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183;创新#183;竞争: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分析_能力素质论文

适应#183;创新#183;竞争: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分析_能力素质论文

适应#183;创新#183;竞争——构建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竞争论文,人才培养模式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正向我们走来。面临世纪之交,高等教育的改革,特别是为满足21世纪对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成为世界各国高教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教育从来受制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同时又服务于并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如何适应21世纪的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高等教育又如何以自身的发展和变化去推动、影响未来社会的进步,不能不引起各国高教界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处于经济体制正在发生重大变革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任务就更为突出了。本文试图从分析未来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挑战出发,提出适应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基本素质,并对如何培养具有这些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进行初步探析,以期对构建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讨论有所裨益。

一、高等教育正面临21世纪社会的严峻挑战

当前,我们正面临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的时代,高等教育正面对时代所提出的严峻挑战。

在政治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随着前苏联和东欧的解体,西方已经把斗争的矛头集中指向社会主义的中国,实行“西化”、“分化”的反华方针,演变与反演变、遏制与反遏制的斗争呈现出更加复杂的态势。坚持走邓小平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把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振兴建立在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之上,已成为当前及今后全国各行各业尤其是教育界不可动摇和松懈的重大任务。

在世界各国经济得到不同程度发展的同时,统一的世界市场正在形成和发展,全球范围内日益加剧的经济竞争已经出现在人们面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全球化的趋势也日益加强,金融资本、技术、信息和物质资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滚动和转移,唯一不能流通的是一个国家的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此外,知识日益成为使货物和服务增值的主要构成因素,国家的财富也越来越依靠其人民掌握的知识和技术。一些发达国家早些年在从土地中开掘资源的时代里是一个富国,但在进入从人的头脑中开发资源的时代时,不少又变成了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个事实说明,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有压倒一切的理由要求更加注意下一代合格的科技人员的培养。中国正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时期,社会各方面包括高等教育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在人才培养上,从思想观念到素质、质量以至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出现了要彻底消除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创建新的人才培养格局的强烈要求。

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呈现出加速发展和急剧变化的态势。各学科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单独研究和以分化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时期之后,已进入了一个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发展时期,边缘学科、交叉学科表现出了巨大的生命力。有人预言,21世纪将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性融合的时代,科学与技术更加接近,各科技领域之间产生共鸣和共振的频率急剧增长,随时可能产生爆炸性的冲击波以及随之而来的综合效果。显然,这对要在新的世纪担负起发展科技重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世纪,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利剑的作用将表现得更加充分:它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能由科技本身克服的弊端。如大气变化、臭氧层被破坏、酸雨、核污染、水污染、耕地减少、动植物物种灭绝、森林被毁、人口急剧增长等等。它们对社会生存发展构成的严重威胁,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检讨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既有科技方面的重任,更突出了对下一世纪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全球合作”等正是从全人类利益出发对教育提出的跨世纪要求。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地球正在变小,犹如村庄一样。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东西方文化之间正以空前的规模进行交流、撞击和融合,各民族都面临着一个正确对待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都存在着一个如何在坚持发扬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充分注意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为提高本民族素质服务的问题。其中,充分认识西方文化中没落、腐朽、颓废的东西,警惕其对本国人民、特别是对青少年的腐蚀与毒害,并坚决加以抵制,是在当今世界思想文化处于前所未有的大交流、大沟通时代的突出任务。在此更值得一提的是,世界范围内经济、科技一体化的发展,使得贩毒、走私、抢动、黑社会等各种犯罪行为越来越带有国际性,这也成为国际合作越来越重要的动因之一。要解决这些问题,对教育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正如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会议主题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工业化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损人利己动机的驱使,对为社会服务和树立对社会利益的责任感越来越没有兴趣,恢复具有早期时代特征的关心价值观势在必需。

上述种种状况表明,21世纪的高等教育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可以说“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也可以说“今天的教育,明天的文化,后天的精神”。而培养人才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教育的竞争。

二、跨世纪人才的基本素质

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和日益严峻的挑战,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更高了。虽然我们可以罗列出许多涉及各方面的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但我认为,适应、创新和竞争应该是对跨世纪人才素质的最基本的要求。

首先是主动适应。适应社会的需要一直是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但是,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能满足21世纪所提出的各种要求的人才,而且还要求他们具有主动适应未来社会的素质。主动适应和被动满足有着很大的区别。教育不仅具有为社会服务的一面,更应有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功能。能主动适应社会的人才就是能站到社会的前面、引导社会向正确的方向前进,这应该是培养跨世纪人才所追求的目标。所谓主动适应就是面对纷繁复杂、竞争多变的未来社会,善于抓住机遇,追踪、占领科技发展的前沿;具有迅速适应变化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在预见重大发展趋势及其影响的能力,并能根据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及时作出正确决策,求得自身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还应具备主动驾驭市场、主导市场的能力。

第二是敢于创新。创新应该是未来社会人才素质的主要特征。在当今社会中,各种知识的老化期大为提前,人的技能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迅速淘汰。仅在90年代,美国的经济至少创造了4000万个就业机会,其中40%以上分布在软件、计算机、电信、医疗保健和药品等行业,与此同时,大约3000万个就业机会消失了。面对变化多端、难以预测的未来社会,要求人们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进行自我思考,主动作出判断并采取行动,即应具备较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这种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创新精神。有的人把这种创造性誉为“今后急剧变化的社会里的‘生存能力’”。在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一些专家、学者曾尖锐地指出,在激烈竞争的信息社会里,不创新就死亡。新加坡总理吴作栋1996年9 月发起了一场提高学生思维的运动,他说:“与过去任何时候相比,我们能否成功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人民的适应性和创造性。”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素质的人才会具有开拓能力,才有可能成为科技领域中的帅才。这也是我们未来的教育能否培养出出类拔萃的大师级人才的关键。

显然,适应和创新将是21世纪人才培养领域中需要高高扬起的旗帜,培养适应性和创造性人才应该是跨世纪教育的主要目标。

第三是善于竞争。除适应性和创造性以外,这里还对21世纪的人才提出一个善于竞争的基本素质。这主要是针对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这一特定历史时期而提出来的,也是经济竞争国际化、全球化势头日益加剧的现实需要。计划经济体制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明显的“计划”烙印,一个人的入学、专业、学习、就业和未来几十年的工作无不由“计划”来安排,个人唯一的选择就是服从,人变成了“计划”安排下的驯服“工具”,没有选择,没有创新,当然也就没有竞争,学生中不仅缺乏竞争意识,更缺乏对竞争失败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21世纪的社会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竞争势将愈加激烈,并且会表现在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没有竞争意识的人不可能主动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也不可能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因此,要使培养的人才勇于竞争、善于竞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正确对待竞争中不可避免的成败与胜负,并能正确运用竞争的策略与手段。

三、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

为了培养符合未来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必须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彻底消除计划经济体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留下的深刻影响和烙印。当然,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变革为先导,即应以符合21世纪教育需要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指导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建立起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

大学教育由古代人文教育阶段进行入近现代的科学教育阶段,西方有近200年、中国也有近100年的历史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及由科技发展带来的许多并非科技本身所能解决的社会问题影响的加剧,迫使人们不得不考虑加速高等教育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阶段过渡。

一位学者在《什么是诺贝尔遗嘱的真正精神——致诺贝尔奖金委员会的公开信》中谈到了“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他说:“事实证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除了同物质财富增长的幅度呈正相关之外,同科学技术的军事化、各种社会危机的严重性以及地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与污染等等也是正相关的”。“20世纪的历史向世人昭示:人类的科学事业必须极大地增加人的内容,要用人文精神去弥合理智与情感的割裂,使科学永远为造福人类、优化人类的生存状态而发展,资助科学和奖励科学家只能以造福人类这个根本的、永恒的宗旨为准则”。

有的文章指出:“部分理工科学生走入社会之后,没有独立的思想,没有个性,没有激情,没有灵气,没有诗意,没有想象力,没有文化上的厚重感,没有起码的社会知识和人际交往体验,有的只是一点狭窄的专业知识”。这与跨世纪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相比实在是相差太远了。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而当前首先要重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为此,要从教育思想上把过去单纯以培养学生“做事”为主的模式转变到既培养学生“做事”,又培养学生“做人”的格局上来。就人才素质的整体而言,“做人”比“做事”处在更为基础、更为主导的位置上。近几年在高校开展的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反映了这一转变的趋势。可以说,大学从过去的专业教育模式转到素质教育轨道的大趋势,不仅是教育思想和观念转变的主要标志之一,更是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

必须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融入素质教育的思想,素质教育的凑效不能单纯依靠教学计划的安排,要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不仅仅是增加几门课、听几次讲座所能解决问题的,要抓“发展”,抓“内化”,要倡导广大教职工以素质教育的思想为指导把自己的工作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密切结合起来。大学生也要把塑造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作为在大学阶段的奋斗目标。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协作精神,要使大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做人,学会包容他人,理解他人。在21世纪,单枪匹马、孤军奋战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协作将是科技界人士共同遵守的信条,缺乏这一精神的人,即使学识再高,才干再出众,也不可能在科技上有所作为,最终必然会被时代所抛弃。

要把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到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方法、第二课堂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中去,指导教学过程的实施。这里,要十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让中华文化的精髓——爱国主义与骨气——深深扎入新一代大学生的脑海中,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维护正气和操守以及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中的重要作用。

2.着力于学科(专业)综合化,不断拓宽专业口径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要求大学致力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人才。正如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指出的,“在科学发展上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是各种已建立起来的部分之间被忽视的无人区,……到科学地图上这些空白地区去作适当的查勘工作,只能由这样一群科学家来担任,他们每人都是自己领域中的专家,但每人对他邻近的领域都有十分正确的熟练的知识。”

自80年代以来,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向之一——“回归工程”也是这种发展的一个有力的例证。他们强调要把高等工程教育从只重视工程科学转变到更多地重视工程背景上来,不能只让学生学习一些工程科学的理论和知识,还应让学生接触复杂的工程系统及其管理。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系统和背景的作用日益突出,只有让学生的知识建立在了解大的工程背景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使他们站得更高,超越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技术问题,从宏观上、整体上来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未来的科学家、工程师们真正建立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综合考虑用户的愿望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和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主动驾驭事物的发展,尽可能避免发生由科技高度发展带来的本身不可克服的种种弊端,以保证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实施能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上。

推进学科(专业)综合化的具体措施之一是减少专业种数,拓宽专业口径。近几年来,在国家教委的正确决策和具体引导下,精减专业种数、拓宽专业口径的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研究生专业目录的修订工作业已完成,扩大了一级学科的数量, 而二级学科则由原来的600多种减少到379种,减少近40%;我国将于1998 年上半年正式颁布普通高校本科基本专业目录,专业总数将由原来的500多种减少到250个左右;工科专业将在原来的150余种的基础上减少60%左右。学科、 专业结构的调整,使宽口径复合型人才培养落到了实处,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大步骤,对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3.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加宽基础,倡导课程综合化

增加基础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设置综合化课程是当今世界各国高校在课程设置改革方面的总的趋势。创造力来源于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缜密而敏捷的思维。现在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又在飞速发展,大学应当把最基础的、尽可能广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要增加通才教育的份额,注重学科间的交叉。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培育和建立,就需要大量的既懂技术、又懂经济管理和法律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在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中必须防止急功近利的做法,基础不扎实,不可能有后劲,更不可能造就尖端人才。日本教育家强调“没有综合化就不可能产生伟大的文化和伟大的人物”。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基础课和基础技术课已占总课时的85%,主修理工的学生必须学习包括人文、艺术在内的8门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约占总课时的20%; 主修文科的学生必须学习占学位课程16.5%的自然科学课程。

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重要的一环是课程的重组和整合,要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重新审视原有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因为原来的课程体系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它以“岗位”为目标,强调“专业对口”,强调“技术教育”,强调“做事”,整个培养方案体现的是继承性教育的思想。各门课程以自己的学科为核心,片面追求所谓本学科的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内容过于具体,细节越讲越多,内容的安排追求“天衣无缝”。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课程之间的重复、割裂十分突出,甚至在一些基础课中出现讲授的内容并不一定是“基础”的情况,学生得到的只是一门门具体课程知识的堆砌,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在整个培养方案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因此,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贯彻“做事”教育与“做人”教育相结合的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为主要目标,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进行重组和整合,设计出合理的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是非常关键的。在这个过程中,基础课程应该把真正是基础性的内容提炼出来,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要考虑把哪些最必要的知识教给学生,既能保证传授最基础的内容,又可腾出适当的时间使学生有可能充实新的知识。课程设置应以系列课程为单元来考虑,每个系列课程都应该在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提出综合的要求;要增设综合性课程,增设体现拓宽知识面,加强工程背景(对工科而言)和系统方面教育的课程;还可在高年级增设一些无须讲授的课程,训练学生自己钻研教材,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以达到课程的学习要求。这种课程应以具体内容为载体,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即它应该是一种方法性训练的课程。

4.跨世纪人才的培养要十分注重实践

实践不仅能出真知,而且能让学生经历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践直至获得成功。这对于人才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为此,要尽可能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动手中体会到真知灼见。这种实践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掌握某一领域的知识而且能学得非常扎实、深透,并能使学生经历一次方法论的教育。

有的学者认为,实践、理论修养和计算机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知识结构,缺一不可。而实践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对于工程方面的人才来说,“真正富有挑战意味的题目往往就来自实践,敢不敢面对实践提出的难点并加以解决,这才是真正的水平。”事实上,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真正明白什么叫探索,什么叫前进,那是一个不断经历失败的过程,没有实践的洗礼,便不可能使21世纪的人才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高昂不屈的进取精神。

为了加强对跨世纪人才的实践训练,应该在培养方案中根据教学进程分段设置综合性的实践环节,把本来分散在几门课中的实验、设计等环节通过一个合适的内容组合起来,串接起来,尽量给学生创设一种综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情景。从许多学校的实施情况看,这类实践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成功欲,也让学生有机会体会到什么是失败,失败了该怎么办。在这种实践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对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和激励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构建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涉及的问题还有不少,比如教学方法的改革、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加重视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等等。但上述四个方面的改革是其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提出这些改革是社会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而实现这些改革,一方面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丰富改革的成果;另一方面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倡导和支持,包括制订鼓励和推进这些改革的相关政策和具体措施。

标签:;  ;  ;  ;  ;  ;  

适应#183;创新#183;竞争: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分析_能力素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