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麻醉手术科 云南昆明 650031
摘 要:目的 研究在手术室心脏手术中应用零缺陷理论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方法 将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这个时间段作为取材区间,总计纳入我院在我院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将选取患者分为两组,入院较早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并接受常规护理,入院较晚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其开展零缺陷护理,统计两种护理方法下完成手术所需时间、手术治疗中的出血量、所需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等指标,对比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完成手术所需时间、手术治疗中的出血量、所需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少,护理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患者及其家属对观察组护理方法的认可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脏手术治疗过程中落实零缺陷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对于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具有重要作用,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效果的认可度较高,值得推荐使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心脏手术;零缺陷理论;护理效果;满意度
护理安全对于医院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手术室护理作为临床护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往往病情较急,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将会造成严重危害,心脏手术尤为重要,在心脏手术治疗中出现操作失误很可能直接导致患者失去生命,因此应当加强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管理,减少术后操作失误情况的出现,为接受治疗的患者提供安全保障【1】。现抽取80例在我院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并开展研究,在其治疗过程中落实零缺陷理论,综合分析其对护理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这个时间段作为取材区间,总计纳入我院在我院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将选取患者分为两组,入院较早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并接受常规护理,组内包含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最大的患者63岁、年龄最小的患者14岁,年龄的平均值为(44.3±4.5)岁;入院较晚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其开展零缺陷护理,组内包含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最大的患者62岁、年龄最小的患者15岁,年龄的平均值为(44.5±4.8)岁,对比与研究选取两组患者相关的各项资料无显著差异,可以开展对比研究。
1.2方法
研究选取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手术准备、术后护理等多个方面,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零缺陷护理,内容如下:(1)成立零缺陷理论管理组织 选取六名护理人员组成零缺陷理论管理组织,由护士长担任该组织的组长,小组内成员收集近些年来发生的护理缺陷事件,针对护理缺陷开展研讨会,提出相关建议并及时落实。(2)护理缺陷报告单设计 护理缺陷报告单中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负责患者护理工作的护士的基本信息、护理缺陷的基本内容以及护理缺陷的改进措施等,要求在护理缺陷发现的当天认真记录并反映给护士长,护理缺陷报告单的内容需要完整且整洁。(3)零缺陷理论的实际应用 确定玩什的零缺陷护理措施后需要及时进行落实,将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得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可以井然有序的进行。护理人员在进入手术室时需要及时更换鞋子、衣服,避免将外界传染源带入手术室,手术开展前后接送患者,并在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后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整个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循护理轮班程序,对护理人员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工作,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更好的为患者提供心脏手术护理。注重护理过程中的实践经验积累,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有效预防各类护理缺陷问题的出现。
1.3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整个护理过程中记录患者完成手术所需时间、手术治疗中的出血量、所需住院治疗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综合分析不同护理方法的护理质量。出院前让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完成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根据调查问卷的审核结果分析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其中审核结束后问卷得分小于60分为不满意;审核结束后问卷得分在60分到80分之间为满意;审核结束后问卷得分在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SPSS 17.0为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的处理软件,借助X2对用百分数表示的计数数据进行检测,借助t对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的计量数据进行检测,不同组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标志为检测所得P值小于0.05。
2.结果
2.1两种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完成手术所需时间、手术治疗中的出血量、所需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少,护理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详情如表1所示。
2.2研究选取两组患者对不同护理方法的满意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没有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不满意,审查结果显示患者填写问卷的得分都大于60分,在总选取患者中占据比例为100.00%,对照组中满意度评判结果为不满意的患者有3例,其余患者填写问卷的审核结果得分都大于60分,在总选取患者中占据比例为92.50%,对观察组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的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详情如表2所示。
3.讨论
心脏手术是目前外科领域发展较为迅速的一项学科,由于心脏手术的特殊性,在手术治疗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将会直接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控制心脏手术中护理缺陷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零缺陷理论起源于美国企业管理,零缺陷理论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零缺点,将其应用到手术室护理中可以使护理质量逐渐趋向无缺陷状态,从而减少护理缺陷的出现,为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安全保障【2】。
零缺陷理论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性改进,强调在工作中第一次就将事情做对【3】。本次研究将其应用到心脏手术的护理中,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减少,护理质量评分也明显高于常规护理,表明开展零缺陷理论有效减少了各类护理缺陷问题的出现,保证了整个手术治疗工作能够顺利有序进行,很大限度的提高了护理质量。研究中患者及其家属对零缺陷护理的认可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综合应用价值更为显著。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零缺陷理论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深度不足,应当加强研究,探索其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艳春, 郭婧. 零缺陷理论在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 28(4):559-560.
[2]马艳. 零缺陷护理模式在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 15(20):127-129.
[3]邵爱玲, SHAOAi-ling. 评价零缺陷理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实用医刊, 2014, 41(22):96-97.
论文作者:彭蕾1,何素芸*,李雪梅,赵吟梅,李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患者论文; 缺陷论文; 手术论文; 手术室论文; 心脏论文; 理论论文; 所需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