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球道德的几个问题_道德论文

关于全球道德的几个问题_道德论文

关于全球道德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道德论文,全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全球道德,是指在全球范围内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个人与人类的关系(也包括调整某些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一些基本行为规范体系,是人类整体为了求得生存和健康发展所必须遵守的一系列基本的行为准则。

一、全球道德的主要内容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全球道德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第一,在对待生态环境、人类自身生产等有关全人类生存条件问题上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这方面的全球道德大体上与传统的全球问题相联系。所谓传统的全球问题是指本世纪中期最早提出的主要涉及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中发生的一些重大问题,如人口、环境、粮食、能源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总要求下提出来的,解决这类问题的总目的就在于努力消除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中带有破坏性和危险性的失衡现象。人类为了健康地生存和发展必须正视这类全球问题,认真探索如何协同解决这类问题的途径。在每一个传统的全球问题上,必然产生一个相应的全球道德问题;在每一个全球道德问题上,必然形成一系列任何国家、民族、社会集团乃至任何个人都必须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准则。随着传统全球问题以日益尖锐的形式提到人类面前,与此相关的全球道德将日益深入人心,其道德约束力量也必将日益增强。值得说明的是,反映传统全球问题的全球道德,其道德主体只能是全人类,这一点同那种将生态系统作为道德主体的所谓生态伦理学是根本不同的。

第二,人类在协调处理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同时,还要协调处理社会自身的各种关系,近一二十年来相继提出的全球性社会问题,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协调处理人类社会自身内部的复杂关系这个要求下提出来的,解决这类全球问题的总目的在于消除社会内部严重威胁人类正常生存发展的失衡现象。今天,人类为了对付那些危及自身生命财产或败坏社会道德文明的社会公害,越来越需要而且可能以全球的规模和方式进行斗争,如对付各种形式的暴力恐怖活动,与黑社会势力作斗争,与诲淫海盗的“黄色文化”作斗争,反对毒品的斗争等等。这种斗争如果单凭一个或几个国家的力量是根本不可能取胜的。在进行这种全球性斗争中必然产生某些全球性的共同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必然会形成得到全世界公认的全球道德规范和准则,这种道德原则对于世界上每个国家、民族和个人都具有约束作用,谁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违反这类道德原则,都要受到世界舆论的道义谴责。不仅如此,这方面的全球道德实际上已经开始超越伦理道德而进入法律领域,在上述那些全球性斗争中已经或正在制定国际间统一的法规,将在全球范围内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强制性的制约作用。

在论及这类全球道德时特别应该重视的是,围绕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反映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要求,为市场经济服务的一系列道德范畴。社会主义国家已先后突破原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僵化模式,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和速度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在二三百年间曾发生过许多变化,但以市场经济为主导方式这一点始终没有改变。虽然不同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规模程度不同,与之相联系的基本社会制度不同,但市场经济乃是今天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世界各国经济的共同运行机制。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文明经济、有序经济和法制经济,要求有一整套道德原则来规范人们的市场行为,这种道德准则有一定的世界意义,是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都必须无例外地遵守的。今天世界各国经济交往、相互间渗透依赖、彼此间优势互补的趋势日益扩大和深化,各国的经济活动正在不同程度地纳入全球经济,与全球性经济活动相关的道德准则一定会不断增加,内容也将更加丰富。

第三,人道主义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也是构成当今世界全球道德的重要内容。作为伦理道德原则的人道主义是在历史中产生并演变的,不同的历史时代都有人道主义的道德主张,不同时代的人道主义总是以不同的世界观、历史观为基础,是和不同阶级、不同政治主张相联系的,因此,要对人道主义的不同内容和作用进行具体的、历史的、阶级的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道主义的基本态度。但是,应该承认,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主张的人道主义存在着共同的精神,那就是都主张把人当作区别于动物的人加以对待,表现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由于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仍然处于主导地位,今天的世界还不是一个“充满了爱的世界”,不把人当作人对待的非人道现象还到处可见,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残杀也还存在,但是世界各国人民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当一个国家或地区遭受严重灾害,各国人民都伸出友爱之手进行帮助,救死扶伤,救灾济贫,则是全世界公认的合乎道德的行为;相反,违反人道主义原则的人和事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全世界普遍的道德谴责。这是今天世界道义的主流。这种全球范围人道主义道德原则的基础正是和平与发展这一当今世界的主题,随着这一主题愈益深入人心,作为全球道德的人道主义的内容将愈益丰富,其作用也愈益广泛深入。当然,我们在肯定人道主义的道德理想已具有全球意义的同时必须看到与不同阶级的经济基础相联系的人道主义具有不同的实质和内容。

二、全球道德的基本特征

全球道德既然是在全球范围内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个人与人类的关系的道德规范,是全世界都能够接受也是都必须遵守的伦理道德原则,那么,全球道德的基本特征只能是超越性——包括国界地域、社会制度、阶级政党、意识形态、民族种族、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超越,如果没有这样广泛的超越,当然算不上是全球道德。全球道德的超越性是指在一系列全球问题上人类存在着某种共同利益,因而具有某些全人类共同的道德规范和准则。

关于道德的共同性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都曾作过明确表述,以往不少论者也曾进行过相当详细的论述,应该说在理论上是不成疑问的。阶级社会中道德的本质是阶级性,但阶级性并非道德的唯一社会属性,道德的阶级性并不排除道德的共同性。由于复杂的原因,不同阶级甚至对立阶级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着某些共同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全球道德或全人类的道德与道德的共同性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问题。道德的共同性无疑包含全球性或全人类性,但并不等同于全球性或全人类性;全球道德或全人类道德是道德共同性的典型表现,但只是道德共同性的一种具体情形。我们可以用对道德共同性的论证作为说明全球道德的理论依据,却不能把全球道德简单地归结为道德的共同性。

全球道德在道德上的超越性归根到底是由利益的超越性,首先是经济利益的超越性决定的。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本身就有一定的超越性。尽管不同性质的国家、不同的社会集团对和平与发展的具体理解和实际要求是很不相同的,但是,要求在全球范围内保持一种和平稳定的秩序来发展自己,这一点则是每个国家共同的,至少是基本共同的利益要求。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经济利益的矛盾冲突,这是不能否认的客观事实,但更为明显的事实是,每一国家自身经济的发展都必须以其它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前提。

当谈到全球道德的超越性时,有两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其一,所谓超越决不意味着完全等同,决不是区别或对立的消失。利益的共同性以及道德标准的共同性,都不可能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只能是相对的、有范围的。今天,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依然存在着掠夺与反掠夺的尖锐斗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将长期存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存在着“和平演变”和反“和平演变”的斗争;个别国家顽固坚持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必然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发生对抗。但无论哪一个国家,都不希望斗争和对抗导致全球和平和经济发展受到威胁,从而直接危及本国的根本利益。其二,超越性是全球道德的基本特征,但不是唯一特征,全球道德还有其它方面的特征,例如具有时代性、历史性的鲜明特征。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全球问题不断变化发展,有些问题获得解决,新的问题又提到人类面前;作为全球道德基础的全球利益也是变化的,在一定条件下全球某一方面的共同利益可能凸现,维护这方面共同利益的全球道德也必然成为“热点”;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也总是不断丰富更新其内容。这些情况都使得全球道德带上时代性和历史性。

三、全球道德与道德的阶级性

全球道德的基本特征是超越性,而超越其中就包含有“超越不同阶级”这样一层意思。全球道德超越不同阶级是不是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道德阶级性的原理?怎样看待全球道德和道德的阶级性的关系?这是研究全球道德问题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道德的阶级性的科学含义是指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一定阶级经济利益的反映,体现着一定阶级的意志和要求,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每一个阶级都有属于本阶级的判定善恶的标准。道德之所以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因为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即观念的上层建筑,它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同时又为维护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道德的阶级性是以唯物主义历史观分析道德现象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坚持道德的阶级性是重要的,但同样重要的是对道德的阶级性作出正确的理解。以往确实存在着对道德阶级性的简单、片面的理解,例如,在我们众多的伦理学教科书中较普遍的提法是“阶级社会的一切道德”或者“阶级社会中的任何一种道德”都有阶级性。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绝对化的理解,是不符合阶级社会中道德的实际状况的。道德的阶级性是就道德的本质、道德的总体而言的,不能说阶级社会中每一个道德规范,每一种具体的道德现象都有鲜明的阶级性。社会生活在实际上是极其复杂的,道德在反映经济基础时存在着种种具体情况,要求我们作细致的分析。有的道德原则反映一定阶级的经济利益比较直接,其阶级性就比较明显;有的道德原则比较“远离”经济基础,是通过若干中间环节间接地反映经济基础的,其阶级性就比较淡薄;有的道德规范不局限于对经济基础的反映,而是对包括文化传统、民族习俗等更广阔的社会生活的道德表现,此类道德规范也很难勉强规定其阶级属性。更不要说由于具体社会历史条件的复杂性,也由于道德本身的层次性,阶级社会中确实存在着某些为若干个阶级都能接受的共同道德原则,这类道德原则也很难说有阶级性。总之,既要在本质上、总体上坚持道德的阶级性,又要对道德内部各个具体部分的阶级性不同的表现方式和强烈程度作具体分析,这才是科学地对待道德的阶级性。

用这样的观点分析全球道德,首先应该看到全球道德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不是脱离开物质利益的纯粹理性的产物,全球道德具有非常现实的基础,即当今世界客观存在着的全球利益。维护全球道德归根到底是为了维护全球利益。不同性质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不同的阶级对全球利益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要求,全球利益总是要具体化为他们各自的特殊利益。这就是说,无论什么国家或阶级,维护全球道德和全球利益,说到底,是为了维护其自身的特殊利益。对于全球道德来说,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或经济利益是从最终意义上讲的。今天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统一的经济基础,因此不能说全球道德直接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我们不能简单地断言全球道德有阶级性或无阶级性,要通过具体分析说明,全球道德本身确有超越各阶级的特点,其具体性质是无阶级性的;但是全球道德所反映的全球利益永远不可能是抽象的,它总要表现为特定国家、民族、阶级的利益。当然,全球道德中属于处理和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这一方面的全球道德规范,一般说来无论在直接意义上还是在间接意义上,都是无阶级性的。

全球道德在基本性质上的无阶级性是指全球道德本身无阶级性,这并不排除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不同的阶级对全球道德的理解和态度是大不相同的,有时甚至是根本对立的。但是,既然是全球道德,那么它对任何国家、任何阶级、任何个人都一视同仁,都具有道德的约束力,这是由不得人的意志和愿望的。由于道德规范无法靠行政或法律的手段以强制的方式形成和实现,只能通过宣传、教育、示范、感化等非强制性手段发扬光大,因此,树立起全球道德这面道德旗帜,形成强大的道德力量,是十分重要的。

四、全球道德和道德的历史继承性

道德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这是历史唯物主义道德理论的又一基本观点。道德的历史继承性说明道德是历史的、发展的,也表明道德对于它所反映的经济基础具有相对独立性。全球道德的出现同样也是道德历史发展的产物,同样也表明道德的相对独立性。如果说道德的历史继承性是道德自身在时间上的纵向发展,是道德在历史发展中的承前启后,那么全球道德的出现则意味着由于世界范围内社会生活的新变化而引起的道德在空间上的横向扩展。二者都是道德的发展,但二者是沿着不同方向的发展;二者都是道德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然而他们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容。

从仅仅属于特定国家、民族或阶级的道德发展到全球道德,从某些道德原则本来没有全球意义发展到有全球意义,这种道德进步是以人类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科技进步为条件的。体现全球利益的全球问题,无论是哪一方面、哪一类型的,几乎都与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相联系。比如本世纪80年代后半期首先在发达国家建立的以光纤为载体,以交互方式传递信息数据、音像等信息流量电信网,即所谓信息高速公路,90年代以来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着手建设适合本国国情的信息高速公路,这方面的发展前景将是彻底打开联系世界各国信息互通的渠道,这不仅使得信息资源将成为全球共同享用的财富,更重要的是整个地球将更深刻地联结为一个整体。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与信息互联网络相关的一些新的道德问题就以全球的规模和方式提出来了。由此可见,全球道德是在全球现代化的进程中提出来的,它以世界现代化为基础,而且它本身正是世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道德的历史继承性是道德进步的重要原因,人类在道德建设中总是不断地提炼和汲取以往社会中优秀的道德遗产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改造和创新,离开了道德的历史继承性就根本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进步。但是,通过继承历史上的道德遗产实现的道德进步还只是在一个国家或民族内部,在一个阶级内部的道德进步,一般说来不会超出本国、本民族、本阶级的狭隘界限。全球道德所体现的道德进步其范围更加宽广,这种道德进步突破国家和民族的界限,摆脱地域的限制,超越意识形态的分歧,在全球范围内显示道德的力量,使道德的社会功能发挥到最大程度,这在人类道德发展史上是具有开创意义的。道德的历史继承性说明道德对于经济基础有相对独立性,仅仅是指道德在反映经济基础的同时总要受到历史上道德传统的影响。全球道德所表明的道德的相对独立性是指道德不仅反映经济基础,而且反映更广泛的社会生活,这是在更加深刻的意义上的相对独立性。

全球道德的出现标志着道德的历史发展,同时,全球道德本身也经历历史发展的过程。如前所述,由于受生产力发展规模和水平的限制,受人类实践活动广度和深度的限制,受私有制和剥削关系的限制,特别是受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在很长时间里根本不存在全球道德,全球道德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全球意义不甚明显到比较明显的发展过程。从发展趋势看,全球道德的内容将越来越丰富,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在推动全球道德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以下几项是特别值得重视的:第一,当代科技的每一重大突破都会增加新的全球问题,例如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开发利用宇宙空间已成为具有重大意义的全球问题,为诸如人口、资源、环境等传统全球问题的解决打开全新的思路,同时也在这些方面形成一系列新的全球道德规范。第二,和平与发展这一当代世界主题日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将和平与发展看作自己的最高利益,这使全球道德的社会基础日益广泛而牢固,其道德感召力将大大加强。第三,世界各国经济生活国际化趋势加快步伐,使得全球经济利益更加突出,从而不断增强全球道德的利益基础。

将来,当人类社会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进入消灭了私有制和阶级、连国家都消亡的共产主义社会,到了那时,全球道德将上升为属于全人类的、包括一切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最高道德体系,甚至现今通行的社会主义法律中的一些基本内容也将熔入其中。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天我们讨论的全球道德将成为从狭隘的道德即专属于某一国家、民族、阶级的道德转变为全人类的最高道德即共产主义社会道德的中间环节。

总之,处于世纪之交的今天将全球道德作为道德建设中的战略问题提出来,分析其理论依据,详细地考察它的丰富内容、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标签:;  ;  ;  ;  ;  ;  ;  ;  

关于全球道德的几个问题_道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