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农村移民安置浅析论文

水电站农村移民安置浅析论文

水电站农村移民安置浅析

罗 涛 中国国电集团有限公司西藏分公司

摘要: 本文针对水电站农村村民拒绝外迁的原因进行剖析,包括外迁移民心态的变化问题、所选安置地的问题、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结合水电站农村移民安置的原则,如因地制宜原则、开发性移民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通过研究农业安置、非农业安置、长效补偿自行安置、社会保障安置等水电站农村移民安置方式,目的在于提升水电站移民安置水平,便于后续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水电站;农村移民;农业安置;非农业安置

一、水电站农村村民拒绝外迁的原因

1.外迁移民心态的变化问题

在移民安置过程中,当地政府会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对所有需要进行安置的移民进行相关方案的商讨。部分地方政府会采用集中农业安置的方式,也就是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等经济费用流转为安置土地所需要的相关费用,农村移民所能得到的经济补助是完成流转后的剩余资金。此类移民模式容易引起人们产生不满情绪,一方面因为土地实际价值在村民估算中处于不对等的状态,衍生出了相关的土地争论问题。另一方面是当地政府在选择安置方式的时候,对于农村移民的意愿没有进行充分考虑,造成村民对移民方式存在很大的不满情绪,进而影响整体安置方案的推进速度[1]

2.所选安置地的问题

对于水电站需要外迁的村民,在其原有生活区域中,有了一定的文化积淀,村民到达新的生活环境之后,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现在的生活环境,造成村民缺少新区域的归属感。除此之外,因为水电站的建设,需要淹没大的生活区域,牵扯到的移民数量庞大,因此在挑选安置地的时候,需要优先考虑该地区的人口容纳量,对于安置地的综合质量考虑较少。综合质量是指安置地的基本交通情况、产业生产情况、生活资料情况等,很多村民都对新的居住地存在各类意见,这也导致了后续村民与政府间的矛盾,不利于后续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2]

碳酸盐岩的溶蚀-交代作用和红土化作用是红粘土特殊成因中的两种最重要的地质作用,分别以残余堆积物和红粘土为地质作用产物。碳酸盐岩溶蚀的化学风化作用特点是破坏过程,它将母岩的原生结构彻底破坏,水流带走可溶矿物,并与水中所携带的物质发生交代作用。红土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从对形成土的力学性能的角度来讲,这个作用过程总体上不是趋向于破坏,而是趋向于形成土的结构连接的过程[1]。

3.地区经济发展差异

在村民未迁出之前,当地区域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而新的安置地,有很多都是未开发区域,只保留了基础的公共设施,经济发展体系并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发展情况和原来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尤其是选用集中安置方式对村民进行移民安置的当地政府,所选用的集中安置点综合发展条件较差,只能保持村民的基本生存,很难保证后续经济发展,导致村民对此多有不满。很多外迁村民认为离开原居住地以后,新的安置地会有较多的就业机会,也是希望通过外迁来是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3]

二、水电站农村移民安置的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在制定移民方案的时候,当地政府需要准确把控当地居民的实际情况,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目标安置区域的相关的条件内容进行客观评价,以此提升安置区对农村村民的适应性。在具体过程中,当地政府需要考虑安置区域的地理环境条件、移民之前的生活习惯、交通便利情况、供水供电、就业情况等因素,确保所有安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生公寓网不能简单的设计为和普通社区网一样只提供运营商服务,而是要纳入学校统一管理,作为校园网的一部分。根据我校采取原校园网核心和公寓网核心直接连接的方式,打通两个网络,融合为一张更大的校园网。校园网和公寓网的认证系统采取定时和触发两种方式同步两边的账号和密码,实现师生在教学办公区和公寓使用一套上网账号和密码。

第三步,当p和o存在且p是发散性属性,需要对o进行p属性的收敛性属性不一致性检测和修复,如果插入操作执行,s不存在,s的生命区间为修改后数据的有效时间。

2.开发性移民原则

水利水电工程多数建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山区,水库淹没区域大多经济落后,移民的生产谋生技能普遍偏低。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对于这样的移民,可实行土地安置。该安置方式是国内大多数水库移民的主要安置方式,符合移民工作中的风险最小、最大相似性原则和最大社会安全感原则。选择县外农业安置时,尽量将安置点选在经济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区域,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求。

3.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安置农村村民时,需要秉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安抚。这是因为农民对于安置地的经济发展抱有很大期待,如果新安置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无法赶超原生活区域,那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增加村民与当地政府的矛盾,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在实际安抚过程中,需要尽力保持经济均衡状态,进而提升安置区经济发展。

三、水电站农村移民安置的方式

1.农业安置

农村生活的村民很多都以农业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因此在安置村民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当地农业发展情况,根据综合发展数据指标建立科学性的移民方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当地政府可以将大农业安置作为主体安置方式,将土地资源分配作为方案的主体内容。结合目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将区域内可持续开发的土地资源进行标注,在安置村民的时候,可以将其作为安抚农村村民的主要措施,确保安置区的村民可以尽快恢复原有生产水平,起到安抚移民不稳定情绪的作用。

2.非农业安置

非农业安置指移民安置后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不占用农业用地,而主要从事非农产业发展生产,收入来源于非农业收入。这种安置方式的好处是可以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是库区移民安置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主要安置方式。此种安置模式对于那些素质高、生产经营和谋生技能强、即使离开土地也能维持生活的移民,可以采取非农业安置方式。

3.长效补偿自行安置

长效补偿自行安置属于一种新型农村移民安置方式,该安置方式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对外迁移民进行长期补偿。相比于传统安置方式,该安置方式补偿时间维持时间较长,能够很大程度安抚移民刚到安置区时的抵触心理,并且在其安置地当中,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去适应新环境,提升当地居民的稳定性。该安置方式非常适用于水电站附近土地资源相对较少的村落居民,该安置模式会增加水电站运行成本,降低水电站的经济效益。

4.社会保障安置

社会保障安置是对农村村民不再进行土地资源补充,而是采用助学、养老、帮弱、促生产的方式对其生活进行安置的方式。助学就是承担家庭上学的部分费用,减少安置地居民的经济负担。养老主要针对家庭年龄较大的老人,给与一定的养老补偿,缓解年轻人的经济负担。帮弱和促生产主要是对原区域居民生活水品,制定相应政策进行帮扶,使其可以达到既定经济发展要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水电站农村移民属于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无法对涉及到的相关人员进行合理安置,势必会造成当地居民过度不满,激化社会层级的经济矛盾。因此针对此类情况,相关人员需要提前了解当地居民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移民方案,进而提升农村村民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丁一,陈鹰.西部民族地区水电开发农村生态移民问题探讨——以四川省大渡河硬梁包水电站移民安置为例[J].农村经济,2018(9).

[2]吴应真,裴来勇.两河口水电站农村移民逐年补偿生产安置方式思考与建议[J].中国水利,2018,8(4).

中图分类号: D632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9)031-0065-01

作者简介: 罗 涛,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研究。

标签:;  ;  ;  ;  ;  

水电站农村移民安置浅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