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扩大,各市场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而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是必要的。应在健全监管制度的基础上,加大对管理制度的重视程度,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其加以完善,同时各相关部门以及单位领导要将管理落实到实处,从而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为建筑工程企业实现长久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常见问题;现场管理
引言
在新时期的快速发展中,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社会各界越来越注重建筑工程中的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等内容。为了提升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施工企业需要做好施工材料管理、施工人员管理、施工安全管理等工作,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控制,提升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为施工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1常用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1基础施工技术
(1)为了保证放线方位符合设计要求,要对放线方位进行提前测量,并反复核查。(2)测桩前首先要确保各设备安装到位,再进行打桩。(3)基础施工技术包含范围广泛,且涵盖内容较多。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机械被投入到施工中,在利用机械完成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将标高控制点进行设置,待设置完成后确保其准确性;其次,在基坑开挖之前,为了避免对基地造成影响,所以相关工作人员要进行清槽处理。此外,在施工前,要将支护以及挖土等方案设定完成,并以该方案作为本次施工的具体参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保证整体施工的质量。
1.2模板施工技术
(1)为了避免放线位置出现偏差,从而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首先要保证轴线设置的位置具有准确性。(2)模板的制作与安装要以具体施工设计要求为参照,在此基础上通过控制标高实现对安装质量的把控。(3)待施工中包含的所有模板均安装完毕后,需要对其进行质量检查。(4)在施工中,为了对模板用量进行控制,各工作人员应该在合理安排施工区域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模板的使用效率,由此降低施工成本,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真正提升施工效率。
1.3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施工技术意义重大,是保证房屋建筑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施工前,工作人员要对图纸内容了如指掌,对房屋建筑过程中钢筋的不同形式以及绑扎效果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结合施工需求以及材料特征,将钢筋施工技术充分运用到房屋建筑施工中,在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时保证施工质量。其中尤其应注意,工作人员不仅要了解钢筋的对接模式等,更要在此基础上对施工操作进行严格规范,通过提升钢筋施工的质量真正为房屋建设贡献力量。
1.4防水施工技术
在很多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建筑环境中有浴室、厨房、洗手间等布局的建筑特点,为了进一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性,就急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防水渗透处理工作。例如,可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根据具体法律法规严格操作,选用负荷标准的防水卷材以及相对应的防水施工技术。
1.5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拌和混凝土之前,首先要明确各材料的比例,待配制完成后,及时对混凝土进行运输。因为房屋建筑中不同部位的要求以及构造均不相同,为了保证整体房屋建筑的质量,不同部位要采用不同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待施工完成后,要对其进行养护,以延长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尤其注意,在施工中要确保新混凝土与旧混凝土结合完全,没有缝隙。由于混凝土的比例存在固定配比,所以禁止向其中私自加水,以免破坏混凝土原始比例,从而影响整体工程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现状分析
2.1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相对薄弱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建筑环境以及现场施工的相关要求来看,需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所有施工技术人员具备一定的资质或者素质,但是经过课题组的实际调查中发现,只有极个别比较关键的施工技术中的施工人员有相关的资质证书以及综合素质,对于绝大多数的施工技术人员来说,不但自身的素质有待提升,并且自身对于建筑工程中的安全意识也比较薄弱;与此同时,建筑环境中的施工企业为了赶工期、节约经济成本,很少对其进行严格的施工技术培训,于是就严重造成技术能力的参差不齐。
2.2施工材料不达标
在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因素中,除了施工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影响之外,还会受到建筑施工材料的显著影响。因为,在建筑工程中会用到水泥、混凝土、钢筋等多方面的建筑材料,并且作为影响建筑质量的核心因素,其对于建筑工程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从建筑材料的入库检测,再到建筑材料的配比、搅拌、灌注方式等均会对建筑质量形成一定的影响,均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操作。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往往为了获得较大经济利益,就会采购劣质的建筑材料,并且在对建筑材料进行配比、搅拌等操作的时候均会出现较大的问题,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不仔细,从而就会增加建筑工程的风险。
3加强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措施
3.1科学制定现场施工规划
制定规范施工计划是为了规范施工现场的管理,同时是提高现场施工质量为前提。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相关人员要做的工作是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然后再次根据调差结果对图纸进行设计,并通过施工现场地理环境的勘测,制定施工现场规划书,并且保证规划书与实际工程施工的要求一致。同时,在制定现场施工规划时,要将工程施工计划于各个环节之间的进度标记上标注。
3.2完善施工监管制度
想要提高建筑物施工现场的效果,就要从多方面进行管控,比如施工技术、施工周期、还有施工质量等多方面进行严格保证,以此来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实现完善施工监管制度的前提是:建立有效施工监管体系;对现场施工人员与施工技术进行监督与指导,这么做即保证了建筑施工现场的秩序,同时又减少了发生意外的几率。
3.3立奖惩制与岗位责任制
目前,目前工程现场施工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安全性问题,这种问题就是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安全意识不重视造成的,同时并没有把施工安全性与质量管理和自身问题联系起来,其中一大部分员工只要把自己身边的工作做好就行,所以相对于工程质量与安全问题考虑不周全。针对这种问题,在施工过程中要建立岗位责任与奖惩制度,将建筑施工与施工人员两者相结合,从而将施工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对于工作变现好的,按照要求实施技术进行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奖励,想反,对于造成安全事故的,进行惩罚。
3.4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人员的素质与企业对施工人员的合理利用,提高工程现场施工的水平与保障建筑施工质量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如果施工人员素质差,首选施工技术能力差,其次对施工质量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并且定期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进行培训,同时向施工人员讲授施工安全性与质量保障的重要性。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先进的建筑工程出现在社会中,工程对施工技术水准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不断完善已有施工技术,以此来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国家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梅红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思考研究[J].智能城市,2019,5(4):58-59.
[2]刘庆峰,郭坤鑫.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250-251.
[3]刘军,王丽宏.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安全和施工技术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103.
论文作者:汪立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现场论文; 质量论文; 混凝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