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前期川陕边区的发展与环境问题_农业论文

试论清初中期川陕交界地区的开发与环境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清初论文,试论论文,环境问题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明清之际,川陕交界地区深受战争的创作:人口凋零,土地荒芜,经济残破。但至乾嘉时期,却出现了“虽蚕丛峻岭,老林邃谷,无土不垦,无门不辟”(注:魏源:《古微堂外集》卷六。)的局面,说明从清初至中期,川陕交界地区经历了一个较快的开发过程。笔者不揣谫陋,拟对清初中期本区开发的背景、概况及开发过程中所出现的环境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

明末清初,李自成、张献忠的军队先后在川陕交界地区与明军和清军鏖战,使本区人口损失惨重。“四川经明季流贼之乱,杀戮惨酷,居人死亡殆尽。川东各属尤空旷,草蓬然然植立,弥山满谷,往往横亘数十里无人烟”。(注:民国十九年《云阳涂氏族谱》卷十九《功亮公传》。转引自张国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版。)陕南地区的残破景象比之四川有过之而无不及, “荒榛茂草遍城下,虎狼夜食鸡犬,居民不能息也”。(注:嘉庆《汉阴厅志》卷九。)由于人口损失惨重,以致清初本区出现“国初定赋,人户荒凉,原定之额不能符数,土著百姓以纳课为难”(注: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卷十二《策略》。)的局面。这了迅速恢复农业生产,战争结束不久,清政府即对陕西、四川等省采取招徕人口、开垦荒地的措施。顺治六年(1649年),清廷下达《垦荒令》,规定对各处无主荒地,允许民人垦种。康熙年间,四川更以入籍、应试和发给生产、生活资料等优惠政策招徕移民;陕西也规定,“如有无田耕种者前来踏看上等肥田,本县给以牛种,准其安插,承顶钱粮,永远管业”。(注:康熙:《西乡县志》卷九。)由于政府组织得力和优惠条件的引诱,清初掀起了移民入川的浪潮。至乾隆年间,由于人口压力增大,土地集中加剧,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相继走上逃亡之路,本区再次成为流民的迁入区。乾隆四十九年(1782年),陕西巡抚毕沅在《覆奏民生吏治疏》中说:“窃见汉中、兴安、商州各府州属,……迩年楚、蜀、陇、豫无籍穷黎,扶老携幼,前来开垦者甚众”。(注:《皇清奏议》卷六十四。)至嘉庆末年,巴山老林地区,“江、广、黔、楚、川、陕无业者”,达数百万人。由于大量人口的迁入,使“深山穷谷之中,鹿柴猿径,皆有人迹”。(注:光绪《洵阳县志》卷十三《艺文》。)同时,还使本区人口密度大大提高,社会生产获得充足的劳动力,为开创“老林辟,百业兴”的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清初中期,大量外来移民的迁入,为本区开发提供了人力资源,而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则为开发奠定了物质基础。川陕交界地区以山地、盆地为主,一般农作物不适于在本区种植或产量较低,无法为大量人口的生存提供足够的粮食,这是制约本区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美洲粮食作物,特别是玉米、蕃薯的传入,则使这一矛盾得以化解。这些作物对自然条件要求较低,耐旱耐劳,适宜山区种植。如玉米种植以后,“惟需雨以俟其长,别无培护”,并且产量较同类作物略高,故“江楚民……熙熙攘攘,皆为包谷而来”。(注:乾隆:《洵阳县志》卷十一《物产》。)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为本区的开发提供了可能性。

(二)

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和本地人口的自然增殖,使平原地区出现人浮于地的状况,垦辟山地成为扩大耕地面积的主要方式。“开山之法,数十人通力合作,树巅缚长絙,下缒千钧巨石,就根斧锯并施,树既放倒,本干听其霉坏,砍旁干作薪,叶树晒干, 纵火焚之成灰”。“ 久之老林渐开,肥以春烧,可种之地愈广”。(注:严如煜:《三省山内风土杂识》。)随着耕地面积的扩大,森林慢慢向深山退缩。但在垦辟之初,人少地多,先到之人,以承赋纳税的形式,取得大片山梁的所有权,招募后来的移民进行开垦。“招外省客民纳课数金,辄指地一块,立约给其垦种。客民亦不能尽种,转招客佃,积数十年,有至七、八转者,一户分作数十户”。(注: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卷十二《策略》。)川东、川北地区,广东、湖南、贵州等省移民较多,善于开垦,故开辟梯田成效显著。侨居在四川东北部的广东、湖南移民,“就山场斜势,挖开一二丈、三四丈,将挖出之土,填补低处,作畦、层、垒,而上缘塍横于山腰”,由下而上,可达数十层之多。川北地区的巴州,“多楚黔流徙,善于开垦,土山无石,则旋绕挖作水田,故梯田甚多”。(注: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卷九《民食》。)由于本区地形起伏较大,农作物对气温条件要求的不同,本区开发呈阶梯状的态势。依山之麓,除沟窄水陡者,余悉,开成稻田,引水灌溉,旱潦咸收;其高山悉种包谷。”(注:卢坤:《秦疆治略·紫阳县》。)高山之巅,由于气温较低,包谷、麻豆不能生长,则种植苦荞、燕麦、洋芋等作物。其种植模式,即在谷地、山麓平原地带种植稻、麦等一般农作物,浅山低坡种植包谷、麻豆,山顶则种苦荞、洋芋等耐寒农作物,这是本区开发的特色之一。这种特色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宁羌州平原种水稻,山坡种包谷。但因“平田少而山坡广,故城市或食稻谷,乡村多食包谷”;(注:光绪《宁羌州志》卷四《风俗》,张廷槐:《劝民种麦以济春食记》。)四川的宣汉县,平原和高山之间,人们的饮食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平原及半高山地区大都把包谷视作副产,主要用来酿酒、喂猪,“间亦充食或参饭而已”,而高山如双河口一带则为重要作物,“终年食此,乍以米易,反觉口腹不宁”。(注:民国《宣汉县志》卷四《物产志》。)

玉米、蕃薯的传入及推广,在很大程度上排挤了稻、粟等传统农作物,成为本区的主要食粮。“乾隆三十年以前,秋收以粟、谷为大庄,与山外无异;其后川楚人多,遍山漫谷皆包谷矣。”(注:道光《石泉县志·事宜附录》。)“爪哇薯(俗呼洋芋),全境均产之,山内尤多。”(注:民国《续修南郑县志》卷五《风土志》。)留坝厅、凤县、宁羌州、略阳、定远厅和洋县,无不把包谷杂粮作为正庄稼,山民们“蒸饭作馍,酿酒饲猪”,均取给包谷。在他们的眼里,包谷与麦子的作用相当,夏收视麦,秋收视包谷,以它们的收成来确定年岁的丰歉。并且,包谷对一般人家来说,不仅仅是食用之粮,其“纳钱粮、市盐布、庆吊人情之需,俗向取给于包谷”。(注:道光《石泉县志》卷四《田赋志》。)

人们除种植玉米、番薯作为食用之粮和补贴家用外,还积极进行农业的多种经营。“有田地数十亩之家,必栽烟草数亩,田则栽姜或药村数亩”。人们还在平地上种植菌蕈,山坡上种植漆树和木耳。此外,人们还利用包谷酿酒、喂猪:

山中多包谷之家,取包谷煮酒,其糟喂猪。一户中喂猪十余口,卖之客贩或赶赴市集,所得青蚨以为山家盐、布、庆吊终岁之用。猪至市集,盈千累万,船运至襄阳、汉口售之,亦山中大贸易,与平坝之烟草、姜黄、药材等同济日用。(注: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卷九《民食》。)

同时,人们还发展蚕桑业以增加收入。康熙年间,宁羌州知州刘某从山东雇人教百姓饲养山蚕,织茧绸,“陕省蚕桑之利,由此肇兴”。嘉庆十三年,汉阴厅通判钱鹤年又从“湖州携来蚕种,延善养蚕者来汉,劝民饲之,并教以取丝、织绸、作绵、作线之法”。由此“民竞树桑,地无旷土”,“饲蚕取丝,岁入甚厚”。(注:嘉庆《汉阴厅志》卷二。)洋县由于种桑养蚕,大得其利,在汉中府属九县中最为富庶。

由于发展了农业的多种经营,人们在发生“钱荒”,即年岁丰登,粮食太贱,农民缺钱使用时,就“赖山原自出之财用以济其穷”。(注:光绪《洋县志》卷四《食货志》。)农业的多种经营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满足日常需要,而且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区域开发程度的体现。

清初中期,本区在水利建设和推广使用灌溉工具方面也成绩斐然。康熙年间,汉中府修复和新建37条支堰。嘉庆七年至十六年,南郑知县班逢阳,引冷水河开渠作堰,灌田5000余亩,被称为“班公堰”。(注:嘉庆《续修汉中府志》卷二。)其它各县,如褒县、洋县、西乡、安康、平利和洵阳等,也积极兴修水利。洵阳县,“居民因势开堰,虽无官渠,而稻田极多,民多富足。”(注:卢坤:《秦疆志略·洵阳县》。)汉阴厅,民间私堰不下数百处,灌溉田地数十万亩。开发较晚的留坝厅,由于移民的迁入也开始兴修水利。“留坝本无水利,近年以来,川楚徙居之民,就溪河两岸地稍平衍者,筑堤障水,开作水田,又垒石溪河中,导小渠以资灌溉。”(注:道光:《留坝厅志》卷四《土地志》。)开县灌田千亩以上的水利工程就有十四、五处,并出现灌田上万亩的大型水利工程。宣汉县私人兴修水利颇盛,乾隆二十年廖、曹二姓倡修梅子堰,灌田五百亩;乾隆十九年汪、刘、王、鲁四姓倡修狮子堰,灌田千余亩;嘉庆二年,孙成玥创建孙家大堰。此外,为了给地势较高的地块创造灌溉条件,简车等灌溉工具得到较为普遍地推广。石泉县一水堰上,安装筒车五十余部,被称为“筒车堰”。开县有“筒车十九处,皆转引清江水,溉田无算。”(注:咸丰:《开县志》卷十三《水利》。)乾隆十八年,平利县令黄宽捐造戽水轮车八辆,分发各乡,“令仿其式以灌田”。水利的兴修,改变了本区靠天吃饭的状况,并使粮食产量大为提高,如大宁县的马正坝,“岁收稻谷石计”。粮食产量的提高,改变了本区对外地粮食的严重依赖,为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山内营生之计,开荒之外,有铁厂、木厂、纸厂、耳厂各项”,(注:严如煜:《三省山内风土杂识》。)本区手工业在这一时期也发展迅速。川陕两省资源的不同,决定了其手工业种类的差异。四川边区盐资源丰富,故其盐业发达。如开县,“井厂所用夫匠,水陆运煤及商贩运背之人,井旺时日以万计,其盐行至太平及定远、紫阳、南部境”;云阳县的云安厂,有盐井一百一十六眼,煎锅三百四十九口,其盐行销云、达、新、开、南、邛、大、彭、莆、巫、东、石、鹤、宣十五厅州。开县盐业在乾、嘉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乾隆二十六年至嘉庆二十三年,盐井新开煎锅七十五口,大大提高了其生产能力。陕南地区盛产铁、木材等,其手工业以此为大端。如黑河的铁锅川,洛阳的锅厂,定远的明洞子,宁羌的二郎坝,镇安的黑洞沟,洵阳的骆家河,“均往时产铁地”。陕南冶铁厂,规模较大,“一炉所用人夫须百数十人。如有六七炉,则匠作庸工不下千人”。(注: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卷十《山货》。)冶铁业外,陕南地区的造纸业也颇为兴盛。“丛林生山中,遍岭漫谷最为茂密,取以作纸,工本无多,获利较易,故处处皆有纸厂”。(注:嘉庆:《汉南续修府志·山内风土》。)西乡县有纸厂三十八座,安康县有六十三座,砖坪厅和洋县各有二十余座。虽然纸厂所需工匠不多,但“夏至前后,男妇摘笋砍竹捆赴厂售卖……藉以图生者常万计矣”。本区的手工业,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组织严密;工厂多由商人开办,他们住在西安、汉中城中,一般不插手生产事务,其下“总理总管之人,曰掌柜,曰当家;挂记帐目,经营包揽承赁字据,曰书办;水次揽运头人,曰领岸;水陆领夫之人,曰包头”。形成了层层负责制。生产内部分工细致,如铁厂内,拉风箱、运木装窖、辨别铁色成分,都有专人负责。(注: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卷十《山货》。)总之,清初中期川陕交界地区的手工业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无论数量、规模、组织管理及生产分工等方面都使一般家庭手工业难以望其项背,其起点较高,潜力较大,以高屋建瓴之势,对周围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

随着开发的深入,本区在行政区划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陕西兴安直隶州升为兴安府;嘉庆七年(1802年),四川达州升为绥定府。曾任陕西巡扶的毕沅在《兴安升府疏》中说明了政区调整的原因:“河南、江西、安徽等处贫民,亦多携带家室来此,认地开垦,络绎不绝……该州品秩稍卑……须将兴安州升为兴安府,方足以资弹压”。同时,县级单位也进行了调整。安康县砖坪营升为砖坪厅,设置抚民通判;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分褒城、武关以北,凤县南里以南设留坝厅,改汉中水利通判为留坝厅抚民通判;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析安康县置汉阴厅;嘉庆七年(1802年),析西乡县置定远厅,同年改太平县为太平厅。基层组织亦有所变化。如安康县,康熙二十二年以前,四乡共设16铺,“后因南北两山地垦人稠,更置二十七铺。”(注:咸丰《安康县志》卷十《建置考上》。)由于本区开发主要由两侧向巴山林区推进,故新政区的设置集中在两省交界地区。这些政区的调整,既是人口增加、区域开发的结果,又必将对本区的开发起到促进作用。

(三)

清初中期,川陕交界地区得到较快开发,面貌为之一新,但由于开发的不合理性,对本区的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

本区森林广布,为了取得土地,人们只得采取毁林垦殖的手段,“久之而老林渐开,肥以春烧,可种之地愈广”。天长日久,境内有土之地被开垦殆尽,如汉阴厅“南北两山老林,皆垦伐尽”。除农业垦殖外,木厂、纸厂、耳厂皆以竹木作原料,煮盐、冶铁业则需木柴作燃料,“作炉必近老林,砍伐以从薪木之用”,(注:严如煜:《三省山内风土杂识》。)其对森林的破坏较前者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斧斤频施”,又不注意育林,使许多地方成为濯濯童山。植被的破坏,减弱了土壤的吸水性能,使得山区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而山内的土质,不同于平原地区,“兼沙多石”,“晴久坚于顽铁,雨多则沙石各分”。(注: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卷十二《策略》。)故一遇大雨,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土壤中的有机质及矿物质被流水冲走,使得土质变薄,土地质量下降,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计大受影响。“谋食者仅退守薄瘠山地,加以雨不时,一切耕耨培壅之法皆无力为之,洋芋既腐,玉黍复歉,山居之民至终岁以豆屑杂野菜为粮,而犹然不充”。(注:光绪《留坝乡土志·生齿》。)同时,水土流失也使得本区较好的水利设施遭到破坏,“汉中之乌龙江、壻水河各水,民循堰渠之规,田收灌溉之益,盖有利无害者。自数十年来,老林开垦,山地挖松,每当夏秋之时,山水暴涨,挟沙拥石而行,各江河身渐次填高,其沙石往往灌入渠中,非冲坏渠堤,即壅塞渠口。”(注: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卷九《民食》。)光绪《凤县志》的作者也不无忧虑地指出,老林开垦之后,“土石俱松,雨水稍动,浮沙下壅,反有水患而无水利”。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的加剧,还使本区灾害增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如石泉县,因山林开垦殆尽,每当夏秋季节,“洪涛巨浪,甚于往日,下流壅塞则上游泛滥,沿江居民沈灶产蛙亦其常矣”。道光二年,因秋雨连绵,水泄不及,方圆数十里尽成泽国。(注:道光《石泉县志》卷一《地理志》。)

清初中期,本区不合理的开发,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其对生产的制约作用很快显示出来。由于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使得土地硗薄,生产能力下降。力农之苦虽百倍于平原,但依然食不果腹,只落得“辛苦开老林,垦荒仍无望”(注: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卷九《民食》。)的凄凉光景,不得不转徒他方。手工业同样受到影响,道光年间,兴盛一时的洵阳骆家河、留坝光化山一带铁厂,因附近森林被辟殆尽,燃料无有着落,只得关门歇业。清代后期,本区开发出现停滞的局面,山区日益贫因,手工工场十不存一,远不能与初中期相比,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标签:;  ;  ;  ;  ;  

清代中前期川陕边区的发展与环境问题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