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论文,创新能力论文,课教学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想政治课涉及到众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容置疑的优势。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此,笔者进行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探讨和尝试。
一、激发兴趣,诱导学生的创新动机
学习兴趣包括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间接兴趣是指对学习活动的目的或结果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促进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主动发展,首先,教师应善于通过平时观察、个别交谈、课外活动等途径来了解、发现学生的直接兴趣,进而有针对性地激发诱导。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学好思想政治课的目的和意义,使学生把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与远大理想联系起来,形成长远的、间接的学习动机,以此来激发其间接兴趣。第三,由于思想政治课本身具有理论抽象、偏重知识、趣味性少的特点,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运用幽默、典故、寓言故事、名言警句等,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用真情感染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维活动。教师的情绪、心境具有持久性、弥散性和感染性等特点,教师的面部表情对学生也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所以,除上述几点外,课堂上教师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丰富的情感,学生自然而然会受到感染并引起产生共鸣,积极思考也就成为可能。
二、设疑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1.针对式设疑。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来设置疑点,进而启发学生思考。要结合学生实际,不要好高鹜远,提出的问题要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并且,问题的设计要注意不同的方向性,即既要有顺向思考又要有逆向思考,既要有纵向思考又要有横向思考。教师要因势利导,释疑的重点应放在“二点”(重点和难点)“二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二联”(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
2.梯度式设疑。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呈梯度状设置疑点,再通过启发学生提问,使其学会把一组问题组成一根链条上的若干环节并环环相扣。此种设疑适合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认识水平,使全班学生都能投入到热烈的讨论中,从而在激烈的争辩中通达事理、明白真谛。
3.类比式设疑。类比是提出科学假设的一条重要途径。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工作者由于把陌生的对象与熟悉的对象相比、把未知的东西和已知的东西相比因而启迪思路、进行创新的事例举不胜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类比,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变通,提高其思维的创造性。
4.多维式设疑。所谓多维式设疑,就是引导学生对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层次进行发问,以求认识更全面、更深刻。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时不应仅拘泥于某一点、某一方面,还要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设置思考题,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举办“新闻发布会”。具体做法是:课前布置同学关心时事、收集资料,做好充分准备;上课时,请“新闻发言人”到讲台前用2 分钟时间向全班介绍最近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并接受“记者”的采访。“新闻发言人”由学生按学号顺序轮流担任。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关心时事的积极性,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反映能力。
2.热点评论。学习某一理论观点后,联系班级、学校、社会乃至国内外的一些热点话题,组织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评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可根据所学内容,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文学作品或观看影视,然后展开评论。
3.演讲、辩论赛。演讲、辩论赛是一种高层次的训练方式,它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语言的感染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也深受学生欢迎,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博览群书、训练口才的兴趣和热情。演讲、辩论的形式可以多样,可结合课本内容或学校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工作,以小组、班级为单位进行演讲、辩论。
四、转换角色,激活学生的创新灵感
1.“公关”角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而教学中必须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教师要放下架子,主动接近学生,通过平等、民主的交流,了解学生知识上需求什么、情感上渴望什么、思想上有哪些闪光点或有哪些模糊点,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从而使学生“入耳”“入心”,放下包袱,充分、自由地思考和想像,使其创造性思维多向发散。
2.“厨师”角色。备课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这一环节好比厨师下厨,必须烹制可口的“佳肴”来,才会赢得“顾客”的满意。为此,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精选材料、选好教法、用好教学手段,在抓“重点”突“难点”解“疑点”上下功夫,在教学的逻辑“衔接点”上下功夫,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支撑点”上下功夫,在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动机的“兴奋点”上下功夫。
3.“导演”角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好比导演,要为学生创设表演的舞台,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不断闪现灵光。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见、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灵活选用各种教法,恰当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需、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从而使学生处于亢奋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荡,才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在和谐、热烈的情景中更好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4.“主持人”角色。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独特理论魅力和其在创新能力培养上的特殊优势,教师可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中的重点、难点、热点、疑点问题,在课堂中开办各种形式的小活动、小栏目,如“焦点访谈”“实话实说”“时事纵横”“新闻观察”“生活空间”……通过这些活动、栏目的开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社会现象,深入剖析社会热点,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