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城创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88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空气污染进一步恶化,噪声污染问题频繁发生。因此,为了解决交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必须重新思考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将绿色交通的概念融入城市交通规划中。实现城市交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绿色交通理念;城市交通规划;方法
1绿色交通理念分析
绿色交通理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时,ChrisBradshaw提出了这一理念。该学者将绿色交通工具按照优先等级的方式进行排序,在排序过程中,级别最高的是一些步行、或者是自行车等方式。这些方面之所以被称之为最高级的交通工具,就是因为这些方式不仅实现了绿色环保,而且还能够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能源完成出行,比如人力、太阳能等。紧接着,就是人们日常出行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些交通工具,比如公共交通、共乘车等。而级别最低的则是一些单人驾驶的私家车,近年来,由于我国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所以私家车的数量也与日俱增。在针对绿色交通理念进行分析的时候,不仅要将重点放在出行方式的整个能源消耗占比上,而且还要涉及到一些其他方面的内容,比如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等。绿色交通其实是指一些利用低污染的交通运输工具,这些工具同样可以完成社会经济活动。绿色交通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具有协和性特征的交通方式,与环境、社会以及各种不同资源、能源的整体发展和利用具有密切联系。
2绿色交通规划的流程
交通规划流程如下所示:①对交通分析进行划分,做好交通生成和吸引量的预测,做好交通分布的预测,结合通道的划分情况得出各个通道特征年的运输量,继而对各个通道特征年的运输需求能力进行有效确定。②根据交通路段所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对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在此基础上对各个运输通道的交通结构发展目标进行合理确定,之后将其作为基础得出通道方式的划分,对各个通道内不同方式的需求能力进行有效确定。③将各个通道内不同方式的需求能力作为主要依据,根据通道内各个路径建设环境的约束要求进行科学的交通配置。④设定路阻函数,在针对各个交通路径的政策、技术和费率参数进行调整之后,对交通进行合理分配,确定各个通道特征年的各个路径需求能力。⑤在交通分配之后,对通道内的各方式是否满足发展要求进行判断,若是不符合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目标,就需要重新回到第四步骤,反之可以进入下一步骤。⑥对交通规划方案进行有效的生态评价,若是不符合要求就要重回第三步骤,反之可以确定交通规划方案的结束,将其作为交通运输建设的主要依据。
3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城市交通规划方法
3.1交通用地综合利用进一步绿色化
充分利用国家对交通特别是支持铁路建设推行土地综合开发的政策红利,进一步植入绿色交通概念,使交通用地进一步增值,实现效益最大化。对于大型城市交通枢纽综合体,需充分结合城市景观和城市特点,设计合理的绿色景观。对于如何把握合理的绿色景观,关键在于城市交通综合体周边商圈的人群结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处于商业化程度高、文化底蕴浓厚的大城市交通综合体,以大气、雅致、舒适感强的设计理念为主,以有效提升商业价值,进一步促进土地综合开发;若处于以休闲娱乐,旅游为主的大城市交通综合体,以优美、当地特色突出的设计理念为主,以有效提升城市特点,进一步提升客运量,也助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实现双赢。对于一般性交通运输站,由于其数量多和分布广,需利用其客流总量大的优势和辐射面广的特点,让环保理念进一步普及,最后深入人心。但由于一般性车站其数量多分布广,需进行进一步的市场细分。对位于经济发达区域的一般性车站,其周边用地的综合开发,一般零售业较为发达,因推行垃圾分类等要求较高环保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提高发达地区市民的环保意识,引领其他区域交通规划往更高更好的绿色交通发展。对位于乡镇和偏远地区的车站,需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和当地自然环境,车站周边用地规划需结合当地经济作物和自然生态情况,可发展合适的苗圃经济,即增加了货运量,又充分发挥了交通的便利性,又增加了绿化面积美化了环境,提质增效,实现双赢。
3.2公交优先系统
第一,对公交专用车道的设计规划。现在很多城市已经设有公交专用车道,即在公路中划出一部分区域仅提供给公交车行驶使用,这一方面提升了公交车辆的运行效率缓解了道路交通的压力,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的促使更多的人放弃私家车辆驾驶而选择公共交通。第二,对公交车停靠站台进行设计建设,逐步推广港湾式停靠站台和双站台式停靠站台的设计,具体实行过程中如果是旧有道路则通过改造将现有的非港湾式站台改造成港湾式停靠站台,如果是新建公路则应该在次干道以上道路上均设置港湾式停靠站。对于公交车线路种类众多,车行量较大的公路可以实行双站台停靠方式进行停靠。以上这两种站台停靠方式都能够使公交车停靠对道路运行造成影响的程度降为最低,缓解高峰时期道路拥堵问题。第三,大力发展城市快速公交系统。快速公交系统经常被人们称作“地面上的地铁”,其具有容量大、灵活度高、运行速度快以及安全舒适的特点,因此修建新型的快速公交系统也是推进城市公交系统发展的有效措施。
3.3合理规划自行车车道慢行系统
自行车是理想的绿色车辆。合理使用自行车是有效缓解交通压力,解决城市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在城市交通规划中一直对自行车道的建设缺乏考量。要实现绿色交通,有效缓解交通压力,首先要改变观念,制定自行车道发展战略,明确自行车在交通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积极打造自行车道,提高自行车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平稳性。注重以公共交通枢纽站为核心,形成友好的慢行通道,引导居民采用慢行及慢行接驳公交。注重慢行交通的路权分配,改变以往城市道路设计中以车为本的方式,按照“行人>骑车人>公交乘客>汽车驾驶人”的优先级原则重新分配路权,对步行道、自行车道、公交专用道、机动车道等进行协调设计。
3.4加大公共停车场建设力度、缓解停车供需矛盾
首先,按照“堵疏结合、建管并举”的原则,结合重大基础设施完善、棚户区改造、绿地、广场、学校等项目建设,加强公共停车场规划建设,逐步达成“新区满足需求,老区得到缓解”的静态停车目标。其次,要加强对现有停车场充分利用的监督管理。未经授权占用公共停车场的建筑物,应当在限期内拆除,尽快恢复原有的停车功能。同时,要高度重视停车场的长远规划。根据可持续交通的理念,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时,城市停车场的发展规划也应齐头并进,科学合理考虑城市预留停车用地,适当调整停车指标,合理设计停车设施结构,合理安排公共停车场。最后,鉴于目前城市车辆停放管理机制的不足,建议未来将建立全市权威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各种停车设施的法规,规定和价格,统一管理和合理分配道路内外的停车设施,并充分利用宏观和微观实现方法,科学有效地管理停车。
4结束语
综上,绿色交通系统理念在规划和实践过程中,为了保证该理念得到有效落实,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在保证能够满足现代人日常出行需求的同时,能够利用公共服务中心分级设置的方式,实现慢行系统的利用。这样不仅能够真正体现出绿色环保的交通系统运作模式,而且还能够保证实现公共资源科学合理的分配和利用。
参考文献
[1]林敏,张江波,何乐平.交通网络建设机制及绿色交通规划初探—以四川秦巴山区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6,3304:88-93.
[2]吴昊灵,袁振洲,田钧方,李慧轩.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生态新区交通规划与实践[J].城市发展研究,2014,2102:106-111.
[3]李炯.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中小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体系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7.
论文作者:徐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交通论文; 城市交通论文; 理念论文; 方式论文; 通道论文; 公交论文; 城市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