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市政工程项目中;施工质量;风险管理研究
引言
为了避免质量问题和风险带来的不良后果,企业和相关部门要重视风险管理。除了要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外,也要制定出关于质量风险的管理对策,加大对风险的控制力度,减少经济损失,提高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1国内外市政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现状
1.1和国外的工程建设质量相比,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
市政施工无论是在管理方式、理念,还是在研究方法等方面都相对较为落后;国外较为完善的市政工程质量管理方式将管理及任务责任进行了详细的划分,责任划分十分明确,同时其施工组织极为细致,监管和奖惩措施也十分完备,所以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方式和理念可以使施工及管理人员原原本本的依据施工规范标准来高质量、严要求地进行施工。此外,还有较为完备的监管和奖惩措施来对施工的各个环节实施全方位的检查,有效保障了施工的质量,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施工及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1.2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与西方国家相比起步较晚
由于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市政工程也逐步变得普及化,但也逐渐暴露出诸多的施工质量缺陷:①、在市政施工管理方面所采用的方式和技术都较为落后,相关的管理体制不规范;②、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的编制和选择、原材料的运用、质量把控、施工方式的运用以及施工职责和任务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时常产生技术和方案不符、质量管理职责模糊等现象,大大降低了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③、务必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控制度,并将其落到实处。
2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市政工程的建设是国内民生工程建设的重要一环,市政工程的建设直接关系着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直接影响着居民对于城市建设的满意程度,市政工程质量的不断优化一方面有利于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还有利于解决国内劳动力资源饱和的状况,一定程度上还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的发展。市政工程的建设要始终将自身的质量控制作为工作重心,在保证自身质量水平的前提下,对市政工程的建设进程进行把握,国家要合理加大对市政工程项目的资金投入,一定程度上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水平。另外,在市政工程施工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市政工程进行科学有效地监管工作,保证施工各环节工作的规范,也有利于保障市政工程的完工效果。
3质量管理的意义
市政工程项目的开展和推进,目的是为了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但在建设项目的过程中,通常会由于各种原因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风险,所以必须要对市政工程项目进行质量监督管理。如果不注重质量问题,就可能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风险方面的监督,除了能规避风险、提高安全性,同时也能减少施工队伍的返工,降低建设的成本和费用,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方便和福利。
4施工质量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4.1组织设计不到位
在部分市政工程项目中,施工组织设计仅被看成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内容。管理者没有意识到组织设计对施工过程所起到的指导作用,甚至认为施工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施工技术、施工人员的素质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施工项目没有按照场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甚至一味套用现有的成功设计案例,不利于施工的开展和进行。
4.2市政道路施工材料隐患
作为市政道路工程重要的物质基础,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必须合理地选择材料,科学搭配,严把材料检验关,尤其要做好材料的运输和保管工作。在选购施工材料时,由于采购人员专业知识缺乏,没能了解各种材料的使用性能,导致施工材料不符合施工要求。另外,由于受到资金的影响,出于控制建设成本的考虑,选择价格较低的材料,在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埋下了质量和安全隐患。
4.3缺乏工程施工的风险意识
目前大部分的市政工程都设置了施工标语,比如“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等。然而一些企业设置施工标语仅仅是为了展示给外界看,并没有对施工人员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也没有加强对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和风险意识的有效培训。尽管其不会直接带来施工质量问题,但却会导致施工人员和管理者忽略质量的重要性,最终产生一些风险。同时,部分施工单位的管理者只注重施工的速度和效率,不注重风险和质量。在以最快速度完成施工工作时,往往非常容易产生质量问题。
5加强市政工程质量控制的建议措施
5.1加强施工合同中管理
市政工程建设施工合同中包含了大量的质量标准细节条款,是质量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因此业主单位需要加强合同的管理工作,在市政工程合同编制过程中,业主方需要明确施工方的施工内容、质量职责以及项目质量验收标准,对于现场施工的变更、停工、返工等细节问题进行详细描述,从而让工程承接单位能够明确自身的工作范围和责任意识,一旦出现质量纠纷,严格依据合同条款进行责任划分。总之,加强合同管理工作是提升市政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措施。
5.2进一步完善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技术操作规范是不可忽视的方面。在立项的初始阶段,以及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再到工程的检验验收部分,质量监督管理体系都要做到全程的覆盖。这样的做法,会使得工程建设的施工环节和效果能够更加的制度化,并且有利于实现工程建设的标准化。另外,招标的工作和投标的环节也是不容忽视的。它有利于建筑市场的开放和透明化,也避免了垄断现象的出现。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实现招标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更要保障施工技术和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能够中标。
5.3优化市政工程施工设计
在市政工程管理中,必须不断优化工程设计方案,改进和优化施工工艺,确保各施工环节得到充分的控制和管理。在制定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时,必须充分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充分调动有关人员的积极性,制定符合现场施工条件的最佳施工方案。市政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充分论证设计方案,对不合理的部分及时反馈设计部门加以更改纠正。
结束语
当前我国城市建设规模快速扩大,人口密度不断提升,市政工程设施建设需求明显增大,城市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让市政工程建设施工面临着全新的挑战,特别是在施工质量方面,更是受到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因此,要积极总结各种影响施工质量的不利因素,全面加强工程质量控制措施,进而提升市政工程项目的整体品质。
参考文献
[1]崔利飞.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风险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4):156-157.
[2]沈卫华.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风险类别及控制研究[J].居业,2018(12):144+147.
[3]武海霞.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风险管理策略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21):184+188.
[4]崔龙海.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风险管理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05):114.
[5]许锋.关于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风险管理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20):129-130.
论文作者:李健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市政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质量论文; 风险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