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施工领域实际施工操作的过程中建筑幕墙结构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在现代施工中美感是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故而提升建筑的美感也变得至关重要,这也就意味着必须加强对幕墙结构的基本单元研究,即单元式幕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的档次也逐渐上升,从而使得单元幕墙的地位在建筑施工操作中呈现一种"水涨船高"的状态。这篇文章中以厦门世贸海峡大厦A塔楼幕墙工程为例,从实际的案例中解读剖析高层建筑单元幕墙的施工,挖掘阐述单元式幕墙施工的特点,从而分析出单元式幕墙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单元式幕墙;施工技术
前言:单元幕墙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皆因为这种技术比之传统技术更高级,还有着各种优势例如:绿色环保,节能以及对雨水当然也不能忽视它养眼的外表。这种技术甚至于能通过在外围的建筑主体结构,前提是得合并。幕墙虽主要用于高层建筑,但类型却分为单元幕墙和半单元幕墙,不过基本的原理却相似,而且建设单位也一样都是支架和墙面板。
一、单元式幕墙的特点
(一)单元式幕墙在生产模式上有两大明显的优势:在减少劳动力的同时提高了控制单元的质量。这种使用工厂加工单元板块现场吊装的模式对于施工周期也缩短了许多,而随着施工周期的缩短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变得可观。
(二)同样的在镶嵌方式以及预防温度应力的方面也使得其在高层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中普遍应用。在应对地震荷载方面的方法是从镶嵌方式下手,单元式幕墙的镶嵌方式利用阴阳单元之间的连接;而对于避免温度应力的方法是通过单元板之间的三维空间来吸收能量。
(三)最不容忽视的是安全问题,单元幕墙也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在单元幕墙施工过程严格遵守执行方案,任何细节禁止更改甚至忽视。
二、单元式幕墙安装施工准备
(一)预埋件处理
预埋件在单元幕墙施工中存在的意义是连接着幕墙与主体间的结构,作为连接枢纽它必须与图纸上的位置吻合无误。在图一中,预埋件对于精度的要求也十分严谨:1、施工作业时预埋件的平面位置偏差小于或等于10mm;2、其表面的平整度在5mm—20mm之间,或小于这个范围;3、标高偏差的范围也在10mm或10mm以下;为了防止预埋件的位置有偏差,在预埋件安装定位时与压形钢板等结构件应该牢固连接。幕墙的安装往往在主题的工程之后,故而后者在一些基本方面例如:外边面平整度结构的尺寸差以及主体的垂直度上应该要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前者的安装条件。这样才能让幕墙施工时准确无误。
(二)施工阶段的划分准备
幕墙的施工在很多时候被用于高层建筑,它属于外形普通,主体结构大致相同的建筑工程,故而采用分段处理建筑的方法,所以批次划分各平面的方式也适用于它。当批次单元板块单位数量在50以下时收益最大,对于各种材料之间的组织以及资金的周转都有很大益处。
(三)板块进场
采用专业吊机设备将幕墙板块卸下有序的运往在施工现场空出的专用场地。卸货后采用专用的货架将单元板暂时运往周转区,暂存一段时间后应尽快运往所需楼层安放。
三、单元式幕墙施工技术分析
(一)单元板、建筑布局
鉴于单元幕墙收敛处理十分烦琐,所以施工组织的改进极为重要,即在收敛点位置和收敛的方法进行设计,并且对每一层的收敛点采用逐个分析的方式。同时,在安排好垂直运输结构后横向地插入设计和建筑布局,也得符合单元式幕墙的特点。插入位置应与单元式幕墙收敛点的重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没有预留空间的情况下建筑施工过程中将导致塔式起重机和施工升降机占用空间不够而组件安装失败,同样也可以理解为增大了组装的难度。
(二)垂直运输设备选择
单元式幕墙施工在运输设备方面主要的选择是起重机和塔式起重机悬挂单轨吊车。其中相对于塔式起重机来说起重机和悬挂单轨吊车更为经济实惠,当然前者也有优点,首先它既服务与建筑幕墙工程同样也为整个建设项目服务,而缺点是它的运输成本高,升降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大,并不适用于高层单元式幕墙建筑工程。从综合方面考虑,虽然起重机和悬挂单轨吊车不能满足于单一建筑幕墙对三维功能的要求,但对于总体来讲比塔式起重机更适用。
四、建筑工程中单元式的幕墙施工技术应用
(一)单元幕墙板块起重人员建立运输
在板块的存放过程中有对应的工作人员负责,在运输清洁方面设置一组人员负责,起吊方面也由一组工作人员单独负责,若出现特定情况则安排辅助的人员在吊车所处层进行辅助工作,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平面移动吊车。不同的工作层有着不同的工作人员,例如:中间层的工作人员负责防止板块与楼体之间的碰撞,安装层的人员则负责单元板块的反转以及安装复制工作。板块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也有有具体保障,在板块运输至楼层边缘时,工作人员驾驶专用的两个为一组的吊车固定板块缓慢吊起,为使板块适应摇摆幅度以及扬起的运动,需让前吊车撤去,后面吊车依旧前行。
(二)板升降
一般的建筑工程单元幕墙技术的基础以及前提是板块运动。为了充分加强员工工作的高效性,加强实际工作过程中移动起重机对员工实施动态化监控效率。同样不同被忽视的是单元板,施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于单元板的监控也应到位,员工的存储层也应该选择工作协调科学促进吊架是合理的。
(三)板块的翻转和插接
对于板块的翻转与插接方面则有着专门的人员负责,在翻转过程中的200mm为单元板与转接高度的一个节点,在这个节点上安装层的人员对板块下达翻转的命令,而这时上一层的人员在插接完成后板块在左右暗缝的尺寸被控制的情况下负责单元体挂件与转接体的对接工作,安装层的人员还负责上下板块的查插接任务。
(四)板的调整
在建筑幕墙施工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便是板的调整。施工人员在板对接的地方为实现横向的微调使用微调机构并巧妙应用水平和垂直安装的原理对组件进行压力连接,这样不仅能抑制板的提升还能对吊坠与适配器间进行保护。这相对于单元板本身来说则是先在一部分调整完成之后再连接和锁定吊坠以及适配器,这一部分调整为:1.对幕墙面板的检查与调整;2、方向高度的调整通过水平调整螺栓来完成。
(四)收口的处理
对于单元幕墙施工来说,预埋件的收敛好坏同样也决定着整体质量的好坏 故以下几点在收敛中应格外注意:1、所有的建筑对于防腐这个问题都是重视的,单元建筑幕墙的预埋件也不例外。为确定预埋件正常使用,工作人员持有严谨的态度对待使用预埋件的数量位置以及方式这个问题。2.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最后一个幕墙很难塞进去,这是结构所产生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有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是:直接密封板的两边,一方面收敛时比之未密封前简单许多,另一方面也确保了防水性和气密性。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建筑领域对于施工技术要求的不断提升,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建筑工程发展的实际需求,构建稳定的幕墙施工技术在建筑领域被广泛引用归功于它的优点众多,在防渗透的同时也能有效地防止空气的进入,能够最大化实现建筑工程中质量的进一步优化,不仅这样,如若施工人员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加强新型技术以及施工环境的分析。此外,建筑企业应该重视过程化的监督管理控制,进行相应的收口处理以及单元幕墙施工模式的进一步优化。凭借着它工业化程度非常高的有点能最大程度上提高单元幕墙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永范. 刍议建筑工程中单元式幕墙施工技术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3):94-95.
[2]郭鹏. 建筑单元式幕墙施工工艺的相关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17(22):60-61.
[3]梁少宁. 基于BIM的幕墙工程集成化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5.
[4]王雷,汤浩东. 单元式幕墙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有效应用[J]. 居舍,2018(26):88.
[5]李惠新. 建筑工程中单元式幕墙施工技术若干思考[J]. 福建建材,2016(01):72-74.
论文作者:欧阳吉兴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幕墙论文; 单元论文; 预埋件论文; 板块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