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探讨*
杨 玺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 广汉 618307)
摘 要: “双一流”建设方案的提出,要求高校图书馆为学科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了当前学科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完善学科服务制度、深化服务内容、优化人才队伍、加强学科平台建设等策略,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深层次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服务机制
1 引言
学科服务是为各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提供资料、数据以及相应的人力支持等的辅助性服务工作。具体地说,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学科馆员为主体,依托图书馆特有数据源、信息技术和公共信息资源,面向特定机构和用户群体,基于教学和科研,形成多方协同、面向一线、嵌入全程的一种服务模式和服务机制[1]。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2],为中国高校建设指明了新的思想和方向。
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和衡量标准,学科建设的质量直接反映了高校的整体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良好的学科建设不仅可以为学科教育质量提供保障,同时也是增强高校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资源中心,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文献支持和保障,在学科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双一流”建设离不开一流的图书馆,同时也需要高校图书馆提供一流的服务。
点击菜单[选择][按位置选择],打开选择对话框,在[目标图层]勾选建筑物层,[源图层]选择阴影栅格转换而成的矢量图层,[空间选择方法]应选 “目标图层要素的质心在源图层要素内”;根据需要,设置其余参数,点击 [确认]完成查询。建筑物已选中。右击查询后的建筑物图层,选择[数据]→[导出数据],打开工具对话框,完成设置,输出不符合规范的建筑物。如图12中,深色表示不符合规定的建筑。
2 国内“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
美国高校最先提出了学科服务的理念,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海外高校图书馆的普遍认可。清华大学图书馆于1998年率先引入了学科服务的概念,创立学科馆员制度,实施学科服务[3]。此后,国内“985”“211”高校图书馆相继展开了学科服务建设,开启了对学科服务的认知与实践。
(vi)设D=(di)jm×(ni=1,2,...,m,j=1,2,…,n)表示群决策专家组集合E群决策矩阵。子组Ey(y=1,2,…,r)群决策矩阵m,j=1,2,…,n,y=1,2,…,r)通过加权集结算子转化为群决策专家组集合E群决策矩阵D=(di)jm×(ni=1,2,...,m,j=1,2,…,n),其中
学科服务平台以传播学科知识和学科信息为主,是开展学科服务的有效支持工具。LibGuides 系统被很多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采用,是目前较主流的系统,除此之外,也有少数图书馆使用其他系统,例如北京大学的学科服务平台使用的维普系统,南京大学使用Subject plus 系统等。但多数高校图书馆提供的学科服务集中于学科资源的建设,学科资源的导航服务等,缺乏个性化的学科服务和创新性服务。
学科服务的开展离不开学校各二级学院及有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可建立高校学科服务管理中心,通过该中心来对学科服务的相关部分之间进行沟通协调,提高服务效率。管理中心的建成可以加强学校、图书馆、院系三者之间的联系,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学科服务工作。管理中心应统筹学科服务全局,制订学科服务发展规划及管理机制。同时,还应建立和完善学科馆员培养、培训机制,学科馆员激励机制,学科馆员知识共享机制,以此来提升学科馆员素质,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 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学科服务制度不完善
学科服务制度主要包括学科服务管理制度、学科馆员服务制度、学科服务评价制度三方面。虽然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已经开展了学科服务相关工作,但真正建立了完善的学科服务制度体系的只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大等国内知名高校,其他很多高校或是没有建立学科服务制度,或是只 对制度中的某一方面作出了相关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科服务的发展。很多高校没有将学科服务专门设立部门,可以由信息技术部人员负责学科服务的相关工作,也可以由采编部人员负责,而且没有对学科服务人员的职责做出明确规定,缺乏服务的反馈、监督、奖惩和激励机制,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科服务工作的高效开展[5]。
3.2 学科服务内容单一
新形势下学科服务的内容也应顺应时代做出一些创新。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首先要明确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丰富服务内容,开展深层次的服务。除了开展传统的学科服务项目以外,图书馆还应做好学科服务定位,切忌全面撒网,要立足学校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结合学科馆员的学科背景,抓重点,有先后地开展差异化的学科服务,做好定点,可以选择双方有良好合作机制的学院或科研团队进行试点服务,突破重点,以点带面;做好定制,要结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专题化、深入化、有针对性的便捷的订单式服务。
3.3 人才结构不合理
钢筋质量控制之三就是“焊接”。主筋焊接接头采用单面焊接,在同一截面接头的个数不超过50%。焊接长度、高度,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3.4 学科服务平台建设不足
为了深入了解“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笔者于2019-04-17 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通过篇名途径检索“双一流”*“学科服务”,共检索到52 篇相关文献,认真研读相关文献后总结如下:从发文时间来看,全部文献集中在2017—2019年发表(其中2017年6 篇、2018年35 篇、2019年11 篇),可以看出“双一流”建设方案虽于2015年提出,但真正引起学者们重视是在2017-01《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发布之后以及十九大精神的指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中国高校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也促使高校图书馆为“双一流”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学科馆员是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主要人才力量,在学科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十一条规定:图书馆馆员包括专业馆员和辅助馆员,专业馆员的数量应不低于馆员总数的50%。专业馆员一般应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层次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经过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或系统培训[7]。虽然近些年各高校图书馆在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但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图书馆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学历层次、专业知识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都达不到教育部对专业馆员的要求,且很多馆员学科背景与相关学科知识结构以及开展的知识活动契合度低,具备学科背景的馆员又缺乏图书馆情报相关知识,两者兼具的甚少。这就导致图书馆的学科馆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对相关学科的深层次了解,很难准确把握学科前沿问题及发展趋势,提供的服务难以满足教研人员的需求[8]。
4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发展策略
4.1 建立和完善学科服务制度
从研究内容来看,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学科馆员队伍建设、学科服务制度建设、学科服务模式的运用、资源保障建设、学科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当前,国内42 所“双一流”高校几乎全部都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一些重点高校图书馆分别建立了具有特色的学科服务发展模式。总的来说,当前学科服务的模式主要有“学科馆员-学科嵌入”服务模式、“学科馆员-图情教授”服务模式、“学科分馆”模式等几种,其中“学科馆员-学科嵌入”服务模式的运用率最高,具体做法为:嵌入教学,参与学院教学活动、导师的毕业讨论会、学校的教学方法讨论会,将信息素质教育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开展新生入馆教育、一小时讲座,开设信息检索和利用通识课、信息素养专业课;嵌入科研,与科研处合作,参与项目申报,完成学科分析报告等,参与教师科学研究训练系列讲座的开展[4]。
4.2 开展有深度的学科服务项目
目前,一些学科馆员服务主动性不强,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不明确,满足于常规工作,导致学科服务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嵌入到教学与科研中。多数高校学科服务仍然只是传统的文献传递、引证查询、用户培训等浅层服务,除了一些重点高校开展了如学术评价、研究前言、动态追踪、项目参与等有深度的学科服务外,其他高校很少开展有深度的学科服务[6],导致服务质量不佳,无法为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学科服务。
4.3 优化人才队伍
优化人才队伍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①提高现有馆员的素质,图书馆可以定期在馆内组织一些专业知识培训及业务培训,以提高馆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尽可能多为馆员提供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专业前沿动态,跟随研究热点。②继续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提升馆员的学历层次、专业知识水平、科研能力,助力图书馆学科服务发展。如今,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已由数字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转变,智慧图书馆集大数据、物联网、智能设备、智慧馆员、人工智能于一体,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积极建设智慧服务技术部门,加强馆员的素质,培养一批高水准、有理想、有激情的智慧馆员,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4.4 加强学科服务平台建设
在当前大数据以及智慧图书馆建设环境下,学科服务平台除了提供传统的学科资源导航服务、学科资源建设等服务以外,还应提供个性化学科服务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服务。此外,还要更重视知识发现、知识交互服务,使学科服务平台成为用户合作学习和科研的智慧型知识平台。图书馆还应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主动延伸和深化ESI 学科服务,建设ESI 学科服务平台,深化ESI 学科导航信息,提供多类开放获取信息、科学数据等内容,定期为学校提供 ESI 学科分析报告,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5 结语
“双一流”建设方案的提出,对高校图书馆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资源中心,应抓住机遇,完善学科服务制度,优化人才队伍,加强学科服务平台建设,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更深、更专、更细的服务,为“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应急物流管理系统的本体库包括两种领域本体(即“管理”和“应急物流”),任务方法本体以及由此产生的应急物流管理本体,如图5所示。以上各图中,实线表示等级关系(即“part of”),虚线表示组合关系(即“uses”),箭头表示对任务/方法本体的引用。另外,图中只显示了类及其之间的关系,然而在实际的应用本体创建时会涉及本体的全部元素,包括类、属性、约束条件/关系等。
参考文献:
[1]张希胜.“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9,37(2):7-10.
[2]涂文菠.“双一流”政策下的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探讨[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7,35(3):62-64,78.
[3]姜爱蓉.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J].图书馆杂志,1999(6):30-31.
[4]郑玉娟.国内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开展调查分析[J].图书馆研究,2015(2):102-106.
[5]赵雪岩,彭焱.“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拓展与深化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8(2):72-75.
[6]徐健晖.“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7,35(2):55-58.
[7]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EB/OL].[2019-05-23].http://www.scal.edu. cn/gczn/sygc.
[8]范翠玲,李冬秀,于佳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9,37(2):11-14,25.
中图分类号: G521.5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9.21.010
文章编号: 2095-6835(2019)21-0029-02
*[基金项目]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青年基金“‘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探讨”(编号:Q2019-13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杨玺(1988—),女,助理馆员。
〔编辑:张思楠〕
标签:“双一流”论文; 高校图书馆论文; 学科服务论文; 服务机制论文;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