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价值的哲学分析_科学论文

科技价值的哲学分析_科学论文

科学技术价值的哲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技术论文,哲学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科学技术的价值充分表现在其物质文明价值、精神文明价值和社会制度文明价值上;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杠杆,人生价值是科学技术价值的集中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象性关系,这种关系又是以人与社会的关系为前提的。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建立合理的社会关系,科学技术的负面“价值”是完全可以避免和克服的。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科学技术与先进合理的社会制度必将互相促进,协同发展,使人真正成为自由、完全的人。

价值这个范畴在不同领域有其特定含义,总的来说,它是指客体对主体所具有的意义。“它是从人们对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实际上是表示物为人而存在。”〔2〕人们关心价值问题,也就是关心自己的利益、命运和生活的意义。

什么是科学技术的价值?一言以概之,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杠杆。爱因斯坦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3〕阿基米德的以一个支点就可以“翻转整个世界”的“杠杆”,无疑就是科学技术的同义语。从而价值是一个社会的、文化的范畴,做为人类文明发展杠杆的科学技术的价值表现为物质文明价值、精神文明价值与社会制度文明价值,并集中地体现在人生价值上。在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更彻底的了解和把握中,在人类建构的更合理的社会中,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是完全可以避免和克服的。

一、科学技术的物质文明价值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所导致的物质成果。马克思说:“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4〕生产工具是“物化”的智力, 创造的新物质是智力的成果。这都是“物化的知识力量”,即科学技术的力量的结果。科学技术越发展,生产工具越先进,生产效率越提高,自然界没有的新物质就会越丰富,于此,人类的物质文明就会不断地进入新的水平。人类的物质文明经历了石器→青铜器→铁器→蒸汽机→电动机→原子能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这些既是人类物质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科学技术价值的标志。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很低,长期处于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只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新的生产工具后,才使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文明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5〕近代科学产生后,由于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现代科学技术所创造的生产力则使社会物质生产各个领域的面貌为之一新,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着深刻的影响,并正在改变着劳动活动的条件、性质和内容,改变着整个生产力的结构,引起生产力布局的变化,尤其是导致生产力工具的变革,使人类物质文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当它被劳动者所掌握,“物化”为新的更高效率的生产工具,开辟出越来越多的劳动对象时,就转化为一种推动物质文明进步的物质力量——直接的生产力。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不仅仅是渗透、扩散到生产力要素中发挥作用的问题,而且已进入到先有科学,然后才有技术,才有生产的发展的新阶段,科技因素在经济增长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已越来越大,人们也已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通过创造和使用的生产工具作用于客体达到认识自然及其规律的目的,充分显示科学技术在人类创造物质文明中的能动作用。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是以生产工具的变革为起点的,而生产工具的变革,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说,动物发展史是动物器官变化的历史,那人类的历史首先是“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的历史,是生产力增长的历史,是物质文明进步的历史。人类社会的产生由工具的制造开始,而工具的制造标志着科学技术的起源。

人类创造和使用的工具是实现目的的外部手段。工具之所以能够成为实现目的的手段,由于它是一种体现了人的目的和需要的新的实体,这种新的实体,既不是天然的存在物,也不是纯客观的东西,而是经过对自在之物的改造,赋于了人的目的的自为之物。黑格尔说:“人类的这些发明是属于精神的,所以应当把这种工具看得高于自然界的对象。”〔6〕黑格尔把人类所创造的工具称做“理性的机巧”〔7〕,人们利用所创造的工具,依照自己的目的,作用于客体,引起客体的改变,而人就在这种改变了的客体中,实现自己的目的。从本体论意义上来说,工具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它是一种物,被人类赋于一定目的的物,但它不是单纯的客观存在物,而是作为人类器官的延长,是人的某些智力功能的强化或放大,成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强有力的中介手段。任何工具如果离开了一定的目的,它就只是一堆毫无活力的死物,无法推动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论及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即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时写道:“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8〕这里所说的需要,已经不完全是动物式的本能需要,它不仅包括生产生活资料的需要,而且包括生产本身的需要,即创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需要。这种需要反映了人的目的性。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实现人的目的,人们就必须要向自然界去索取,使自在之物转化为自为之物,由此引起人类物质文明的进化。科学技术的价值就在于不断满足人类的需要,不断地实现人类的目的。

二、科学技术的精神文明价值

一定的思维方式是历史时代的产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思维方式的变革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古代的人们凭借感性直观和简单的逻辑推理,从整体上对自然现象作出鸟瞰式的描绘。15世纪后半期以后,古代思辨的思维方式逐步为近代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所代替。19世纪4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对于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最重要的”辩证思维方式的科学形态开始形成。而现时代,也仍然如恩格斯所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展”,唯物主义继续在“改变着自己的形式”,辩证的思维方式在不断地增添新的内容和新的特征。

科学技术不仅反映思维观念进步的要求,也对人们的思想感情发生强烈的影响。思想感情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人类从野蛮进入文明,使情欲升华为意志、净化为感情。感情或热情是人生的原动力,有了它才有人生的斑斓色采。黑格尔甚至说,痛苦是人类的特权。乐从苦来,这是人生的真谛。科学家往往把艰苦的科学劳动看作是最大的乐趣,从而对科学事业表现出深厚的感情。不朽的科学巨著,永恒的科技珍品,正是人类健康感情的结晶。

爱因斯坦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出自野心,也不能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人、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诚中产生。“爱”是人类感情的核心,爱的基本点是为了他人而放弃或牺牲自己利益的行为。科学家把科学事业看作是自己的神圣职责,不惜付出最大的牺牲,甚至在真理和死亡面前,会毫不犹豫地为了坚持真理而接受死亡的挑战。在科学史上,许多科学家就是如此地以浩然正气充塞时空,震天撼地,物我两忘。这种由情入理,以理疏情的感情,是人类高尚智慧的结晶,是理想的人、完全的人的精神意境。

人的感情世界由情感和情绪构成,情感和情绪是伴随其它心理过程而出现的主观体验和个体感受,作为特殊的心理过程,一旦产生以后,就会对其它心理过程起强化或削弱作用。但情感是深入人心的过程,情绪则是由内向外的外现过程,科学上的献身精神,追求真理的精神,是情感的最高表现。动物也有情绪,但始终不能产生情感,而人的情绪反应,却始终受情感的支配。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反映。人们对作用于他们的事物的判断和评价,是情感产生的直接原因,认知因素在情感产生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只有当认识了所从事的工作对满足社会需要的意义,才可能产生强烈的事业心,产生无比热爱的情感。科学家的事业心是由科学的本性和科学事业的特点决定的,也是人的情感的本质反映。

伦理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科学技术本质上是革命的,它的每一重大的发现或发明,都是对旧的伦理道德的冲击。促使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在人类历史上,科学从一开始就不仅是人们用来认识自然规律,控制自然力量,获得物质财富的手段,而且是人们用来认识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达到精神解放和道德进步的武器。任何一种具有真理性认识的科学,都包含着道德的意义,在客观上都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具有推动作用,而任何一种在历史上多少起过积极作用的道德,也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对科学真理的尊重。

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等哲学家认为,人之所以成其为人,第一要有知识和理智,第二要充分圆满地运用知识和理智,以指导行动。他们认为,“知识就是道德”,就是“最高的善”。这些思想对于西方道德传统的形成和伦理思想的发展,产生过极其深刻的影响。虽然科学遭到中世纪教会的摧残,但这种道德精神始终不灭,不断发出革命的闪光。文艺复兴运动使这种道德精神燃起熊熊烈火,在“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下,把科学作为向封建教会势力进行斗争的武器,许多人为坚持科学和真理甚至牺牲了生命。

资产阶级中的先进人物,一般说来,都肯定科学对道德进步的作用和价值,认为科学是创造文明和获得幸福的工具,它能够使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达到和谐统一,从而促进人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共产主义的伦理道德认为,只有克服各种自私自利的动机、腐败的幽灵,为人类的幸福而献身科学事业,才具有高尚的道德意义。面临我国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伟大任务,发展科学技术、攀登科学高峰,这是中华民族的道德进步的要求,也是共产主义道德精神的具体体现。

三、科学技术的社会制度文明价值

恩格斯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9〕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 科学技术还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价值。这种价值主要表现为,它的发展从根本上促进社会生产力方式的变革、实现社会和自然的统一。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制度文明的巨大推动力量。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能导致生产方式的变革,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使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发生巨大的改变,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导致社会形态的变更。18世纪以蒸汽机的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由铁器时代进入机器时代,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各国先后取得了统治地位;19世纪以电力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使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20世纪以来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利用智能机来解放人类脑力劳动的新时代,使整个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影响,带来了下述几个主要的社会变化。

(一)产业结构的变化。人类的产业结构长期处于满足人们物质需要为主要内容的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工业)的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进入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第三产业(劳务)的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又从第三产业分化出了第四产业(信息),并且越来越占居主导地位。人类社会日益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劳动力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趋势是:从事物质生产的人数相对减少,而从事非物质生产的人数则相应增多,从而引起劳动方式的变化,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日趋结合。

(二)劳动方式的变化。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出现后,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工程技术和企业管理的人员从直接生产中分离出来,智力变成资本支配劳动的权力。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人们不但用机器代替自己的体力劳动,而且通过电子计算机等,逐渐代替一部分脑力劳动。知识分子在物质生产部门中的比重日益增多,他们凭借掌握的科学技术,不但创造精神财富,而且创造物质财富。

(三)生活方式的变化。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不但改变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内容和方式,而且也改变着人们的知识思想、感情等精神生活的内容和方式。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客观上推动人类建立和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总之,科学技术不仅是推动人类物质文明,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力量。人类未来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将会按照越来越科学的原则组织起来,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将高度科学化,实现人和自然的真正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四、科学技术价值的起点和归宿

科学技术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各方面的价值都集中地表现在它的人生价值上。科学技术的真正价值在于使人不断完善,最终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完全的人,因此人的完善即是科学技术价值的出发点也是科学技术价值的归宿。

一个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以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科学的出现和人类及人类精神的出现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正是科学使人类精神获得了最恰当的表现,它能使人自身实现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达到统一。人的价值表现为人所具有的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动的创造力。人的这种创造力只是潜在价值,只有当这种创造力发挥出来并转化为物化的价值形态和对社会的积极作用时,价值才能在个体身上得到体现。当人们通过技术发明的途径,把科学物化在生产资料之中,创造出新的生产工具后,就会变成直接的生产力,由内在价值转化为外在价值。科学由内在价值转化为外在价值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人的价值由内在价值转化为外在价值的过程。

科学技术的人生价值是在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实现的。自然界既是人类的需要对象,又是表现和确证人类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对象。反过来说,人类也是自然界的对象。作为人的对象的自然界,自从出现了人类之后,它再也不是离开人的抽象存在物,而是不断地作用于人类。它不仅使人类生存、延续和不断进化,而且还造就了各种社会文明。

正因为人与自然是矛盾的、对象性的关系,所以科学技术在对人类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的同时,也包含给人类带来某些消极后果的可能性。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提出了要特别重视防止高科技的负效应。爱因斯坦曾经提醒人们要注意科学的“双刃性”〔10〕。当今许多最紧迫的全球问题,都是科学进步和技术革新的非预期后果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技术对人类既是恩惠也是挑战。

科学技术在自然过程中的负面作用首先是环境污染,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工业的发展,空气、水源、生物、土壤等资源被严重地污染,人类生存的条件变得越来越恶化。与此相联系的生态失调,围水造田,滥伐森林,造成了严重干旱,土壤沙化,从而使生物系统与环境系统失去平衡,很多动植物失去了生存的条件。此外,由于生产和社会方面的需要造成了能源和资源过度消耗,产生了能源危机和资源危机,直接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对科学技术不加节制的滥用,也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最突出的就是军事科学的进步,可以被侵略者利用它发动侵略战争,造成战争惨祸。此外,也可能因在新旧科学技术的代替过程中形成新的失业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可能被用来进行高水平的犯罪活动,例如电脑被用来盗窃金钱,偷取情报等。

科学技术在人类自身领域里也产生了许多负面作用。随着医药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口的死亡率大大降低,老年人的人口寿命也得到了延长,但也因此带来了全球性的人口膨胀。人工干预人类繁殖过程(如试管婴儿、借宫生育),人工干预人类生命过程(如器官移植、安乐死等),建组DNA的实验中创造出前所未知的新物种或变种(如病毒、细菌、 植物性动物),这些科学技术的成就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给人类自身造成极大的危害。

面对人和自然关系上的一系列问题,在部分人中间存在着悲观主义和盲目乐观主义的态度。前者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以“罗马俱乐部”为核心的一批科学家认为人类面临着“增长的极限”,人的存在注定要破坏自然界的平衡,因而主张要“倒转生产”,“退向自然”。这种观点是没有根据的。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并非注定要破坏其平衡。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一方面可以清除自己对自然界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另一方面,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可以创造出良性循环的人工自然系统。

当然,面对当前提出的各种全球问题,不看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不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认为人类目前面临的这些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将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这种盲目乐观主义的态度也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态度应是一方面正视目前面临的种种问题的严重性,另一方面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的实践活动的能动性,不仅在于改变外部世界,更重要的还在于改变人类自身。人类改变外部世界的目的,不是为了征服世界,而是以此为手段改善和提高人类自身的素质。人类只有达到整体性的自由自主,成为自身的主人,才能真正合理地支配外部世界。只有普遍消除了社会对抗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才能实现全体的自由。也只有到那时,才能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使科学技术全面地造福于人类。

马克思在分析人的本质时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马克思在这里告诉我们,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生来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从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抽象出来的抽象物,因此,它的现实表现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主要特征也都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是使人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己,不仅在生物的意义上、政治经济关系上成其为人,而且在意识精神上成为一个完全的人。这时,人的本质达到了自我的完全实现,即在意志、感情、思维领域中完全实现自己,达到克服盲目性的倾向,摆脱偶然性的支配,掌握必然性的规律,从而获得思维的自由与精神的解放。这种自由与解放的实现,对于主体而言,就是自我的自觉,对于客体而言,就是真理的显现;对于人生而言,就是幸福的享受。这一切意味着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

共产主义“Communism”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ommunion”,是“公有”的意思。而科学恰好具有公有性或共享性的精神气质,科学成果一经产生出来以后,便变成全人类共同享有的财富。一个科学家作出了贡献,得到了社会的公认,便构成了社会的“科学财产”,被分配给社会全体成员,科学家个人没有特殊占有的权力。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普朗克的量子论,等等,谁都可以享用这些“财产”,毋需付出任何代价;如同无偿地享用阳光、空气一样地不费分文。科学的这种与共产主义精神相一致的公有性或共享性,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2〕科学迅猛发展,至今不过三个多世纪,从人类历史的长河来看,只是短暂的一瞬。但最初结合着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的现代科学,它的生长已具有不可逆转性。19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凯旋,同时宣告了所谓“科学世纪”的到来,被科学技术所激发的生产力,象火车头一样,带动整个社会滚滚向前。科学本质上是革命的,它有崇高的追求,随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科学将最终与资产阶级分道扬镳,从资产阶级的武器变成反对资产阶级的武器,实现科学自身的解放和自由。

未来的科学技术和未来的人类社会,必将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整个人类也必将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人类不仅成为社会的真正主人,同时也成为自然的真正主人,以自由人的身份驾驭自然。这种美好未来的境界,既体现着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也体现着科学技术的伟大价值。这种共产主义的自由王国虽然是相当遥远的事情,但只要人类奋斗不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理想是一定可以实现的。

注释: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Ⅲ),第406页, 第326页。

〔3〕〔10〕《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第56页,第60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卷,第219—220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页。

〔6〕转引自《列宁全集》,第38卷,第233页。

〔7〕参见《小逻辑》,第396页。

〔8〕〔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2—33页,第18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75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119页。

标签:;  ;  ;  ;  ;  ;  ;  

科技价值的哲学分析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