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剧艺术初探

闽剧艺术初探

林艳[1]2001年在《闽剧艺术初探》文中指出福建是一个戏剧大省,有“戏窝子”之称。在福建众多的剧种中闽剧算得上是一个大类。闽剧从其萌芽状态发展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在几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闽剧与福州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在福州人的生活中曾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与闽剧这一历史相当悠久的地方大剧种的地位不相衬的是,迄今为止闽剧的系统化研究尚是一个空白。笔者在深入调查、多方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写作的这篇论文可以说是闽剧系统化研究的一次初步尝试。文章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闽剧史回顾》 为了尽量真实地展现闽剧在发展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笔者在这一部分里将闽剧的发展划分为叁个不同时期:孕育期、形成期、兴盛期。闽剧作为中国戏曲的一个种类,同其他剧种一样在其形成之前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孕育期。本章第一节《闽剧的孕育》阐述的就是历代(主要是唐以降)福州文化尤其是歌舞文化是如何为福州地方戏曲的形成奠定基础。第二节《闽剧的形成》首先介绍了闽剧的前身“儒林班”、“平讲班”和“江湖班”叁种不同的戏曲班社的形成以及它们各自的风格和特色。接着阐述了这叁种班社如何在发展的过程逐渐淡化和消除它们之间的界线,而形成合叁为一的“闽班”。最后论述的是闽班在清末又受到徽剧、京剧等剧种的影响,逐渐成熟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一个多声腔、多剧目、多表演程式的独立剧种——闽剧。第叁节《闽剧的兴盛》主要描述的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闽剧发展的盛况。这个时期闽剧舞台上涌现出一大批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表演艺术家和闽剧乐师,他们长期活跃于闽剧舞台,将闽剧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峰。同时闽剧剧目大为丰富,行当齐全且分类细致,舞台美术的机关幕景开创了中国戏曲舞台美术之先河,班社林立,规模浩大,阵容齐整,这些都是闽剧兴盛的重要标志。 第二章《闽剧音乐分析》 本章通过对闽剧唱腔和器乐的分类介绍来展示闽剧的艺术风格和剧种特色。闽剧唱腔可以分为逗腔、洋歌、江湖、小调、啰啰和板歌六个类型,它们的来源各不相同,风格各异。逗腔来自原“儒林班”的唱腔,风格典雅,优美委婉,带有古代官宦文人的气息,是闽剧唱腔中儒雅美的代表。洋歌来自原“平讲班”的唱腔,以福州本地的民歌、吟诗调等民间音乐为基础,简洁流畅,平白如话,介于说唱之间,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江湖来自于原以江西 内容提要戏班为主的“江湖班”的唱腔,带有戈阳腔高亢、粗扩的特点。同时,因长乐、福清一带的民歌、童谣、山歌、号子以及说唱音乐也被揉进了江湖班的唱腔,江湖唱腔又有了旋律简单、通俗口语化、说唱性强的特点。小调的旋律优美婉转,流畅动听,来源较杂,本地、外地的都有,外来的曲牌被闽剧吸收后,经历代艺人根据福州方言声调和戏剧内容的需要,进行不断改造、衍化,使原来的民歌体音乐向戏曲体方向转化,闽剧特色乐器的独特伴奏手法更为之增添了不少地方色彩。衅秽,是指除戈阳腔之外的夕I-来剧种的声腔。板歌,是本地的民间童谣、民谣配上打击乐衍化而成的念白型唱腔,其节奏多变,形式活泼,风趣幽默,非常的生活化。闽剧器乐在闽剧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闽剧界有“前七后叁”的说法。闽剧器乐是根据使用的乐器来进行分类的,由琴串、哗牌、介头叁部分组成。琴串即丝弦乐曲,以丝竹乐器为主奏乐器,演奏时衬以轻淡的板鼓、尺板、小锣点子,常作为文场的伴奏。哗牌,是闽剧器乐中的吹奏类曲牌。奏哗牌时,常衬以打击乐器,如:板鼓、战鼓、小锭、小锣、大锣作为烘托情绪气氛之用,多用于武场。介头以原儒林班、平讲班和江湖班的锣鼓经为基础,又吸收了福州地区的“十番”。“斗堂”以及徽剧、京剧等剧种的锣鼓经,经过长期的实践转化成为具有鲜明的剧种风格的戏曲锣鼓的一个类型。在这章里、还简要介绍了闽剧乐队的分工以及闽剧的配器。 第叁章《闽剧与福州文化关系之研究》将音乐现象放在大文化的背景上来考察是近年来音乐研究的一个新趋向。闰剧的生发离不开福州地方文化的滋养。闽剧的唱腔、音乐、剧本创作、表演、审美等都与福州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研究闽剧与福州文化之间的关系就成为闽剧研究,甚至福州地方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从闽剧与福州方言、闽剧与福州的宗教、闽剧与福州民俗文化、闽剧与福州人的性格这四个方面来探寻闽剧的生发基础和审美特质。福州方言是一种七声语言,它与闽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它的声调对闽剧音乐旋律构成的影响,同时它的吐字、音长、音位也直接影响了闽剧演唱的发声。福州是一个宗教气息相当浓重的地区,宗教广泛而深远地影响着其他的意识形态部门。闽剧与福州的宗教文化密切相关。笔者主要从戏神崇拜与剧团习俗,宗教为闽剧创作提供素材,宗教教义深入闽剧创作思想,戏曲表演常是宗教教仪的组成部分,闽剧吸收宗教祭仪中的动作、音乐及乐器等几个方面来阐述闽剧与福州宗教文化的关系。民俗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它是一个地区的人民为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而形成的世代相传、广泛流传的风俗习?

张菲菲[2]2014年在《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评定因子体系构建及运用》文中研究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社会文明的历史见证,大多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这就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具有变异性和脆弱性等特点,极其容易随着时代变迁而走向濒危。我国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如何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成为值得深思的现实问题,保护之路任重道远。因此正确的认识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其赋存状态,找出影响其濒危的因素,探寻有针对性的保护和发展措施迫在眉睫。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丰富多样,形式繁多。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其中相当大比重的一类,需要对其进行专门的分类研究。通过对大量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研究,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特征、分类等进行介绍,接着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评定因子,对要素进行归类排序,计算相应权重并构建评分模型来判断赋存状况。然后运用评定体系对传统戏剧闽剧进行个案分析,判定闽剧目前的赋存状况为一般型,但是有转变为稀缺型的风险。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闽剧的保护和发展对策,如提高外界关注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研究和保护,培育优秀传承人;深度挖掘、创新形式、扩大影响等。

张慧娟[3]2007年在《从新编历史剧《贬官记》、《兰花赋》的音乐创作看闽剧音乐的继承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闽剧,又名福州戏,是福建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在福州方言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流行于福建福州方言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的新编历史剧便以其独特的题材,新颖的立意和深刻的思想成为中国戏剧创作的一个亮点,这一时期涌现出一批具有个性和创新性的优秀剧目。《贬官记》、《兰花赋》便是这一时期闽剧在音乐创作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本文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从对闽剧《贬官记》、《兰花赋》音乐创作的分析入手,考察这两部戏在音乐创作上如何继承、发展闽剧传统音乐,通过这两个剧目在音乐创作上的比较来探讨当前闽剧音乐创作的特点,并运用梅里亚姆“观念—行为—音响”的研究模式来阐述对闽剧音乐在继承与发展方面的思考。

佚名[4]1997年在《闽曲飘四海──福建闽剧艺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闽剧,亦称福州戏,为福建省五大地方剧种之一,它产生于明朝末年,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发源于福建闽海一带,流行于福州方言地区,流传到台湾及东南亚各处,有一千多万基本观众。闽剧剧目内容丰富多采,以忠、孝、节、义为主,上自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下至平民百姓、

陈红[5]2008年在《闽剧在福清侨乡的生存现状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侨乡戏曲为研究视点,通过闽剧在福清的生存现状及其人文背景调查,对闽剧与福清的关系、侨乡闽剧的市场需求、闽剧团的生存现状及闽剧艺术的侨区特点进行分析梳理,并对影响福清闽剧发展的因素及推动侨乡闽剧发展的举措进行了探讨。

卢旭[6]2002年在《一路走来一路歌——福州市闽剧院改革初探》文中研究指明初建于1958年的福州市闽剧院毗邻福州西湖公园。每天,勤勉早起的演员就在绿草如茵、花树如幄的岸边傍着朦胧湛碧的湖水练功。拂过湖面的微风,清爽怡人,也卷裹着难以消逝的岁月留下岿然不动的文化气息,总能勾兑起人们对过去浓烈的情感。四十多年来,福州闽剧院的闽剧人就傍着这湾湖水开始了日积月累的工作。然而一年前,院长林培新和他的伙伴们却有更多的思考,这思考来自闽剧院厚重的过去,棘手的现在,也因为风雨飘摇的未来。

王晓珊[7]2017年在《闽剧夫人戏《陈靖姑》的形成、发展与传播》文中研究说明与福建省其他剧种相比,闽剧有更多的本土题材剧目,这些剧目保留了明、清、民国等不同历史时期闽中、闽东地区传统戏曲文化的精华,同时也保留了特色鲜明的地方民俗文化形态和民间信仰内容。由于女神陈靖姑信仰的地方独特性及其与民众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陈靖姑》在闽剧1300多个传统剧目中有独特的位置。通过剧目源流探索,我们可以看到陈靖姑故事从一个"能先事言"的巫女传说发展到7本连台大戏的演化过程,了解陈靖姑信仰由此得以不断深

王保亮[8]2003年在《民间味·停顿·载歌载舞——林汉湘导演艺术初探》文中认为林汉湘,14岁到福州“新国风”科班学戏,主攻花旦,1951年入古田闽剧团。后施行男女分扮,又将自己所学花旦艺术授于女生,改行小生并兼学导演。从小戏到大戏,直到成为名导演。从这个简历,似乎可看出林老从一个学员成长为名导的一些轨迹。我是在他成名之后才认识他的

吴永艺[9]1999年在《别树一帜的丑角艺术——林务夏表演艺术特色初探》文中研究表明五十年代初,新编闽剧近代戏《贻顺哥烛蒂》首次在福州演出时,连续演出一百多场,场场爆满。着名闽剧表演艺术家林务夏将爱钱如命、吝啬成性的小商人贻顺哥扮演得活龙活现,唯妙唯肖,林务夏成为榕城人家喻户晓的“活贻顺哥”,此后,在福州方言中,“贻顺哥”也成为“吝啬鬼”的...

参考文献:

[1]. 闽剧艺术初探[D]. 林艳. 厦门大学. 2001

[2]. 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评定因子体系构建及运用[D]. 张菲菲. 福建师范大学. 2014

[3]. 从新编历史剧《贬官记》、《兰花赋》的音乐创作看闽剧音乐的继承与发展[D]. 张慧娟.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4]. 闽曲飘四海──福建闽剧艺术[J]. 佚名. 中外文化交流. 1997

[5]. 闽剧在福清侨乡的生存现状研究[D]. 陈红. 福建师范大学. 2008

[6]. 一路走来一路歌——福州市闽剧院改革初探[J]. 卢旭. 福建艺术. 2002

[7]. 闽剧夫人戏《陈靖姑》的形成、发展与传播[J]. 王晓珊. 福建艺术. 2017

[8]. 民间味·停顿·载歌载舞——林汉湘导演艺术初探[J]. 王保亮. 福建艺术. 2003

[9]. 别树一帜的丑角艺术——林务夏表演艺术特色初探[J]. 吴永艺. 戏曲艺术. 1999

标签:;  ;  ;  ;  ;  ;  ;  ;  

闽剧艺术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