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采矿技术不断升级更新,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过去的安全管理措施难以适应新时代安全管理的要求,需要人们重视安全管理的改革。安全管理能够满足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开采的需要。采矿安全一直是制约采矿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它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会对工人的安全构成威胁。因此,针对当前矿产行业的现象,迫切需要加强矿山安全管理技术,促进各种安全设备的安装和应用。
关键词:安全管理;矿山采矿工程;应用分析
导言:在矿山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灾害等问题的影响,经常发生一些安全事故。我国矿山安全事故常年频发,对矿山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发展有着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矿山工程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影响矿山工程施工安全的因素与环境和设备有着重要的关系。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确保矿山工程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矿山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意义
矿山建设可分为地面工程和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员工应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矿产资源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对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采矿过程中存在着危险。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除了有关人员的安全外,国家还将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毫无疑问,这也会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障碍。矿山工程的有关管理人员必须了解矿山安全问题,实现矿山安全事故的持续减少,并在矿山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实行安全管理。
2矿山采矿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
2.1安全防护措施不足
目前,矿山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安全管理问题,主要是由于缺乏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资金不足,安全保护措施还不够。在矿山企业中,企业向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在提升和转型过程中,多数矿山企业缺乏安全管理的有效投资。近年来,一些大型矿山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进行了投资。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趋于减少。
矿产企业普遍缺乏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矿产企业经过长期发展,逐步向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转移。与较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往往地理环境较为复杂,交通不便,自然环境相对较差。因此,采矿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需要更高的要求。从目前的情况看,许多矿产企业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和竞争压力,未能形成以当地环境条件为基础的安全管理体系。这使得采矿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构成更大的威胁,工人的安全无法保证。
2.2缺乏安全责任规定
矿产企业缺乏有效的安全责任分工和监管是影响矿山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矿产企业的管理机制相对不成熟,不可能建立现代的管理观念,在利益诱导下容易出现人为的问题。矿产企业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生产,会降低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经济效益。因此,许多企业在实际开采中忽视安全规定,不执行安全责任规定,以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甚至有些企业还会进行非法采矿活动,造成安全事故频发。
2.3安全应用技术与设备相对落后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采矿技术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的现代采矿设备逐渐应用于矿产开采。但是,由于经济原因和技术原因,高新技术在矿产企业中的应用并不普遍,大多数企业仍然依赖传统的采矿技术。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导致开采效率低下,安全事故频发。有的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对企业更新缺乏了解,只注重经济效益,过度开采矿产,忽视安全设备和技术的使用,造成许多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缺乏安全培训工作和安全素质教育
目前,我国矿产企业普遍缺乏专业的安全质量教育和安全培训工作,工人的安全意识不强,管理部门对安全问题的重视不够,导致矿山安全隐患增加。采矿工人往往文化素养较差,对采矿过程中容易发生的危险认识不足,没有相关的事件管理经验和应对方案。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许多企业没有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导致许多员工缺乏系统的安全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安全保护技能,导致企业安全管理任务增加。
3矿山企业安全管理的实践研究
3.1强化安全管理意识。矿山企业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就要加强自身的安全管理意识,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对矿山企业而言,安全意识是提高安全管理和执行的重要因素。企业领导要积极开展员工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在安全培训过程中,培训的重点应当是职工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除了安全管理意识外,管理者还需要加强技术和操作指导,规范各种操作行为。同时,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应时刻保持警惕,及时开发现有的安全隐患,促进安全问题的解决,提高工程安全性能。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分析了目前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并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为员工创造安全的采矿环境,确保项目的高效发展。
3.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制。我国现行的安全管理体制是:企业全面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企业作为安全责任的主体,应当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因此,企业必须认真研究与落实安全生产的实际问题,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矿山企业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就要加强自身的安全管理意识,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对矿山企业而言,安全意识是提高安全管理和执行的重要因素。企业领导要积极开展员工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在安全培训过程中,培训的重点应当是职工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除了安全管理意识外,管理者还需要加强技术和操作指导,规范各种操作行为。同时,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应时刻保持警惕,及时开发现有的安全隐患,促进安全问题的解决,提高工程安全性能。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分析了目前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并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为员工创造安全的采矿环境,确保项目的高效发展。
3.3采用监督激励机制。要完成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要从安全意识和安全体系入手,还要从监督、鼓励和评估机制入手。这些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人员和设备的损害。对企业安全问题的预防具有积极的作用。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应重视安全监督,对员工的日常工作进行全面监督,确保其工作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定期检查生产设备,及时发现各种隐患,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管理人员需要科学合理的监督,应当结合具体情况,跟踪检查监督。如有重大问题,应及时向上级报告,注意工作中的各种薄弱环节,加强监督。鼓励职工安全生产,鼓励职工安全经营,采取适当措施奖励、奖励工作成绩好的职工,增强职工安全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其他职工树立榜样。扮演模仿效果的角色,批评和惩罚在工作中有不安全和不正常行为的员工,并警告其他员工。
结束语
总之,有必要采取有效的采矿技术安全管理制度,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针对我国矿产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企业安全管理的对策,以期在企业矿产开发过程中促进安全管理。确保工人安全得到有效保护,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转型。
参考文献:
[1]吴祥.深入分析安全管理在煤矿采矿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5):2269.
[2]马雁冰.深入分析安全管理在煤矿采矿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30):239.
[3]袁显湖.安全管理在煤矿采矿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14):46.
论文作者:权峰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矿山论文; 过程中论文; 矿产论文; 员工论文; 采矿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