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应用探析论文_田日升,邢瑞利

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应用探析论文_田日升,邢瑞利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天镇县供电公司 山西大同 038200)

摘要:电力调度在整个电网供配电系统中占据重要作用,它能够使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得到有效保障。所以,要加强电力调度的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电网中的警报发出信号时,继电保护技术应及时对故障采取有效措施,因此,继电保护技术又对供电系统以及电力调度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电力调度运行中,要加强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从而避免故障的产生以及故障产生后造成的影响,保证供电企业的正常运作,降低企业损失,进而保证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继电保护技术;电力调度运行;应用

1引言

电力调度在维护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保证电力调度工作的有效开展,应用继电保护技术,能够保证变电站稳定运行,提升电力调度的工作效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2继电保护在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内容采集

从电力调度实践而言,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正常运行状态。使用继电保护,能够掌握电网运作实际情况;变电站内一次设施的运行情况,比如设施运行以及维修情况等;配套设施运行情况,比如保护信息等。(2)事故后的动作。一般来说,电网运行期间发生故障,那么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快速反应,作出反馈动作,比如报警工作。接着,采集异常数据。最后,记录相关参数,观察其他设备运行情况。(3)静态的继电保护。若在静态运行下,信息较为繁杂,比如保护设施运行情况等。

3继电保护在电力调度运行中应用常见问题分析

3.1接点灵敏度

在我国继电保护应用过程中,接点灵敏度不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问题,对接点灵敏有影响的一般有保护整定值配合、电力系统运行方式、保护装置设计种类、继电保护装置质量等,如果在电力网络中安装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方案不合理,接电灵敏度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设计人员在进行保护整定值设置时,其数值没有达到灵敏的要求会直接导致接点灵敏度完全丧失,电力网络出现问题是不会发生保护动作;除此之外,如果合闸辅助触电接触不良情况发生时,继电保护装置就不能正常调整工作模式,有时会将开关合闸线圈烧断,上述的这些问题都是导致继电保护装置灵敏性降低的主要因素。

3.2信息传递出现时延

电力系统运行的状况会转化成为数字信号,网络信息技术在信号转化、信号收集、信号传输中都起到关键性作用,要想提升继电保护在电力调控中使用,提升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是一项关键性工作,在电力调控中信息采集、传输时发生时延是十分常见的,故障信号不能第一时间传递到继电保护装置,线路故障不能在第一时间自动切除,继电保护动作出现很大的延时,难以起到继电保护的基本功能除此之外,信息传递的不及时会导致作业人员很难第一时间知道故障发生情况,不利于作业单位掌握第一手数据资料与后期的抢修工作。

4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应用

4.1建立健全的电力调度管理机制

我国已经对智能电网的建设给出新的方针与规划,并实行一定的滚动调整制度。在新的规划与方针中,针对电网智能建设给出明确的投资资金,并提出在2016年到2020年间,智能电网的建设将要达到快速发展阶段,同时增强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在智能化电网的建设中,要想保证电力调度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需要建立健全的电力调度管理机制。在此机制基础上,做好电力调度运行工作。所以,继电保护技术应用在电力调度运行中时,要进一步改善电力调度管理机制,传统的电力调度管理机制已经无法适应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及时改革创新,从而保证电力调度工作的有序展开。不同地区对用电量的需求不同,因此,在电力调度过程中,应对不同地区做好供电量的调整工作,及时给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电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重视安装,保证各设备协调运行

在安装继电保护装置时,要保障继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安装,保障安装人员的专业素质能符合继电保护装置安装的要求,并且在安装继电保护装置时,还要加大对继电保护装置整体功能性的重视,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设备安装,保证继电保护装置正常运行不会受到影响。另外,在安装继电保护装置时,需要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检测功能进行科学的校验,在校验的过程中需要增加80%的额定电压,模拟电力系统可能会出现的故障,并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反应进行观察,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对继电保护装置正常运行造成的影响。在安装继电保护装置时,防干扰、防潮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管理时,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以保障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性,降低继电保护装置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除此之外,还要制定科学的继电保护装置管理制度,以减少继电保护装置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与此同时,还要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善变电站的运行情况,协调各个继电保护设备,以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不会受到影响。

4.3实现一体化

在电力调度中,若想充分发挥继电保护技术的作用,必须要结合运用电子元件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早期,使用的继电保护装置,类似于拥有设备控制权的计算机。随着使用需求和要求的提升,其应该朝向终端系统方向发展,具有较高的智能化以及网络化水平。在实际应用中,若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利用相关设备以及装置,快速收集信息,利用互联网以及信息终端,将各类信息以及数据,及时传递到各个部门科室,实现信息和测量以及控制的一体化管理,全面保护电力系统。

4.4引入自适应控制技术

自适应继电保护是指根据电力调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故障或状态变化,继电保护装置可自行进行参数及性能的更改过程。自适应继电保护的实现要依托于强大的计算机技术,继电保护装置通过存储在数据平台的大量电力调度运行数据预判电力系统运行状态,从而实现在线实时更改电路元件运行参数等功能。自适应继电保护的核心思想在于顺应电力调度运行原始状态的前提下,做出小范围合理更改,以防止电路故障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网运行的整体经济效益。目前自适应继电保护已经可以实现对继电器的自适应改变,当符合条件、抗阻、网络结构等产生变化时,自适应继电保护装置合理判断断路器的开断,以便完成后期的众联保护要求。

4.5利用网络化防控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我国正在逐步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信息化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市场中的各行各业,不仅可以提升工作质量,还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例如,在各类环保节能发电厂应用信息化设备,利用总调度室的计算机对各项工作进行监控,不仅能够及时了解各线路的运行状况,还能及时发现各线路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及时给出有效解决措施。在电力调度运行工作中,采用网络化防控方式,可以使电力调度运行工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得到有效保障,同时提高供电质量。电力企业中网络化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信息通讯工作中。网络化技术可以将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元件和各个继电保护装置相连接。目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完全可以达到上述条件,可以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电能,推动电力企业的更好发展。

5结束语

综上,继电保护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实现电容器保护与电流保护,还可以使整个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因此,要不断将其应用在电力调度工作中,采用建立健全的电力调度管理机制、做好一体化建设、利用自适应控制技术以及利用网络化防控方式等有效措施,降低故障发生的频率以及故障产生后造成的后果,进而为电力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叶远波,孙月琴,黄太贵,陈玉兰,王正航,宋斌.继电保护相关二次回路的在线状态检测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38(23):108-113.

[2]笃峻,叶翔,葛立青,杨贵,周奕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在线运维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实现[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6,36(07):163-168+175.

[3]刘伟,隋义.浅谈继电保护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2):260.

论文作者:田日升,邢瑞利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  ;  ;  ;  ;  ;  ;  ;  

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应用探析论文_田日升,邢瑞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