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线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梁成初

计量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线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梁成初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高州供电局 525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也在不断加快,特别是我国的电力行业,随着国内电力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和不断发展,电力企业在配电网线损的管理质量也日渐提高,通常供电企业的电网管理工作中,对于线损的管理十分重要,线损管理成果对供电单位的效益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所以,我国为保证配断网线损管理工作的质量采用了计量自动化系统,此系统能够有效的保证配电网线损管理的效率,进一步的提升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本文中,将以计量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线损管理中的应用为核心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计量自动化系统;电力系统;配电网线损管理;应用研究;

引言

通常在配电网中的线损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即自然线损与管理线损。自然线损就是线路在工作中产生的无法避免所产生的自然损失,主要是由供电系统中的电阻造成的。管理线损则是配电网线损管理的主要对象,简单来讲就是漏电或者偷电等行为造成的人为的配电网线损。应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在供电系统的配电网线损管理工作就是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精确的统计与计算,通过分析供电系统中的线损情况分析其产生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进行处理,降低管理线损,避免电能不必要的浪费。

一.计量自动化系统的组成部分

计量自动化系统不是一个单一且简单的系统,其是由多个不同功能的系统共同组成的综合体,在这个综合体中,正是因为其中不同功能的系统相互配合下才能高效的实现对配电网线损的管理工作。

1.低压集抄系统

低压集抄系统指的是由主站利用远程通讯的信道,例如无线信道、有线信道或者电力限载波信道等,对多个电能表的电能量数值的信息进行集中抄录的系统。低压集抄系统主要由一体化载波电能表、485电能表以及具备485通讯能力的采集终端、多功能配变总表以及集中器、信道和主站等设备。其工作原理是以低压扩频载波和RS-485总线技术为基础的通讯应用,并结合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的系统,其特点在于能够采集低压电能表的用电数据,并将其传输和处理,再利用自动化的计量方式,能够保证数据处理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同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其功能是抄录与系统相连的电能表数据并实时监控计量设备的工作情况和及时的反馈配电网的线损情况,为线损管理工作提供最可靠的支持,不仅如此其也有利于配电网线损管理中其他工作的顺利展开。

2.大客户负荷管理系统

大客户负荷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对自动控制和新型计算机通信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目前,根据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居民或者企业单位用电的数据基本上都是需要依靠计算机连接,利用大客户负荷管理系统能够将抄表系统进行融合,使其最终能够实现最用户用电数据的自动采集、统计并进行自动计费,大大的减少了人力的需求,不仅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还能降低企业成本的投入。

3.配变监测计量系统

配变监测计量系统主要依靠无线网络实现的,利用无线网络将配变监测终端以及主站系统建立可靠的联系,然后再通过农网低压配电变压器采集用电的数据,此外,还能对供电过程中产生的线损进行实时的监控,能够及时的发展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处理异常的供电情况,加强了对于用电的监测,有效地防止漏电、偷电的情况发生,降低配电网的线损,提升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四分线损的意义

四分线损指的是目前我国对于配电网线损管理方式中的一种,简单来讲就是一种能够对管理区域采用分压、分区、分线以及分台四种模式管理的一种综合性较强的管理手段。

分压管理:其主要是中对配电区域内电压在进行分级的基础之上,再进行线损情况的统计以及分析和定期考核的一种管理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分区管理:其是先将配电区域根据相关的标准划分出不同的区域管理单位,然后再进行线损情况的统计、分析以及考核,考核的关键之处是综合的线损率和配电区域中整体的线损的情况。

分线管理:分线管理是按照配电区域中各个等级的电压供电设备耗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定期考核的方法。在考核中,主要围绕送电的线路、主变变损以及10KV馈线三个角度进行考核。

分台管理:分台管理指的是能够定期的记录配电网中公共的配电变压器的能源消耗情况,并能对其进行分析和定期考核的一种管理办法。

三.引起配电网线损问题的原因和计量自动化的应用

1.线损问题

(1)计量装置设备老化。目前在我国许多的计量设备都陆续出现了老化的现象,其原因主要在于这些计量设备装置没有得到定期的检修与维护,造成了计量设备无论是功能还是其计量的准确性都大幅度的下降,进而造成了其设备在统计用电的数据时经常出现不计或者少计的下现象,最终造成电能不必要的流失。此外,我国还存在部分电力企业仍旧使用传统的计量设备装置进行电量统计,但是这些设备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电能的需求和配电管理要求,同时这些设备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也很难被察觉,进而增加电能不必要的浪费。

(2)线路网络的布局。就我国电力行业的目前情况来看,在配网管理中,仍旧存在着许多的设备或者供电线路处在超负荷工作的状态,正是因为工作时间过长超过了额定的时间,造成了电路出现迂回供电的现象,最终引起了电路的损耗。

(3)变压器运行。变压器的轻载运行也是造成电路损耗大的原因之一,变压器的运行时间不合理就会造成电能的浪费。因此要想解决以上问题,一定要有效地提高配电网的线损管理水平以及管理效率,从源头解决配电网的线损问题。

2.线损模型

计算线损率时,可以引用线损率的计算公式,即线损率=(供电量-售电量)/供电量×100%,计算线损管理中四分线损失可以以同样的公式进行计算线损率。即便两者的输入和输出部分有所不同,但归根究底其本质相同。所以,为了真正的改善配电网的线损问题可以采取建立模型的方式。通俗地讲就是在管理线损时借助模型工具,若是将一条10KV的馈线作为线损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首先可以建立一个线损模型,使分析的对象能够具有通用性,比如:种类、最高电压所处的等级等属性。在应用模型时,一般由两种分析的类型,分为子线损分析以及计量点。从根源上说,子线损的分析对象和线损的分析对象相同,其原因在于子线损分析对象从本质上看是把一个类型的计量点在分类集合后在纳入到其他类型的线损分析对象里。

结束语

供电企业通过引进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供电企业在配电网线损管理的每日的线损计算以及实时的线损计算,在节约人力物力的基之上还能完成许多人工难以完成的工作,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不过,就我国电力行业对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情况来看,其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这需要我国的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不断的致力于计量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实践,使其在配电网线损管理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于人民。

参考文献:

[1] 庄远灿,朱建全,黄俊铭. 基于计量自动化系统的配电网线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能源建设. 2017(03)

[2] 张斌,李亚云,李玉荣,孙自先. 计量自动化系统数据定位配电网线损异常方法[J].云南电力技术. 2017(06)

[3] 胡江溢,祝恩国,杜新纲,杜蜀薇.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02)

[4] 王金丽,盛万兴,王金宇,杨洪磊,宋祺鹏. 中低压配电网统一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设计和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18)

[5] 杨志骅. 10kV配电网线损及降损措施的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 2017(14)

论文作者:梁成初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  ;  ;  ;  ;  ;  ;  ;  

计量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线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梁成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