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论文_郭剑波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论文_郭剑波

韶关市浈江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摘要:混凝土结构是建筑结构经常使用的一种结构,通常,混凝土浇筑技术会贯穿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始终,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而言,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混凝土浇筑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尚有一些问题存在,建筑工程质量及混凝土结构难以得到可靠的保障。基于这一因素的考虑,文章围绕混凝土浇筑技术及其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展开相应的研究,以在理论上为混凝土浇筑乃至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支持。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应用

1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概述

1.1混凝土浇筑的准备工作

在施工准备阶段,必须先做好对参加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详细说明施工中要注意的问题,并强调梁柱节点位置,梁板与剪力墙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及施工控制,振捣时间及振捣点间距的要求控制等。在施工阶段,要提前了解当地气候的变化情况,根据工程施工部位的实际情况,把浇筑工程中所有必备的防雨防暑物资提前准备到现场,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顺利进行。在浇筑施工之前,应对钢筋工程、模板支设及加固、保护层等相关内容进行现浇结构尺寸偏差、外观的检查验收,使各项尺寸控制在规范规定的允许范围内。模板的刚度及稳定性,拼接板缝缝隙要进行处理,对钢筋及其隐蔽在混凝土中的构件必须经过专门验收,在合格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浇筑施工。

1.2混凝土浇筑的注意事项

尽管建筑施工企业在浇筑混凝土方面有着许多实践经验,但实际浇筑过程中仍然会存在一些问题,为避免混凝土浇筑质量不高导致企业建筑工程施工效益降低,浇筑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混凝土的浇筑,应由低处往高处逐层进行,并尽可能使混凝土顶面保持水平,以减少混凝土在模板内的流动,防止骨料和砂浆分离。预埋件位置应特别注意,勿使其受到移动。如果浇筑前有离析现象,应重新搅拌后方可入模。二是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为了保证深处的混凝土得到捣实,灌注混凝土时应分层进行,随浇随捣,每层浇筑厚度不得超过相关规范要求值。此外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混凝土应自高处倾落时,其自由倾落高度应不超过2m,如超过2m,要沿串筒或溜槽下落。在竖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时,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如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或振动溜管下落。

2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水平决定着混凝土的密实度、持久性与耐用性等多种因素条件,对混凝土浇筑质量以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具体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有以下方面的体现。

2.1基础浇筑

考虑到建筑工程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建筑基础浇筑在对混凝土浇筑技术予以应用之时需分类进行,具体有阶梯状、大体积与条形三种形式。在阶梯状施工应用中,浇筑工作需按照台阶的实际分布一次完成,此过程不能出现任何的缝隙。进行杯口状柱基础浇筑之时,要想对杯口标高实施特定范围的有效控制,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迅速且尽可能地使杯口底部的混凝土足够密实,稍作停顿之后,再继续后续的浇筑工作,这一工作如果做得不够充分,混凝土重量的不断增加可能会导致芯模上升等问题的出现。在大体积施工应用中,可对分段分层浇筑方法予以采用,相邻层之间要进行密切结合,保证没有缝隙出现。若一次性浇筑难以完成。可以适当对基础后浇带进行设置,在定量其具体尺寸之时,要对混凝土凝结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收缩及膨胀等现象予以重视,制定有效的避免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条形施工的应用中,水平距离通常都比较长,这就需要在浇筑以前对其两侧模板进行准确无误的标注,同时,对分段分层法予以采用,以根据梯形结构实现对不同层段浇筑工作的良好衔接,段与段之间的浇筑距离须有严格的范围控制,标准为2-3m,由此,实现建筑工程施工各个细节对混凝土浇筑的展现。

2.2剪力墙浇筑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剪力墙浇筑所采用的浇筑方式以长条形流水线方式为主。具体而言,需先在墙体地面均匀浇筑一层厚度约为5cm的混凝土,以此工作的完成为基础对整个墙体进行浇筑,这样的浇筑顺序可以留下一定的施工缝隙,但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对缝隙的位置加以明确,看其到底是在帘洞上还是门洞上为宜。剪力墙的浇筑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中间不可随意间断,此外,接口处的振捣力度还要足够大,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能够与其接口实现真正的结合。孔洞位置与洞口周围混凝土的高度在同一水平线上,内外墙墙柱及墙体的浇筑工作应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完成。

在进行振捣之时,应将洞口与振捣棒的距离保持在30㎝以上,洞口两侧的振动也需要同时进行,以避免由于振捣力度而导致的洞口变形现象。为了对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予以保证,削弱浇筑工序对剪力墙结构的影响,应在对建筑工程剪力墙进行浇筑之时固定钢筋的位置,并且时刻关注浇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保证保护措施的及时性与可靠性。

2.3位置浇筑

钢筋在整个建筑中起着主体性的支撑作用,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时,需要严格地关注与控制钢筋的具体位置,保证其位置的正确性。若出现钢筋位置偏移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更正,保证建筑物结构足够牢固与稳定。需要重点指出的是,钢筋通常会在建筑物的主梁部位有最为密集的分布,这部分混凝土浇筑工作必须严格谨慎,绝对不能在钢筋位置不确定的情况下便开始混凝土浇筑工作,浇筑质量必须得到百分之百的维护。一般情况下,应对细石混合水泥的浇注材料予以采用,同时辅以人工振捣浇筑模式,有利于提高混凝土浇筑效果,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整体性维护。

2.4梁板浇筑

在建筑工程施工应用中,建筑梁板的不同会有不同混凝土浇筑方案的选择,其中,在对肋形楼板进行浇筑之时,可以采用赶浆法,按照阶梯式分布对梁进行分层浇筑,当浇筑位置逐渐上升到达楼板之后,便可以开始对板的浇筑工作。在浇筑楼板之时,虚铺厚度应大于板的厚度,振捣的方向可以与浇筑的方向相一致,在振捣之时,应对标志进行积极的移动,以此保证混凝土板厚能够维持在一个科学的范围之内。在完成振捣工作之后,可以对刮尺等方法予以采用,以此找平,使浇筑后的表面呈现出一种平滑的状态。此外,对与墙、柱相连接的梁体或板的浇筑工作必须晚于墙体或柱子混凝土浇筑工作60-90分钟,这样能够保证浇筑效果。

3结语

总的来说,高质量的混凝土工程除了依靠它的生产技术外,还取决于它的浇注技术。在混凝土浇注前,应检查模板和钢筋是否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并做好相关的施工记录;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应该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并正确地设置施工缝。混凝土浇注要保证浇注的混凝土均匀密实,要保证结构的尺寸准确和钢筋、预埋件的位置正确,并要保证结构的外观性、整体性和耐久性符合设计要求。此外对于建筑结构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其控制措施必须深入到每一道工序环节中,要掌握建筑项目的特点及现场实际,抓住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和次要因素,制订有效的施工方案,使管理、施工、技术措施落到实处,将浇筑质量的波动达到控制范围以内,才能确保建筑结构的质量达到耐久性需要的年限。

参考文献:

[1]王宏宇.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J].江西建材,2016,21:115+121.

[2]苏景兰.浅析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6:229.

[3]陈华阳.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福建建材,2013,04:75-76.

论文作者:郭剑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论文_郭剑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