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田径教学现状的审视与思考
王建基 宁夏大学体育学院
摘要: 体育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学生的良性成长有着关键的作用和价值,因此在落实素质教育和践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老师和高校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不断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主动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为学生的体育实践提供更多的依据和保障。对此,本文以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田径教学为分析对象,了解目前教学模式的现状及所存在的各类问题,以期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高校田径;教学现状;审视与思考
一、引言
高校田径教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许多老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的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教学,保证学生在自主参与和体育活动训练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
二、高校田径教学
田径运动与个人的身体质量活动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通过对田径运动项目的分析和研究不难发现,这种体育教学模式和体育项目对个人的身体素是一个综合性的考验,在自主参与和实践的过程之中,个人的柔韧性和持久性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田径运动能够为其他体育项目的正常使用和开展提供坚实可靠的依据。从目前来看,我国高校在田径教学时中促进不同教学活动正常开展,该教学所涉及的田径类项目相对比较复杂,学校非常注重田径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并以此作为体育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和实践的过程之中严格按照学校的标准进行主动学习和体验,但是对于学生个人来说,学校所提出的标准强制性比较明显,因此学生存在一定的学习压力,其次,作为一门基础课程,田径教学所包含的田径项目难度较高,老师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相对比较传统。为了保障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符合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大部分老师直接以运动型的训练方式为主体,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持续加大,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抵触心理。
(1)交接班与值班方面的风险管理。首先,在交接班管理之前,应做好准备工作,结合变电站的运营状况,了解整体情况,更好的记录工作内容与问题,在保证机械设备运行正常没有损坏的情况下,结合交接班制度要求办理手续,充分落实管理工作制度。其次,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应做好交接班值班的管控工作,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在定期检查的情况下,创建系统化的设备运行体系,在发现故障问题之后,协调各方面工作之间的关系,筛选最佳方式进行管理,提升故障管控质量水平,满足当前工作符合要求,系统化的处理故障问题。[3]
三、目前高校田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我国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所提出的重要教学理念,在田径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许多老师只关注简单技术性的训练,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无法有效的践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相关的实践调查不难发现,我国高校在落实田径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要求比较明显,老师采取统一规格进行相应的引导,极少有老师能够站在宏观的角度对学生的心理情感和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解读,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实现日常健身锻炼与田径运动项目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互动。其次,大部分的田径运动训练项目强度和难度相对比较高,难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无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最终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导致学生难以意识到体育锻炼的作用和价值。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
尽管我国在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提出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与其他的学科相比,田径教学的难度比较高,同时教学周期较长,因此在高校田径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老师直接以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为主体,没有结合社会发展的实质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过于注重经济项目的开展。其中专业系数较高的技术性项目在训练内容之中占据主导地位,许多学校和老师直接忽略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实质需求,只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具体的体育锻炼项目。这种较为简单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导致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之中感觉非常的压抑,心理承受能力持续下降,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自信心和主观能动性。
超过半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己的创新能力评价不高,其中,6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如何提高创新能力有所思考,但实际行动中对创新的发现、应用及推广能力不足。
四、高校田径教学发展的对策
云南是多民族地区,根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全国56个民族云南有26个,其中少数民族25个,形成了绚烂多姿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岁时节庆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各个少数民族展现本民族特色项目,其中有苗族的吹枪、抢花炮、板鞋竞速、高脚竞速、打陀螺等,这些构成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田径教学理念
在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国高校田径教学必须要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以现在新的教学理念为依据,积极的将实践性、娱乐性、趣味性、人文性田径项目融入其中,保证学生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之中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真正的意识到体育锻炼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其次,老师还需要注重技术性教学与学生终身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和配合,明确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价值和主体作用。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之下,老师需要以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为原则,明确教学方案制定的实质要求,保障田径教学项目设置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了解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身体素质,以此来实现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针对上文中所存在的各类不足,我国高校在推动田径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之中需要掌握正确的对策,通过对目前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各种不足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二)改变陈旧的技术教学模式
首先,老师需要关注教学观念的转变,大学生与专业运动员还存在一定的区分,高强度的技术训练往往对学生会产生较大的学习压力,老师注重对教学内容和教学难度的合理调整,在鼓励学生掌握基础锻炼常识的前提之上,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题,保障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终身锻炼理念,从而实现自主学习和自主研究。另外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形式符合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能够实现学生的良性成长和发展。教学模式的转变要求体育老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学习同行的优秀经验,了解现代化田径教学的具体要求和变化,明确核心教学策略及手段,以学生兴趣为着眼点,分析学生在学习和田径项目实践中的态度、水平、能力和评价,针对目前教学模式的缺陷和不足进行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利用和配置,实现田径教学的现代化发展及提升。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素质教育要求老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正视学生的核心要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给予学生更多力所能及的帮助,其中高校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相对比较丰富,为了保障学生能够实现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高校老师需要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为原则,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不同的体育点击项目,通过这种形式来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之中掌握田径学习的技巧和精髓。在发挥和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体育老师首先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重新定位自己的田径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角色,关注与学生在田径项目中的互动和沟通。大部分的田径项目实践性比较强,与简单的体育理论知识学习相比,对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动手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保障学生能够主动发挥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体育老师需要关注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在日常田径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单独的训练项目,让学生凭借自己的力量和努力完成学习和锻炼任务,体现个人的自主性,从而深刻的意识到田径项目训练的核心要求和对个人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完成主体教学环节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参与积极性调整教学方向和内容,站在学生的角度实现内容和形式的优化升级。
五、结语
高校田径教学对学生的良性成长意义重大,高校老师及管理者需要了解学生在田径学习过程中的真实状态,明确目前教学模式所存在的各类不足,将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模式的创新相联系,保障学生能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之中实现个人的良性成长。
参考文献:
[1]刘丹.当前高校田径教学现状的审视与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7):145-146.
[2]李波,LiBo.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现状调查与反思[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27(2):4-8.
[3]王远志.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华章,2012(21).
[4]高丹.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24(6):83-85.
作者简介: 王建基(1963.1-),男,汉族,山西晋城,宁夏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田径教育教学。
标签:高校田径论文; 教学现状论文; 审视与思考论文; 宁夏大学体育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