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砌筑工程对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与质量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前砌筑工程是引发建筑质量隐患的关键因素,所以加强这一工程的技术创新与严格化管理尤为重要。从砌筑工程的主要工序与基本环节进行分析,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存在于几个方面,设计、施工、材料以及人员管理较为重要的,本研究也将从这些方面加以讨论。只有从根源上来对问题进行思考,才能找到提高砌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从而使我国现阶段的建筑质量达到更高标准,为建筑结构安全与稳定性进行更好保证。
关键词:建筑结构;砌筑工程;质量问题;
前言:在建筑工程具体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施工技术和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些建筑工程在质量方面会出现质量通病,这种工程质量的通病,广泛存在于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给我国的建筑工程事业的现代化、科学化发展带来巨大的阻碍,对建筑性能的安全性、稳定性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针对当前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情况,对通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成为当前我国建筑事业健康科学发展和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课题。
1.引发建筑结构中砌筑工程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1.1设计方面因素
在砌筑工程开展过程中,容易受到较多方面因素的干扰与影响,从而表现为质量水平较低,进一步造成建筑结构不稳定等严重问题。砌筑工程的开展首先需要经过方案设计,对工程的各项任务以及环节进行合理有序的规划与部署,这样才能保证砌筑施工的高效开展。但是在以往的设计过程中,建筑结构的强度一直是设计中的重点内容,抗裂结构与能力的设计被严重忽视,所以造成建筑结构外墙等容易产生质量缺失而引发的裂缝。设计方面因素主要是由于设计人员对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考虑不全而产生的,同时对于各类结构材料的特点、性能了解的不够充分与深入,所以在选择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区,为建筑结构的质量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
1.2施工方面因素
实际的施工环节也对砌筑工程总体质量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需要在日后的发展与完善中进行注意。首先想要保证砌筑工程顺利的进行就要使用合理的方法与技术,但目前实际施工中采用的砌筑方法还存在一些不足,容易造成质量方面不过关。其次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也尤为关键,在砌筑过程中施工人员不仅要有熟练手法,同时还要具有较好的施工经验,能够独自有效的解决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常见问题,以保证建筑结构的砌体工程在强度以及稳定性双重方面都能够达到较高水平。后施工管理在质量控制过程中也不容忽视,管理工作主要是对各项施工环节、所用施工材料以及各部门人员进行必要的监督,从整体上对砌体工程质量进行把控,以确保建筑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1.3材料方面因素
材料是建筑结构的基础,所以在选择过程中只有保证合理且具有高质量标准的材料才能促进砌体工程的质量提升。在砌体工程中使用的复合材料较多,所以各原材料的配比与含量十分重要,想要合理把控各组分的需要量,不仅需要可靠的理论依据,同时还要对实际环境因素以及其他方面因素加以考虑,根据以往施工过程中得到的有用经验进一步指导材料的选择。但现阶段在砌体工程中材料选择及管理还有待加强,导致一些质量问题时有发生,这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十分不利,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进一步重视。
2.砌体结构常见的裂缝分析
砌体结构的稳定性是我国建筑工程未来发展仍将进一步重视的关键内容,是决定建筑结构质量的主要因素。相信经过不断的努力研究,砌体工程将得到有效的优化与改进,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质量水平的提升。砌体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外荷载(包括静、动荷载)变化引起的裂隙;二是由于变形引起的裂隙,如干缩变形、温度变形,不均匀沉陷等。民用建筑中以变形引起的裂缝较多,由于建筑物中的构件大多属于超静定杆件,具有多个约束,对于变形将予以限制,从而会在构件内产生应力,在砌体中产生很大的拉力和剪力,当这些力超过一定限度时,砌体就产生错位裂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后,沉降大的部分与沉降小的部分砌体之间产生相对位移,从而使砌体中产生附加的拉力超过剪力,当附加内力超过砌体的强度时,砌体中便产生了裂缝。(2)由于地基冻胀引起的裂缝:地基土层温度降到0℃以下时,冻胀土中的上部开始冻结,体积膨胀,向上隆起产生冰胀应力,而这种应力大小又是不均匀的,从而引起砌体开裂。(3)由于温差引起的裂缝:温度变化不均匀会使砌体产生不均匀收缩,或者砌体的伸缩受到约束时,都会引起砌体开裂。此外混凝土屋盖、圈梁与砌体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在温度变化时,亦会引起裂缝。(4)由于地震的作用引起的裂缝:与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相比,砌体结构的抗震性是较差的。所以应严格遵守抗震规范、按规定设置圈梁及构造柱及其他抗震措施。(5)由于承载力不足引起的裂缝:如果砌体的承载力不足,则在荷载作用下,将出现各种裂缝,以至出现砌体被压碎、断裂、崩塌等现象,导致结构遭到破坏。
3.提高建筑结构中砌筑工程质量的基本措施
3.1加强对裂缝的防治
裂缝的存在对于建筑结构稳定性的危害极大,所以加强对裂缝的防治是提高建筑结构砌体工程质量的关键。在防治过程中需要从完善设计、加强管理等方面入手,保证砌体结构能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从而在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仍能保持较好稳定性。
3.2减少温度感应力
不同材料对于温度的感应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砌体工程中,需要选择具有较差温度感应力的材料进行施工。温度感应力弱表示在温度发生改变时,材料仍能保持较好的本身性质,从而不会使砌体结构受到温度的影响发生改变,进而避免裂缝的产生。
3.3增强地基的稳固性
地基是建筑的重要基础,在施工过程中要对这一结构的稳固性进行保证,从而使建筑具有较好的基础稳定性。首先地基的结构要具有合理性,然后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方案利用正确的方法开展施工,这样才能保证地基部分具有较好的稳固性。
3.4重视规范施工
规范的施工与操作在建筑砌体工程中十分重要,不仅关系到工程质量能否达到相应标准,同时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也意义重大。管理部门要对施工人员的各项工作进行不定期抽查,防止存在不规范施工现象的存在。
3.5修订质量验评标准
现阶段在建筑结构砌体工程中使用的质量验评标准还不够完善,在一些方面存在内容的缺失。针对施工现状来对标准加以修订,使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起到更有效的指导作用。
3.6合理增大砌体截面
以受力作用为原理,当砌体截面积越大时,其受力情况得到均匀分布后,不易造成裂缝的产生。所以在未来的建筑结构砌体工程开展过程中,要适当增加砌体结构截面积,使其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
3.7一些传统的施工措施不应放弃
为了保证砌筑的质量,多年来曾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如设置皮数杆、随时吊靠墙体的垂直度和平整度、37cm 砖墙两面挂线、当天搅拌砂浆当天用完、干砖不上墙等。已经丢掉上述措施的施工方法应恢复继续采用。
结语: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发展的核心,其质量的保障和提高不仅 是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城镇发展的要求,也是人们生产生活活动安全 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对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是当前我国建筑工 程提高建设水平和建设质量,保障我国建筑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也是提高我国居民房屋居住质量和增强我国城市建设中建筑性能的主 要措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都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忠理.砌体结构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探讨[J].电子制作,2014(02):112.
[2]辛兴华.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剖析及防治对策[J].价值工程, 2014(18):118-119.
论文作者:林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砌体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裂缝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砌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