受单纯的药物控制,观察组接受全科医生综合干预。第一,药物治疗干预如果患者只是单纯的高血压,那么使用钙通道阻滞剂进行疾病干预和控制;若患者合并冠心病,则应联合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若患者合并糖尿病,则应联合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或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若患者合并高血脂,则应联合降脂治疗。对患者的血压进行定时监测,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服用的药物及剂量进行针对性调整[1]。第二,饮食和生活习惯干预嘱咐患者戒烟,每日的饮酒量应低于25g。降低盐的摄入量,每日不应超过6g,保证饮食的低盐低脂、低热量、低胆固醇,多吃水果和蔬菜。指导患者形成每日锻炼的好习惯,但应注意适度。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血压情况等制定针对性的运动计划,严格遵循由多到少、循序渐进的原则,告知患者不要在过热或者过冷的环境当中运动,并在运动过程中应注意心率的测量,不可操之过急。让患者充分了解情绪和心理因素对血压控制的影响,嘱咐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平和而稳定的心态。

(三)评价指标

统计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并与观察组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2]。

(四)统计方法

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计量资料以(x±s)表示;χ2用以检验计数资料,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经P值进行判定,其标准为: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三、讨论

相关的研究发现,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没有得到理想的控制,这主要是由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低、长期服用避孕药或减肥药、不合理用药,再加上嗜酒嗜烟、肥胖、高盐饮食等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的影响[3]。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高血压患者虽然意识到了药物服用对血压控制的重要性,但是在药物的服用过程中,由于没有达到最佳化,因此也无法使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在该研究中,对观察组60例高血压患者使用了全科医生治疗,经对比分析研究我们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2.9±11.5)、(82.1±7.3)mm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7.6±12.8)、(86.8±7.2)mmHg,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P<0.05。在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干预当中,必须遵循长效、联合、平稳、达标、方案个体化的原则,着力降低用药的不良反应,并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9]。李云[5]在研究中发现,通过全科医生的治疗和干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降为了(123.1±11.6)mmHg,舒张压降为了(82.3±7.1)mmHg,均显著优于未接受全科医生治疗的患者。该研究结论与该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见,在药物干预的基础上,患者不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的纠正对于血压的有效控制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全科医生的治疗当中,尤其重视健康教育的影响[4],从各个环节、细节当中帮助患者控制血压。通过该次研究我们发现,全科医生能够及时纠正高血压患者的错误观念,提高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帮助他们建立起健康的、科学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从运动、合理用药、情绪控制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干预,不但保证了药物治疗的效果,而且提高了患者血压的控制率,使患者更加获益。

结论:

简而言之,在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过程中,全科医生综合干预能够使患者血压得到更佳控制,提高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5]。

参考文献:

[1]蒋德军.社区全科医生对高血压综合防治干预措施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25(9):258-259.

[2]解芙艳.全科医生对高血压施行综合防治的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7,10(48):6-6,8.

[3]陈黎,顾亚琴.全科医生参与高血压自我管理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6,13(20):168-169.

[4]张志刚.全科医生在社区高血压防治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8,25(23):232,228.

[5]李云.全科医生综合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效果评价[J].上海医药,2017,10(1):34-37.

论文作者:张文来1,罗志远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  ;  ;  ;  ;  ;  ;  ;  

全科医生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措施分析论文_张文来1,罗志远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