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针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患者进行预防控制措施,根据其实际效果加以分析。方法:在本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所接收小儿手足口的患者中任选100例,观察组小儿手足口的患者50例,采用常规的预防措施。另50例则辅以综合性预防措施,为观察组。针对治疗效果间差异加以对比。结果:对照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中的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对照组的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中的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率(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的患者可以通过综合性的预防措施,使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得到有效的降低,拥有较大的推行和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
肠道病毒是引起小儿手足口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幼儿[1]。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特征是手、足、口出现红疹且伴有发热的现象。若病情严重时,幼儿会出现脑炎、肺炎等并发症。小儿手足口病具体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因此幼儿特别容易感染手足口病。幼儿不患手足口病的关键是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根据其预防的实际效果加以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在本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所接收小儿手足口的患者中任选100例,观察组小儿手足口的患者50例,采用常规的预防措施。另50例则辅以综合性预防措施,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性患儿34名、女性患儿16名;年龄6个月-4岁,平均年龄为(26.5±8.5)月。对照组中男性患儿35名、女性患儿15名;年龄6个月-5岁,平均年龄为(25.2±8.3)月。综合针对上述各方面资料对比可知,两组患儿间不存在有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观察组小儿手足口的患者50例,采用常规的预防措施。另50例则辅以综合性预防措施,为观察组。
(1)隔离患者:若幼儿患手足口病,须对其进行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幼儿。若在手足口病高发时期,家长应避免孩子去公共场合。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的现象,必须马上就医及时的接受治疗[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切断传播途径:小儿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粪便以及呼吸道的飞沫传播,家长对孩子日常的物品须进行消毒,日常物品包括:水杯、衣物、书包、餐具等物品。若幼儿外出,家长则须为其佩戴口罩。
(3)宣传小儿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向家长普及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解释其发生的原因以及主要因素,增强家长预防手足口病的意识。手足口病具体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加强宣传预防小儿手足口病的措施。每天对幼儿进行简单的体检工作,时刻关注幼儿的身体状况[3]。
1.3 观察指标
记载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的病发率以及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3.0统计软件中处理。以%对计数资料表示,按照x2检验,P<0.05则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的病发率为8.50%,观察组并发症的病发率为2.12%,对照组的病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中的病发率(P<0.05),检测值为9.821。对照组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率为32.8%,观察组小儿手足口病为12.2%,对照组的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的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率(P<0.05),检测值为13.038。
3 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具体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因为幼儿的抵抗能力差,所以幼儿成为了手足口病的易感染人群。小儿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家长须尽量避免孩子的外出以及出入人流量大的场合。若幼儿确诊为手足口病时,谨遵医嘱。不和其他的儿童接触,减少外出的机会,按时服药,对幼儿贴身衣物进行消毒。小儿手足口病由于其特殊性,容易大规模的爆发。若病情不能及时的控制,医院的领导须立刻向上级直属卫生部门汇报。与幼儿园、家庭、上级部门合力将小儿手足口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4]。
参考文献:
[1]何洁颖.小儿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1,11(20):49-50.
[2]温婉颜,蔡月华,陈小坚,等.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与阶段性护理[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2):115-116.
[3]李秀梅,浅谈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287-288.
[4]黄海滨,邓美珍,温如玉,等.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治疗与预防[J].医药前沿.2012,13(21):22-23.
论文作者:范颖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手足论文; 小儿论文; 预防措施论文; 幼儿论文; 发病率论文; 并发症论文; 患者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