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优质护理管理;内科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优质护理主要以患者为主导,加强基础护理干预,并对其所存不足予有效改善,同时将会理责任制度落实到实处,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护理水平,最终保障内科护理人员可全面掌握护理方式[1]。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优质护理管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54名内科护理人员为此次探究对象,并按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27)与对比组(n=27),研究组男2名,女25名,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7.50±6.50)岁;对比组男3名,女24名,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7.50±7.50)岁;将两组一般资料纳入统计学中分析显示并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比较价值。
1.2方法
对比组实施传统护理管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管理,主要方式如下。(1)根据优质护理管理模式针对每位护理人员不同特点为其制定出兼顾人性化、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要求,有效落实分层管理制度。形成三级护理模式(护士长、责任护士、护理人员),对每位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保障临床护理工作可顺利开展。其中护士长主要具备监管职责,对责任护士及护理人员工作进行监督并评估,指导其认真开展相关护理工作。(2)完善医院护理管理模式及相关流程,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同时强化护理人员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含括护理职能、工作范围、护理政策与护理方式等。用时完善医院管理制度,为内科患者常见问题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同时督促护理人员掌握内科慢性疾病护理、用药指导等内容。(3)强化护理流程培训。护理流程主要培训内容含括患者输液流程、接待流程、随访流程等,且患者入院第一时间护理人员应上前迎接,帮助办理住院手续,主动介绍相关医务人员及医院环境,合理安排饮食及治疗时间。
1.3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实施临床管理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情况,护理质量评定指标:基础护理、护理态度、环境护理、危重患者护理等,采取百分制,护理人员指标评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 ±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情况比较
研究组(n=27),基础护理(95.67±7.32)、护理态度(94.20±7.06)、环境护理(96.43±8.03)、危重患者护理(95.74±7.51);
对比组(n=27),基础护理(82.60±5.37)、护理态度(83.47±5.68)、环境护理(86.64±5.79)、危重患者护理(81.63±5.26);
(t=7.481,P=0.000;t=6.153,P=0.000;t=5.139,P=0.000;t=7.996,P=0.000)经组间比较显示研究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内科疾病类型较多,且变动较大,对护理人员护理水平及应变能力均存在一定考验。全面、有效的护理管模式可对内科护理人员护理水平进行提高,还可有效反应科室整体医疗水平,且对医院医疗质量水平具有重要关联。在护理实践工作中,强化基础护理干预措施,需以患者为中心,从综合层面上对护理水平及质量进行提升,对促进医院进步与持续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2]。护理人员需依据患者不同疾病、不同年龄以及对护理服务的不同要求,对基础护理干预进行强化,使其更加适应于内科护理。据被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优质护理管理后,大部分护理人员护理态度、临床护理知识及护理流程等均得到显著改善。可进一步证明优质护理管理可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护理质量,同时通过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顺利实施,使患者充分感受到来自医院的关心与爱护,可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本研究中研究组护理人员接受优质护理管理相较于对比组接受基础护理管理而言更具优势,且最终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示,将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内科护理人员管理过程中效果理想,可有效对其护理质量进行提升,改善以往不良服务态度,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富晓.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 2016, 25(7):1336-1337.
[2].王香玲.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 2017, 26(15):2844-2845.
论文作者:韩文燕 林娟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医学》2018年112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护理人员论文; 内科论文; 质量论文; 患者论文; 流程论文; 基础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大众医学》2018年112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