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新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回族小学 138000
一、着眼语文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根本目的应该落实到使学生“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上。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只有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因此,课堂教学要从语文的性质出发,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和语言文字的有效积累,强调“多读”,做到“博览”;重视工具的灵活操作和熟练运用,强调“熟读”,要“多写”。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大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做到课文让学生自己学习、字词让学生自己掌握、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方法让学生自己寻找、重点让学生自己思索、难点让学生自己突破,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全过程,逐步学会自主学习。
三、精心备课认真上课
教师在课前要准确把握教材、吃透教材,设计精巧的教学过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用恰当的课件教具,完成精美的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及时调控课堂,让课堂教学焕发主动、自主、探索的活力。因此,教师必须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向40分钟要质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有自身的目标体系,简而言之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必须真正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落到实处。而在这四项能力中应该从阅读入手,因为阅读是文本教材与学生发生联系的直接媒介,又是听说读写四项语文能力的中介。通过阅读优秀文章可以学习和借鉴名家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反过来写作又可以从某个侧面检测阅读效果如何;阅读之后进行的阅读交流和体会中,听与说既可作为阅读外延的延伸,反过来又可评价学生阅读的效果。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把课堂教学改革定位于阅读能力的培养上。
五、养成广泛阅读习惯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师要想方设法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通过进行广泛阅读,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教师可以通过举办美文朗诵会、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促使学生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
六、建立和谐民主氛围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带领学生读课文,教师讲学生听,呆板单一的说教方式使得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师要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师形象,营造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课堂环境下更好地学习。在大力实施新课改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仍然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关注点,教师要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将课堂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从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地位转变成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当好指导者。
七、尊重每一名学生
语文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观念,在课堂中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不能只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发展,也要关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师要做到平等对待,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关心,能够真正爱上语文学习。素质教育强调遵循个性教育原则,也就是教育要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达到最大程度的因材施教。在当前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要求每节课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是不现实的。可行的办法是把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层次,对不同层次学生分类指导。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加深拓宽,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了解乃至钻研自己所感兴趣的语文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其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并注意培养其学习的独立性、创造性;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在速度上、难度上适当降低、放宽要求,并对其提供多种形式的帮助。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就要打破班级授课制的单一教学组织形式,把班级授课与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实行“适应个性的教学”,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班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集体教学上,使教学内容和进度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要在面向多数的集体教学中兼顾两头,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意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我们要了解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情况,及时注入不同的信息,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后进生能回答的问题,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以达到大面积丰收。对于学习成绩差、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不能放任不管,更不能歧视他们。教师对他们要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增强学习的信心,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练习中可以要求差生完成基本的练习题和稍有变化的题目,学习好的学生在做完后再做一些较难的题目,或者让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论文作者:郭玉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语文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能力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