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预拌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比较丰富,其中包括:水泥、掺合料、减水剂、建设用砂等等,在使用这些原材料的过程中同时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本文就针对每一种原材料分析了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这样有助于让从事混凝土工作的技术人员在针对原材料进场的时候严格把控其质量问题,进一步提高预拌混凝土的质量。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原材料;问题分析;应对措施
引言: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迅猛发展,混凝土这种建筑过程中必要的材料受到了极大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建筑要求的提高,混凝土使用中逐渐暴露出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让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价值充分提现出来,要想解决这些问题,相关人员必须要分析问题存在的因素,然后对症下药。最后使混凝土质量达到越来越高的重要目的,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和进步。
1 水泥
1.1 水泥胶砂强度波动较大。水泥是混凝土中所占比重最多的一种原材料,其主要发挥将其它原材料粘合起来的作用。水泥胶砂强度波动范围较大是其使用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些水泥出产商生产的水泥胶砂强度波动较大,不利于水泥很好地作用于混凝土中。此外,有很多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也是问题出现的源头,他们在预拌混凝土的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从中获取更大的利益,会同时使用多种品牌的水泥进行生产,水泥胶砂强度波动范围的广阔直接导致生产预拌混凝土的强度波动较大。
应对措施: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大频率去检查水泥的质量问题,无论是经常合作的厂家还是新的合作伙伴,都要注重对他们提供的同样规格的水泥进行水泥胶砂强度统计和分析,在原材料选择时尽量选择强度值较低的水泥,而不是较高的。对于品牌不同的水泥也应该分别设计相应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1.2 水泥与减水剂的适应性不够好。不同的水泥应该与不同的减水剂配合使用,不同的搭配会使减水剂产生不同的减水效果。最终导致生产出来的混凝土用水量、用该混凝土建造的建筑物坍落度损失、所花费的凝结时间以及和易性都产生较大的差异。
应对措施:每一批即将被用来生产混凝土的水泥和减水剂都要认真细致检查它们之间的适应性,并计算和统计出减水剂使用的实际减水率和掺量,如果发现它的适应性和减水率达不到预期,可提前要求更换适应性更高的减水剂种类,以便于提高混凝土质量。
2 掺合料
2.1 矿渣粉的质量波动。矿渣粉的质量波动也是比较大的,据调查显示不同厂家出产的矿渣粉和减水剂的适应性不同。
应对措施:工作人员要实施切实可行的手段去检测每一批矿渣粉的活性指数、需水量等各种对于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有严重影响的指标,并研究矿渣粉与减水剂之间的适应性,最终确定一定量的矿渣粉中应该加入多少减水剂。
2.2 粉煤灰质量波动。由于受到利益的驱动,很多人为了从企业手中骗取钱财,他们生产一些掺假的粉煤灰和劣质的粉煤灰,然后混水摸鱼到市场上销售,导致有些混凝土厂家购买之后生产出质量不合格的混凝土,最终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应对措施:充分利用粉煤灰取样器,在抽样的过程中要选择装粉容器的各个方位和角落,防止混水摸鱼的现象导致质量问题出现。此外,需要检测人员将粉煤灰混合均匀,然后再进行检测,每一批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把控。检查指标应该包括其细度、需水量比、活性指数以及烧失量等等。每一位检测技术工作人员都要提高自己辨别原状粗灰、磨细粉煤灰、脱硫粉煤灰、脱硝粉煤灰、浮黑粉煤灰以及掺假粉煤灰等各种劣质粉煤灰的能力,为保证企业的最高利益贡献出一份力量。
3 减水剂
减水剂是混凝土预拌中的一种重要原材料,它的质量高低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拌合性能、坍落度经时损失以及凝结时间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减水剂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减水率出现不达标的现象,此外,还会出现超掺、抓底、泌水、包裹性不达标以及凝结时间不符合要求等现象。
应对措施:在每一次购买减水剂的时候,都要认真检测每一批减水器的各项指标,包括其适应性,也要进行相应试验,测出减水器的最佳参量和使用之后的减水率,如果在检验过程中出现了以上各种问题,技术人员一定要重视并且要求厂家再针对其进行配试,直到适应性符合为止。
4 建设用砂
由于我国实行保护环境的政策,即使我国拥有的国土面积很广阔,但是经过调查人员研究发现,混凝土预拌原材料中的建设用砂十分缺乏。这就导致市场上供应的建设用砂种类很多,各种风化岩制成的砂在市场上十分广泛,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质量。
应对措施:虽然建设用砂资源非常缺乏,但是施工企业也一定要对建设用砂的质量有一个标准,在购买的时候严格检查其质量,施工企业需要对检测人员定期进行充分掌握分辨建设用砂质量的培训,加强每一个检测人员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对用砂的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石粉含量以及亚甲蓝MB值等指标的检测,保证其质量符合要求。假如遇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建设用砂,检测人员一定要坚决做到退货处理,不能因为过分考虑利益而视而不见。混凝土预拌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各种原材料之间要进行合理搭配,使他们的适应性达到最高,才能保证生产出来的混凝土符合质量要求。由此可见,当使用人工沙的时候一定要参考砂的细度模数标准,然后再与河砂进行合理搭配使用。
5 建设用石
建设用石和建设用砂目前处于同一状态,都是我国比较紧缺的预拌混凝土原材料,一些商家为了获取利益,在市场上销售的建设用石含泥量和含粉量都比较多,石头的颗粒形状不符合建筑要求,更多的石是针片状的。有一些不法商家还将一些风化岩碎石引入到建设用石市场销售中。这些劣质的石头,如果在预拌混凝土的过程中使用,会导致其用水量大大增加,进而向其中加入更多减水剂,减水剂的过度使用导致混凝土成品容易收缩,并出现开裂现象,最终导致建筑物建设的安全性能降低,严重损害企业利益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应对措施:每一次采购建设用石,企业一定要安排专业的检测人员进行严格规范的检测。检测人员自身应该提高自己进行抽检的技巧能力,使抽检这一环节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对建设用时的检测,主要包括其压碎指标、含泥量、泥块含量以及其坚固性,针对不合格的建设用石要采取正确的处理手段,不能混水摸鱼使其进入混凝土预拌现场,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建筑物的安全性。
结束语
混凝土是建筑业发展必须使用的材料,是必不可少的材料。如今由于预拌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都存在不同的问题,比如质量不合格、资源严重缺乏等,进而给一些不良商家有了钻空子的机会,他们把许多掺假的材料引入到市场中,导致混凝土质量也出现不合格现象。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要求混凝土生产企业一定要加强对其原材料采购的检测力度,严格控制不让伪劣原材料进入预拌现场,在最大程度上使用质量合格的原材料,进一步促使企业生产质量高的预拌混凝土,保证混凝土不出现质量问题、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建筑物的坚固稳定以及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沈雅雯.高效减水剂对预拌混凝土早期收缩变形的影响研究[D].厦门大学,2014.
[2]冯昭君.预拌混凝土技术经济性优化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
[3]李胜凯.预拌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
[4]侯红红.预拌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分级抗裂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6.
[5]何蓉.预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广东建材,2018,3410:32-33.
作者简介;姓名:陈世峰,性别:男,出生年月:1968-4,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预拌混凝土,工作年限:27年,毕业院校:乌鲁木齐职业技术学院。
论文作者:陈世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混凝土论文; 原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水泥论文; 减水剂论文; 适应性论文; 矿渣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