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管理模式的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专业课程论文,管理模式论文,高师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回日期:2006-03-26
中图分类号:G8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332(2006)03-0110-03
1 高师体育专业现行的课程管理模式的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性特征,决定了其教育教学应当贴近中小学体育实践,特别是一些定位于为中小学培养体育师资的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更应当转变教育思想,从我国中小学实际出发,拓宽专业口径,充分发挥传统专业的潜力,培养宽基础、高素质、专业性强、适应广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复合型师资[1]。随着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对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等师范教育近年改革不断深化,课程设置改革力度很大,教学的针对性明显增强,为基础教育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师资保证。然而,几十年一贯制的陈旧的专业课程管理机制是当前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一个瓶颈问题,而且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场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
1.1 教研室设置问题突出
教研室是高校教学、科研和课程管理的基本单位,是学科建设中学科资源开发和配置的重点,教研室的设置在学科发展的布局中发挥关键作用。 教研室设置的改革应当与课程体系改革同步进行,否则难使课程体系改革顺利推进。
现行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管理机构设置,存在结构性缺陷(如图1),各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研室普遍设置为:理论教研室、田径教研室、体操教研室、球类教研室、武术教研室等(有的略有名称上的变化)。 这种设置存在分类学的错误,即在二位课程类上设理论教研室,与之并列的是四个四位课程,分设四个教研室。 以运动项目特征为主要依据的分类,是传统体育教学思想和陈旧的人才培养观的体现,是学科中心的思想指导下,偏重专业逻辑的产物。 这虽在当时传统的体育教材竞技化、成人化的为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新课程标准实施后,中小学体育健康课程由过去的“竞技教育”和“体质教育”向“身、心、社”整体健康为主要目标的方向发展,并由此引起了教学内容、方法、任务等一系列根本变化,这种设置已经显现出不适应当前基础教育体育师资培养的形势和体育专业课程管理的要求,难以发挥学科教研机构在教学科研中的应有的作用。
图1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
设置上的偏颇,使教学资源难以合理配置 一些教育发达国家体育教育学科课程与术科课程比例和当前我国师范院校体育专业课程改革趋势是学科课程比例逐渐增大[2~3]。 田径、体操、球类等同属于运动实践和方法课程群,而与此相并列的课程群还有运动科学、教育科学和其它附加选修课程等。 按照这种趋势,现行设置方案术科教研室和学科教研室设置的比例严重失调,而当今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学科和术科课程比例已发生了大的变化,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下简称《课程方案》)中的专业学科类课程学时增加了,与97课程方案相比较,所占的比例上升了5.6%;专业术科类课程为666学时,比过去的减少了144学时;同时二者占专业总学时的比例也由过去的4.5∶5.5变为5∶5[4]。 特别是从目前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实际来看,竞技教材仅占较小的一部分,如果把学科的中层教研管理资源集中在运动技术一类课程上,这显然是顾此失彼,完全不恰当的,不利于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
分类逻辑方面错误,导致专业新设课程简单挂靠不利于课程管理 传统的教研室设置方案不符合分类学意义,把体育学科课程分为一个教研室(体育理论),也有分为两个教研室(体育人文和运动人体),教研室管理若干课程,而把术科分为若干课程并直接在课程上设置为教研室,即出现了类属并列和划分不完全的错误分类现象。 一些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应掌握的重要知识内容,如:学校体育、训练理论、健康教育、体育运动心理学等只能勉强挂放在一个教研室(体育人文)得不到应有的建设。 在中小学体育课程中大量的综合性的锻炼手段、教学内容因运动专项特征不明显却又不能准确地归口,难以得到应有的开发和利用,不可能转化成学生知识,影响了师范专业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传统课程体制易把办学思维禁锢在传统模式下 由于机构设置的不合理,使各项改革方案与意见总是难脱专业机制影响,思维围着传统框架转,易出现各教研室搞平衡,搞本位的现象,思路活不起来,观念更新不了,该砍的学时砍不了,该增加的课程没有机构依托,增加不了。 各项改革难以到位。
过分突出了课程的项目特征,不符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加强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成为高校发展的重点,但现行的教研室设置,项目条块分割明显,教学内容各自成体系,难以融合,横向联系缺乏机构保证,使教学的系统性较差。 术科课程建设的初衷往往与结果不一致,出现个别术科教研室越发展壮大,越脱离中小学教学实际,不符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1.2 课程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当前我国高师课程管理制度上大多只能实行学年学分制,这当然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目前许多学校实行完全的学分制条件还不成熟,但完全的学分制是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方向,是培养素质复合型教师的内在要求,进行课程管理机制的改革,将对推进完全学分制奠定基础。
2 高师体育专业课程管理模式改革的建议
2.1 教学型或教学科研型院校教研室应在课程群基础上进行设置
教研室具有实施课程管理、科研、教学育人等三位一体的功能,高校教研室构成可以有多种方式,也可以侧重某个方面,但作为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特别是教学科研型的院校,在对教研室构成的依据方面应该侧重教学和课程管理,必须面向中小学教育改革方向,这样有利于学科建设和开展教学和研究活动,提高育人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
在课程群上设置教研室,而不能在课程上,更不能以运动项目命名。 课程群是具有共同特征的课程的集合。“合理的课程体系构成趋向于由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的课程群构成”[3]。 高师体育专业教研室的设置应当以课程群管理为主,便于教学内容的融合和系统化,也有益于师资管理和科学研究。根据《课程方案》可以把体育教育专业具有共同特征的课程归为以下几个课程群: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及运动训练理论、体育锻炼方法和运动训练、传统和地方性运动项目,并在这些课程群上建立相应的教研室进行管理。这样能有效地避免以上分析中提到的传统设置的问题,并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校内课程管理体系更加完整,结构更加合理 教研室下属各课程组,如体育锻炼方法和运动训练下设田径和户外运动、学校体操、球类和游戏等教研组,体育教育学科形成课程组、教研室和院系三级课程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能。
能较好地解决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中遇到的新问题 《课程方案》中所涉的各类课程能按属性和特征在相应的教研室进行分类管理,《课程方案》突出强调的顶点课程和强化学生实践教育等问题均可放在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教研室并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有效地实施。
有利于整合力量提升教学水平,实现科研攻关策略 教研室有明确的目标和研究方向,能较好地根据教学、科研需要建设师资队伍,并形成团队开展教学和科研攻关,提升业务水平,实现科研攻关。
突出了师范性,提高人才培养的竞争力 我国体育师资主要是由全国各大体育学院和高师体育院系培养,目前综合性院校也纷纷创建体育专业,竞争日益激烈。 高师体育专业的优势在于其师范性,而不在于体育的“专业性”。 因此不应按“体院模式”设置教研室,应准确定位建立符合中小学体育教育实际的教学管理机构和制度,一定能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占剧优势,发挥应有的作用。
2.2 体育教育专业应率先实现由学年学分制向完全学分制的过渡
体育在学校育人中的重要地位和中小学校体育实践改革飞速发展,使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高等师范院校的紧迫任务。 同时,学校体育工作的实践性特征也对当前人才培养制度提出更大的挑战。 《课程方案》中要求,普通高校本科体育专业要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重创新的复合性人才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4],而实践告诉我们,这些在整齐划一的学年制管理体制下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灵活、富有弹性的教学管理体制——完全学分制,以激励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