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阮爱玲

(湖南省邵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脑出血患者纳入本次试验,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均分为研究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分别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干预,就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具体分析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FAM评分、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更高,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更少,两组相比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有助于改善其机体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加快病情的康复,并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关键词:脑出血;临床护理路径;常规护理

脑出血是一类发病率高、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的脑血管疾病,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该类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极高,良好的护理服务对其病情的康复也具有积极意义[1]。本次试验将临床护理路径引入到该类患者的护理中,现就其护理效果进行阐述。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脑出血患者纳入本次试验,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均分为研究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研究组中男性、女性各有17例、16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为(64.1±3.4)岁。对照组中男性、女性各有19例、14例;年龄最小49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为(64.5±3.2)岁。对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上述资料的差异进行统计学比较,得出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遵医嘱做好用药护理,加强生活护理,给予随机口头健康宣教。

研究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1)组建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由主管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共同组建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需明确各组员的职责,在参与实际工作前需对全体组员进行护理知识培训和考核。(2)制定护理路径表。需根据患者病情和国内外关于脑出血的护理标准制定出科学的临床护理路径表。(3)实施护理干预。①入院当天。护理人员需热情接待患者,向其介绍医院环境、医护人员、同室病友、医院规章制度,并为其建立静脉通道,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情况。②实行各项检查前。需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每项检查的目的和方法,明确检查时间和陪同家属。③入院后3至6天。需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向其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并嘱咐其保持良好的心态,给予饮食、用药、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干预,询问患者需求,并尽可能满足其合理需求。④入院后7至14天。根据患者身体情况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并强调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⑤出院当天。需给予患者出院指导,嘱咐其在家继续进行康复锻炼,嘱咐其健康饮食、遵医嘱用药,并定期来院复查。护理人员与患者互留联系方式,定期对其进行电话随访。

1.3评价标准

1.3.1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采取NIHSS评分、FMA(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具体分析,NIHSS评分以低者为佳,FMA评分、Barthel指数以高者为佳。

1.3.2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进行分析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对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的试验数据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比较,对计数资料(%)、计量资料(?x±s)分别实施t值和X2检验,在P<0.05时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NIHSS评分、FAM评分、Barthel指数进行比较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NIHSS评分、FAM评分、Barthel指数相比P>0.05,差异不显著;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AM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NIHSS评分、FAM评分、Barthel指数进行比较(?x±s,分)

2.2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进行比较

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更少,P<0.05,详见表2。

表2 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x±s)

3,讨论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属脑卒中的一种,其发病率约占到全部脑卒中的20%左右,其病因复杂,与饮食不健康、情绪不佳、过度劳累、气候、血液因素、其他基础疾病等密切相关,患者多会伴有语言和意识障碍、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不良症状,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1]。现代医学越来越重视护理服务在患者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主张对脑出血患者实行系统、高效、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而传统的护理模式无非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如何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已受到广泛关注。临床护理路径是上世纪末由美国护理人员所提出的先进护理方法,这一护理模式以时间为横轴,以护理内容为纵轴,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将其应用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可发挥出积极的应用效果。本次试验结果显示,对脑出血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且上述指标均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P<0.05),黄月勤等[3]的研究结果类似于本次试验结果。

由本次试验可以看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霍云云,刘华,师雪娇,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10):75-77.

[2]柯向霖.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33(23):87-90.

[3]黄月勤,李翠娥,张玉华.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3(34):263-264.

论文作者:阮爱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阮爱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