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和经济的促进下,我国农村生活质量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于现阶段我国的基层畜牧养殖业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是以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方面组织的相关活动。但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改变和更新,对基层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基于此,通过研究和分析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和相关对策,以便基层畜牧养殖业能够高效快速发展,同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关键词:我国基层;畜牧养殖现状;分析
1 导言
随着农业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大规模、集约化的畜牧养殖生产模式逐渐取代了以往小规模、分散养殖的模式,因此基层畜牧养殖的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是决定我国未来畜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基层畜牧养殖人员受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养殖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只有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2 畜牧养殖现状分析
2.1 畜牧养殖小区建设不规范
我国的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也就是短短的30多年。目前主要是以小规模散养户为主的养殖模式,其中只有少数的养殖企业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养殖。由于畜牧养殖小区的建设没有形成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养殖小区的建设一般都是图方便实惠随便一建,不仅在选址上面不合理,建筑上不合格,同时还存在为了节约成本而最大化的利用空间。这样不仅污染环境,还不利于疫病的发现和防止,更严重的是直接威胁到人民的身体健康。
2.2 养殖户的防疫意识淡薄
养殖户的防疫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如下:首先,没有意识到消毒对防止疫情的重要性。其次,对防疫的方法和方式不重视,有些养殖户不对牲畜免疫接种,以前一些老的防疫方法还在一直沿用。对因疫情感染而死的牲畜随地乱扔,不进行掩埋等最基本的处理。一旦有牲畜发生疫情,不仅会感染所有的牲畜群体,还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2.3 养殖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偏低
建国以来,由于我国对农业畜牧养殖业的扶持力度不够,重视程度不高,严重打击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走向城市,离开土地,奔向大都市。这样导致了大量人才的流失,同时我国的畜牧养殖业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专业的养殖技术人员严重稀缺。
2.4 技术研究与推广不力
一些老式传统的畜牧养殖技术目前已经完全跟不上现代化的畜牧养殖要求了,虽然我国畜牧养殖方面的科技研究工作一直很受重视,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科技研究成果转化率不高,许多畜产品培育技术的利用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与畜牧业资源有效利用,严重影响畜牧养殖业的成长和发展。
2.5 防疫检疫工作不规范
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工作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防疫检疫工作不规范,防疫检疫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是很多养殖户仅靠自身经验进行防疫检疫,导致问题频发。具体而言,防疫检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疾病防控体系有待健全。养殖户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疾病防疫检疫工作侧重治疗、疏于预防,导致防疫检疫效果差;其次,对动物病情的分析不准确,用药不合理。很多养殖户、基层兽医为了提高动物的存活率,会大量应用兽药、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等,导致畜禽产品体内药物残留严重;最后,一些养殖户无视国家休药期的规定,长时间、不规范应用各类药物,甚至在出栏前一天还在用药,直接影响到畜禽产品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提高基层畜牧养殖管理效率的策略
针对上述畜牧养殖管理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管理效率及管理效果:
3.1 对引种进行严格的把关,提高品种质量
科学合理的引种关系着整个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前景,所以养殖户要在正规的场所利用科学的操作手段进行引种,切忌从疫区引种。有必要到实地进行一番考察,了解当地的具体情况,仔细挑选,如果能够聘请有丰富经验的养殖户或动物专家帮忙挑选,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品种质量。如在引进鸡幼苗时,可以从羽毛颜色、体质量、神态等方面进行选择,羽毛成棕红色或金黄色说明鸡苗有较强的抵抗力,容易成活;质量相对大的鸡苗表明它比较健康;有的鸡苗眼睛有神,羽毛光滑艳丽说明没有疾病,可以引进。引种结束后,要先对引进的幼苗做好消毒处理,并且观察一段时间,确定无不良反应在进行混养。
3.2 科学制定饲养管理规程
饲养过程中要有意识的丰富饲料品种,以满足各种畜禽动物的生长发育所需,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在降低饲养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养殖效益,采用标准化的饲养管理模式,在条件允许、有必要的情况下建立投入品登记制度,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配制饲料,保证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喂养计划,根据畜禽每天的消耗量、具体的生长阶段供应饲料,保证饲喂的营养及数量。此外,还要注意饲料中畜药物安全问题,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合理添加饲料添加剂,避免超标或剂量不足的问题。
3.3 规范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提前做好动物疫病防范工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对免疫抗体进行跟踪检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规范、科学的免疫程序,注意免疫程序的可操作性,以提高畜禽免疫工作的实际效果。具体而言,规范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接种疫苗,接种方法、使用剂量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使用,最大程度上保证免疫质量。其次,避免兽药滥用。结合疫病发生的实际情况在详细了解疫苗自身功效的基础上进行接种免疫,如养殖人员缺乏专业技术则请兽医诊断后再合理用药,避免用药的盲目性。最后,加强饲养环境的管理。如饲养环境脏乱差则会影响动物的免疫能力,因此要加强饲养场所的清洁消毒工作,发现病畜病禽要迅速隔离,以免疫情扩大;疫病死亡的畜禽要深埋或焚烧处理。
3.4 培养专业的养殖人员并且加强人员管理
专业的人才队伍是提高产业发展的有效保证。从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富有创造性的专业养殖人员是养殖场主需要深入斟酌的问题。创造出培养人才的优良环境,尊重并且关注人才的培养程度,培养创新发展的优质人才。人们普遍认为,动物养殖工作简单易操作,任何一个人都能够胜任,导致许多高素质人员不愿意从事动物养殖工作。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养殖还是具有一定的学问和难度。非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即使遇到养殖中常见的问题也不知该怎么处理,对养殖业产生了不必要的损失。对此,养殖场必须加强规范人员管理,尤其是技术人员的管理。正常情况下,养殖场是要有专门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利用股份制聘请技术人员入股经营。畜牧技术人员要保证引种质量,做好相关的战略规划,保证畜牧养殖业的健康稳定。
4 结语
我国基层畜牧养殖业管理还存在着前期引种工作不到位,导致畜牧业发展迟缓、动物缺乏营养,喂养比较单一、不正规使用兽药,严重威胁畜产品的安全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对引种进行严格的把关,提高品种质量;创新管理理念,加强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做好动物防范免疫工作;培养专业的养殖人员并且加强人员管理等方面入手,提高对基层畜牧养殖业的管理,保证基层畜牧养殖业长久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余祯彥.论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J].甘肃畜牧兽医,2016,(23):17+20.
[2]罗晓英.如何发挥基层畜牧兽医的重要作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5,(19):72.
[3]谢斌华.基层畜牧养殖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南方农业,2015,(21):199+201.
[4]马永超.小型畜牧养殖企业的发展[J].北京农业,2013,(18):107.
论文作者:胡游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基层论文; 养殖户论文; 防疫论文; 工作论文; 免疫论文; 畜牧养殖业论文; 动物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