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规划中主干配模式的相关应用研究论文_何志锋

配网规划中主干配模式的相关应用研究论文_何志锋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顺德供电局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配网工程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居于末端位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配网工程可被忽视。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配网工程的任务量也在不断增加。由于配网工程点多面广、对专业素质要求较高、施工环境复杂且难以控制,因此,人们应对配网工程的管理典型经验进行研究与分析,总结管理经验。主干配模式是配网规划中一种常见的模式,包括单电源辐射接线模式、双电源环网接线模式、双“II”接线模式等六种模式。本文将对配网规划中主干配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结合其当前的应用状况,为其在配网规划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配网规划;主干配模式;应用

一、前言

目前,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新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因此,人们在使用家用电器以及进行工业生产过程中对电力产生了巨大的需求,而且这一需求在不断增长,用电户对供电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配网工程在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其关系到配电网结构的安全稳定。而在配网规划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主干配模式,对于电网的建设与维护极为重要。因此,相关人员应该在实际工作中做好记录,定期总结配电网的运行与管理经验,对配电规划中不同主干配模式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从而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模式,并且对其进行改进,从而更好地满足电力用户的需求,保证供电的安全可靠,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配网规划的几种主干配模式

目前,我国比较常用的配网方式是中压配电网,这种配网能保证电力的安全运输以及合理分配,极大地节约了成本。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有:高压变电站的配电装置、开关站、配电所、电缆线路等。

我国配网的线路主要构成部分为架空线路以及电缆线路。与架空线路相比,电缆线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电缆线路的这种特性尤其适合一些人口密度大、用电负荷强的地区,这些地区对供电质量也有较高的要求。主干配指的是连接在主干线上的配电装置、开关站与环网箱等。主干配模式是我国配网规划中比较常用的模式,主要包括单电源辐射接线模式、双电源环网接线模式、双“II”接线模式等六种模式。

1.1 单电源辐射接线模式

在几种主干配模式中,该模式是最简单的一种,因为其配电线路非常少,高压开关安装数量也不多。因此,总体而言所需成本较低,便于负荷应用的增加。此外,该种模式能在线路满负荷的情况下进行运行,这是其最为突出的有点。但是,它的缺点就是一旦线路出现故障,技术人员需要进行大范围的检查,其供电安全和可靠性比其他模式低。

1.2 双电源环网接线模式

双电源环网接线模式的主要运作方式为:首先将连接开关安装在双向线路的末端,然后,进行线路连接,即将同一变电站中不同母线的分支线进行连接,或连接不同变电站的分支线。当某段线路出现故障,则可以通过关闭联络开关,从而成功将负荷转至相邻分支。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运作极为方便,接线线路一目了然,唯一不足之处在于成本较高。

1.3 双电源双辐射接线模式

该种模式的应用率较高,因为其双回线路在运作过程中起到相互备用的作用,在出现故障时,不至于全线瘫痪,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与此同时,该种模式下的线路负载率也较低,进一步提高供电安全性。

1.4 双电源出线连接开闭站接线模式

双电源出线连接开闭站接线模式的优势之处在于,电力用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否使用双电源供电。这种模式有助于解决用电户离电源地区偏远以及出线多的问题,通常情况下,需要结合上述第二种模式进行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 双“II”接线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采用的是双环网,每回线路的电力承载量因此减少了50%。双“II”模式能够通过倒闸,在一边变电站故障停止运行的情况下,维持所有开闭站的运作。在一些大范围采用开闭站供电的地区,这种模式实为佳选。

1.6 互为备用的主备接线模式

在互为备用的主备接线模式的实际运用中,技术人员通过在线路中间以及末端安装开关,即可完成各项接线任务,实现电缆线路的分段连接。该模式适用于架空线路逐渐向电缆线路的应用。

三、配网规划中主干配模式的供电性能

配网规划的着眼点在于高效用电、节约成本以及安全可靠,这些都跟线路质量以及线路设置等有着莫大关联。不同的接线模式,其出现故障的节点不同,恢复正常运作所需时间也有差别。单辐射接线线路由于接线较为简单、线路元件不多,出现故障的可能性较其他模式而言可能相对较低。一些比较复杂的线路,如双电源辐射接线线路,情况则相反。但也不是说线路设置越简单越好,一旦出现线路故障,简单线路所需要的检查程序较多,因此会花费大量时间与人力物力,会对生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在这一方面复杂的线路则略显优势。

此外,输电线路的半径、线路开关的安装位置也会影响供电的安全性与质量。双电源辐射接线模式中的输电线路半径更大,线路开关也安装在更合理的安全位置,因此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无论是家庭用电还是生产用电,用户最关注的莫过于供电质量与安全性。从这一出发点考虑,双电源辐射接线模式更加符合电力用户对用电安全性能的要求,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四、配网规划中主干配模式的应用优化

每一个地区的发展都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平稳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的配网规划适用不同的主干配模式。

对于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地区而言,企业对于供电需求较小,整个地区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相对较低,同时,变电站也分布在不同区域,而非集中分布。针对这一情况,地区配网规划宜采用以以互为备用的主备接线方式为主的中压配电网,单电源辐射接线作为次要辅助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技术人员要扩大主干线的线路截面,减少因电力负荷转移而造成的电力损失与经济损失。

对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地区而言,由于其人口比较密集,企业数量庞大,对供电的需求比较高,因而技术人员需根据实地情况进行严密的配网规划。根据先前配网规划的经验,在这种情形下,可以采用互为备用的主备接线模式。该模式能减少线路故障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电力使用效率,较大程度地节约用电成本。

对于处于平稳发展阶段的地区而言,其对供电需求的要求较高,因为高供电性能方能满足其地区稳定发展的需要。因而,针对这一类型地区,人们可以设置一个网架,保证该网架具有稳定坚固的物理结构,同时方便进行转变,有助于在配网的主干线上形成环网结构,提供备用容量。

五、结语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供电性能的要求必然会越来越高。配网规划不同主干配模式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值得人们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在实际生产以及生活过程中选择使用最佳的主干配模式,最大程度地提高供电性能,保证供电安全可靠,以及创造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谢煌泳.配网规划中主干配模式的应用分析[J].电子测试,2016,(03):123-124.

[2]杨晶伟.配网规划中主干配模式的应用分析[J].新技术新工艺,2015,(10):63-65.

[3]杨跃进,皇甫武军.配网规划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通讯世界,2015,(17):195-196.

[4]王光煌.电力配网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模式分析[J].科技尚品,2015,(09):27-28

[5]王晓青.电力配网工程建设管理及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6,(13):60.

论文作者:何志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  ;  ;  ;  ;  ;  ;  ;  

配网规划中主干配模式的相关应用研究论文_何志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