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镪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坝美镇八达中心学校 663300
【摘要】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读、写、听、说等实践活动中,要使语文学科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片沃土,让埋在他们心底的智慧种子早日生根、发芽、开花,并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6-176-01
近年来,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关键在于教师的本领——如何运用教学艺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巧于点拨,从而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我认为,若在课堂上贯彻“激发,引导,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作用。
一、巧妙设计疑问,激发学生好奇
心理学认为,只有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直接影响学生学的效果。因此,教师所提的问题要与学生的兴趣紧密相连,投其所好,巧妙设计疑问,让他们的好奇心成为催化剂。有位老师教学《詹天佑》时,以“我的偶像”引入,把詹天佑的图像挂出来,让学生猜猜他是谁,讲述他的故事,学生情绪高涨,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纷纷在书上找答案,在较短时间内找到文章中心句,了解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的工程师,顺理成章地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另外,还可以创设情境,如让低年级学生编《皮球掉进池塘了》的故事时,老师运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现茂盛的大树、碧绿的草地、清澈的山水、活泼可爱的小猴子……生动的画面配上轻松悦耳的音乐,为学生营造出和谐欢快的学习氛围,接着教师问:“你们想去这个美丽的树林吗?愿意成为小动物们的朋友吗?”以此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指导学生对故事的前因后果有整体了解,进而启发:“这节课我们要开动脑筋,帮助小猴想出更多办法,比一比,看谁的办法多,谁的办法好?”学生们饶有兴趣地展开了丰富想象,想出了很多好办法,唤起了好奇心。
二、营造宽松气氛,唤起学生自信
传统教育中,由于师道尊严,课堂气氛紧张,学生往往不敢想、不敢说,这种现象显然极不利于树立创新精神。教师要唤回学生的自信。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语文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气氛,放手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说敢想,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从而树立自信。在许多伟人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超凡的自信心,正是在这种自信心的驱动下,他们不断努力,获得最终成功。
怎样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呢?首先,教师要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地方,在学生喜欢的领域里活动时他们才会投入、才会自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位教师在执教《赤壁之战》时,问:“同学们,有谁知道《三国演义》里的小故事吗?”班上只有一位平时爱看书,胆子特别小,上课从不举手的男生有点按捺不住了,坐在位子上开始讲起来,老师和同学都很吃惊,这时老师巧妙地说:“听说你特别爱读这方面的书,你能大声地把你知道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吗?相信同学们会鼓励你的!”老师用手势示意,同学们都鼓起掌来,那位腼腆的男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站起来自信他讲述着相关故事,虽然语言不是很通顺、流利,但他大声地发言了。讲完后,老师和学生们又报以热烈掌声,表扬他的进步。老师的语言应流露出对学生的信任,总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待他,两次掌声让课堂气氛活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自信心。另外,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各种活动,发挥能力。
三、培养审美情趣,熏陶道德情操
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塑造审美情操,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美好的。教师的责任在于如何让学生感受美,体味美,弘扬美,从而熏陶情操。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有很多美好的人,美好的心灵,美好的景物,美好的情境……学生的情感是易于激发的,之所以对课文所塑造的英雄人物升腾起崇敬之情,对祖国山河的壮美而赞赏,对不幸人们同情……都是为情所驱动而产生的体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健康的情感(包括审美情感),唤起学生对“美”的向往,这要靠教师有目的的培养。我在教学中有如下体会:
1.因势利导,善于点拨。所谓“势”即教材内容及学生心理。引导学生领悟做人的道理。如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观察画面(注意邱少云的眼神与表情),再听教材范读。启迪学生从视觉到听觉体会邱少云在烈火烧身中所忍受的巨大痛苦。进而要学生想象,自觉对照,从不同的现实生活,不同的感受与邱少云严守纪律的高尚品德相比,使学生受到道德教育。文道统一,德道兼备,殊途同归。
2.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小学语文教材形式多样,作者的生花之笔描绘了许多生动鲜明的形象,饱含丰富的情感,脱离学生的实际灌输美,无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只有引导学生从现实中发现美,才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从现实的感性中树立理性的审美观,这是教师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塑造道德情操的一项长期工作任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创新教学辅助工具,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辅助工具就是黑板和粉笔,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的辅助工具也在不断的更新中,因此教师应该把先进的辅助工具带到小学语文课堂中来。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充分的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进而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我们应该高度的提倡诸如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使用。使用多媒体工具的优势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对于一些图文并茂的东西非常的感兴趣,教师将一些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动画以及图片等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二是,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将教学资料利用多媒体呈现,进而减少了在黑板上书写的时间,能够节省很多的课堂时间,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都得到长足发展,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养。这一综合素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精神。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可以说是基础的基础,它包含丰富的创新内容,为此,语文教师必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寻有效的创新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
论文作者:贺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6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老师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才会论文; 好奇心论文; 同学们论文; 《中国教师》2018年6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