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科技开发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等学校(特别是高等工程院校)开展科技开发工作是教育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它是高校贯彻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方针的有效措施,也是高校建立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新体制的有效途径。
科技开发工作对大多数高校来说虽然已不是新事物,但由于学校内部与外部环境的运行机制都尚不健全,阻力与困难都较大。对于科技开发工作还处于刚起步的多数高校来说,目前应致力于依靠自己的力量,着手建立中试基地或兴办小型科技企业,以排除内部阻力,确立起科技开发体系和相应的运行机制,为积极推进高校科技与经济建设的密切结合创造条件。
一
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充分表明,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有关的统计资料显示,从50年代到70年代,经济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通常为45~70%。而同期依据国家计委计划经济研究所提供的数据,直至70年代以后,我国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相应的比重只有27.8%。虽然经过十几年来的努力,许多地方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已提高至30-40%,但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仍靠资金、人力与物力的投入,以扩大再生产。
人们通常习惯于把高等学校看成是一个教育部门,培养人才的场所。而对高等学校是一支潜力很大的重要科技力量往往认识不足。其实,在世界各国的科技工作中,高等学校都是一支重要的科技力量。高等学校不仅是基础研究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而且也是应用研究和试验的重要方面军。我国自八十年初期设立国家科学基金以来,历年高校均能争取到占总数60%以上的项目经费,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历年来也大都把约60%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向高等学校(见表1)。根据我国1993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数据,仅以国家教委直属高等学校为例,从1984年到1992年,研究与开发的经费投入就从17724.81万元增至78174.70万元,而同期基础研究所占的比重却从17.4%降至11.8%。可见,我国高等学校在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方面也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1992年底,我国科技人员数量已达1763万人,而高校在研究与开发方面投入的人员总数不到60万人。但是,在八十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中高校研究与开发人员所占的比重就比我国大得多(见表2)。尽管我国高校在全国研究与开发人员方面所占的比重很小,但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却是很显著的。在国家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历年来高校获奖所占的比例都是很高的,少则占1/4,多则占近50%。这些足以说明我国高等学校确实是一支很有实力的科技大军。
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我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的改革指明了方向。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与努力,高等学校直接面向经济建设,开展科技开发工作也已取得一定成绩,并由低层次的科技咨询、科技服务、科技协作和技术转让,朝着更高层次形式多样的横向联合或兴办科技企业方向发展。据报道,1993年1-10月全国高校科技企业的销售总额已突破40亿元,近几年来均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国家教委正着手会同一些部门和地方,联合一些高校有计划地组建一批中试和工业性试验基地以及工程技术中心,以担负科技产业化的研究开发、中试及小规模工业试验任务。事实说明,高等学校兴办科技企业是解决科技成果向商品生产转化的有效途径,它既使科技企业有了人才与技术的依托,又有利高校朝着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方向前进,且可弥补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
表1 1981~1984一些国家基础研究经费在各部门的投向比例(%)
美国 日本 联邦德国 法国 英国 瑞典
高等学校5761 60 675589
工业部门1126 16 —138
政府部门1611 22 —304
私人非营利组织 8 2 1 —2 —
表2 1981年~1984年一些国家投入研究与开发工作的人员与经费在各部门分布情况
二
虽然人们对于高等学校必须从事科技开发工作并不陌生,但在实践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还是相当大的。
首先,高等学校对自身职能的认识是随社会需求的发展而变化的。建国初期,为了适应国家大规模建设的需要,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职能被大大强化了。当我国步入稳定地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随之“12年科技发展规划”的出台,高等学校不仅要担负培养大量专门人才的任务,还应肩负发展民族文化和科学技术的重任,但也只有少数基础条件较好的高等学校,能够真正担负起这双重任务。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遵照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国家教委在关于改革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各类高等学校都应根据国家需要和自身实际情况与特点,有区别、有层次地安排科学研究工作。同时进一步明确提出:“各类高等学校都需要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积极主动地为国家、部门、地方和企业解决经济建设中的科学技术问题”。要“加强技术开发,积极开发有利于企业技术改造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各种技术和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可见科技开发工作对我国高校来说,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今后高校工作的既定任务。
从广义上来说,科技开发工作仍属“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大任务”的范畴,但在习惯上人们通常把科技开发工作视为高等学校除教学与科研之外的第三职能。显然,科学研究是科技开发的基础,但后者又是前者的延伸,所以,两者是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区别的。我国高等学校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和运行机制,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人才的培养规格。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条件的限制,至今只有部分高等学校建立起较完善的科研体系和较有效的运行机制,得以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相对来说,科技开发工作(它既有开发研究的内容,又有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的内容,即包括了科研成果得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全过程)却是高等学校的薄弱环节,即便是条件较好,起步较早的,并已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等学校也深感困难重重。而大多数高等学校尚处于探索或起步阶段,尚未建立起相应的科技开发体系和运行机制。
从宏观上看,经济建设必须依靠学科技术无疑是正确的,它是一条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在实践中,由于运行机制不健全,渠道不畅通。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企业对科技开发的投资少,对科技的吸收能力差。七十年代末,在经济发达国家的研究与开发总经费中,由企业提供的比例已高达40~70%,我国则绝大部分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这种差异既影响企业吸取科技的积极性,也影响科技成果直接用于生产的有效性,从而导致我国较低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一般来说,美、英等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为50~80%,原苏联为30~50%,我国则只有10~20%。科技成果转入社会生产渠道不畅,直接后果便是国民经济的增长只能过多地依赖外延型的扩大再生产,降低了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由于大多数高等学校的科技开发工作还刚起步,无论是社会的环境还是高校本身的小环境,均处于探索的阶段,过急或过高的要求都是不切实际的。
三
显然,为了推进我国高校的科技开发工作,当务之急无疑还应先从高校自身做起,一要努力排除阻力,二要寻找合适突破口;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对策措施,并在实践中建立起相应的科技开发体系和有效的运行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模式,阻碍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也成为高校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的阻力。一些科学研究工作开展较早,近几年来科技开发工作又起步较早、开展较好的高等学校,其经验总结中无不深深地体会到:高等学校要完成培养人才与发展科技文化的双重任务,单纯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不论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实践教育,还是科研课题的来源或成果的转化,乃至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学科的发展,都需要社会力量的配合与支持,而加强横向协作是使教育、科研、生产相结合和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基于这种实践经验的总结,1987年国家教委“关于改革高校科技工作的意见”,要求“高等学校要主动自觉地推进多层次、多形式的横向联系,实行教育、科研、生产(社会应用)三结合”,并明确指出“教育、科研、生产联合体,是促进科技、教育和生产相结合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
虽然,各校的基础与环境条件各不相同,横向联系的层次也不一样。但鉴于我国不少生产单位吸收技术的能力还较薄弱,技术成果流向生产的渠道还不通畅,高等学校还应尽力把技术开发到企业能较快吸收、投产应用的程度。因此,对于大多数科技开发工作刚起步的高等学校来说,合适的做法是:先在校内建立起中试基地或小型科技企业。生产小批量的产品,开拓市场,继而向社会商品化生产转移。以加速技术成果的转移,也有利于科技开发队伍的形成和人才的成长,还将有助于解决高校开发资金的短缺与加速开发资金的积累。
高等学校长期封闭办学,导致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着脱离社会、脱离实际,重理论、轻实践,重研究、轻开发,鄙视技术、鄙视经营的思想观念,加上缺乏政策导向上的具体措施,使教师不愿投身科技开发工作。这种状况,一方面导致高校科技开发工作缺乏人才,更谈不上一大批既懂技术又会经营的人才得以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也影响学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和办学条件的改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改革教育体制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校科技开发队伍的建立也不例外。促使教师观念上的转变,调动教师参与科技开发工作的积极性,关键在于学校内部及其主管部门要有相应的政策导向。例如,教师工作的考核制度、职称评定的条例,工作成绩与生活待遇挂钩的确定等等。
几年来,华侨大学在建立中试基地和小型科技企业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八十年代初,为开发新档板塔盘而建立的中试塔设备,经过近十年的研究与开发,已在福建一些化工厂正式投入生产并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几年前为开发本地资源,在校内组建的高岭土综合利用和开发系列新产品的中试车间及系列饮料中试厂,其成果正在推向社会。又如近十年来应用本校的科研成果,已在校内陆续建立起的鞋用胶厂和金刚石刀具厂等,企业均已初具规模。上述几例可资说明,高校建立中试基地和小型科技企业是开展科技开发工作的有效途径(当然不是唯一途径),它是有生命力的。但正如前面所分析的,存在问题还是不少,特别集中表现在对市场的开拓乏力。所以,要在高校中建立起相应有效的运行机制,远非一日之功,还需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寄希望于在此基础上,高校能深化体制改革,创造良好条件,真正参与高科技工业园区的建设,以进一步发挥高校科技力量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