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敲鼓的男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男孩论文,爱敲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曾经有一个小男孩非常喜欢敲鼓,他可以一整天不知疲倦地敲个不停。无论身旁的人怎么哄劝,他都不会停下来。
很多人想方设法让这个奇怪的小男孩安静下来。
第一个人告诉小男孩,如果他继续这样不停地敲鼓,他的耳膜会被震破。这个人是个医生。但是这个理由对于小男孩来说似乎有些高深,他还不是一个学生,他不懂这些。
第二个人告诉小男孩,敲鼓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只有在某些特殊的场合才可以。这个人是一个社会学家。
第三个人给小男孩一对耳罩,他想如果小男孩听不见了,应该不会敲了吧。
第四个人给小男孩一本书,他小时候可是一个十足的书迷。
第五个人给小男孩一架玩具飞机,这是他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
第六个人给了小男孩一双旱冰鞋,这可是他小时候最盼望的生日礼物了。
很遗憾,这些方法都没有奏效。
最后,一个智者递给小男孩一把锤子和一把凿子。
小男孩颇有些疑惑地接过锤子和凿子,“砰”的一声,鼓破了。小男孩显得有些意外,豁然念叨:“难怪,原来应该使用锤子。”
小男孩看着破开的鼓,嘟着小嘴说道:“我还以为这里面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呢。”然后将鼓扔在一旁跑开了。众人一片愕然。
感悟:
如果人类停止探究的脚步,地球现在还是方的;如果人类没有想象的翅膀,最多只能爬到树上。人类拥有的探究与想象,是造物者赐予的本性,只有藉着这种本性,人类才能弄清自己的出处来由。然而在中国,人们惯于低头走路,惯于跟着众人的脚步前进,不去想为什么。所以,这种本性被有计划地删除,以至成年人都觉得自己孩提时是那样无知,如今看到自己孩子的“无知”行为便下意识地出面纠正,而不去想孩子这些“无知”背后的原因,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想知道什么?所幸到目前为止,人脑还无法格式化,而且既是本性就无法完全删除,所以,对于一个孩子,就看他得到的是一把锤子,还是一滩糨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