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主要的承重构件有混凝土和钢筋等,所以必须严格控制质量问题。一般而言,混凝土的品种多样化、原材料产地很多,建筑的形体呈现复杂化,建筑对技术水平和施工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施工质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1露筋问题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部分钢筋裸露在外,甚至全部钢筋都外露,这是混凝土质量问题的一个表现,它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在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发生位移,钢筋紧贴模板,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捣不实或漏振;浇筑构件在设计时布筋过密,在浇筑混凝土时保护层又不足,使钢筋紧靠模板;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合理加上捣振不当,踩踏等人为地造成的钢筋变形、移位等以致钢筋外露。
1.2凝土工程表面质量问题
麻面以及蜂窝等众多质量问题极易出现在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阶段的表面上,在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因部分地区出现较多的砂浆以及因较少的石子而比较酥松等现象而极易出现质量问题,甚至是蜂窝状窟窿或者是裂缝等问题也可能会出现在混凝土结构上,施工作业人员在处理混凝土表面质量问题时一旦没有依据相关的技术标准展开的话,那么整个建筑混凝土工程的使用性能或是其质量等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1.3蜂窝和麻面问题
在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表面,经常会出现类似蜂窝的窟窿,构件表面呈现无数小凹坑、麻点。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模板的表面比较粗糙,并且不够湿润,混凝土内的水分被逐渐吸走,模板漏浆,混凝土分层离析等。在混凝土入仓后,没有设置缓降器,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又没有对其进行分层捣固处理;模板存在缝隙,导致水泥浆大量流失;布置的钢筋比较密集,混凝土坍落度较小,没有经过平仓振捣处理。
1.4孔洞问题
在施工阶段,较大的孔洞以及空隙会出现在部分建筑混凝土工程的内部,此种问题的出现将会极大影响建筑混凝土工程质量,而不合理的振捣施工以及离析后的混凝土是造成此问题出现的关键因素,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在部分施工企业中虽然应用了分层振捣的方式,但是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业务能力等却极易影响到振捣作业的效果,因此,要想对混凝土工程孔洞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那么怎样对振捣作业成效进行有效的加强便显得尤为重要。
2建筑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策略
2.1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
在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期间,要加强对原材料的把关,施工单位在混凝土工程施工前,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需要,灵活选材。比如说,材料的型号、质量等必须要严格把关,做好质检工作,保证所有材料达到了工程建设标准需要,才能让这些施工材料进入到施工场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施工单位还需做好材料现场抽查工作,查看原料是否存在有质量方面的问题,对质量不过关的原材料要及时剔除,重新选购合适材料,需要注意的是,施工现场材料抽查,要重复进行多次,可以结合施工进度确定抽查时间。此外,还应当督促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做好材料保管工作,避免材料受到外界的侵蚀,如水泥一旦被雨水打湿,就无法使用,部分钢筋接触到雨水则会锈蚀。
2.2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控制
将两种以上适量的掺合料加入混凝土工程中可对其质量以及性能等进行有效的提升,一般选取的掺合料有矿渣粉以及粉煤灰等,将其自身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出来;此外,为了确保后期的使用质量,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养护混凝土;而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以及水热化的合理性,应严格把控混凝土强度上升的速度;依据详细的试验来对不同种材料之间的配合比进行合理的确定,且要想合理的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依据项目概况来进行。
2.3混凝土搅拌与运输质量控制
在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能够促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保水性之后,就可以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工作。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之前应明确各种原材料的添加量、添加顺序和搅拌时间、是否添加外加剂等问题。在整个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都需要有专门的监测人员进行全程监督,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必要的解决措施。在对混凝土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不会发生分离、漏浆、严重泌水等问题。如果施工环境温度较低,还应在运输车上覆盖保温设施。将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后应立即做塌落度试验,如果实验数据合格,方可进行后续工作。
2.4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捣实和浇筑是一道关键工序,这道工序决定着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整体性、尺寸和外观等,决定着混凝土的这些指标是否符合验收的标准。(1)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保证薄层连续浇筑,将不出现裂缝为原则。(2)保证振捣得当。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是振捣。我们必须时刻关注是否出现漏振、过振等不良振捣现象,预防混凝土内部出现蜂窝、孔洞现象,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通常情况下,振捣不充分经常出现质量问题,例如混凝土外表面出现孔洞、麻面、蜂窝、裂缝和气孔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然而因为孔洞和内部蜂窝造成的质量问题,却往往被忽略。而内部质量缺陷,对建筑物结构造成更大危害,因而,技术人员必须关注这个问题,适宜采取二次振捣的方法,提升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拉强度等,质检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检测手段,避免质量问题的产生。(3)在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泌水,此时必须尽量将其清理干净。(4)在混凝土泵送中,确保过程连续,不能中断,如若必须间断泵送过程,那么要确保次层混凝土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浇筑完成,且间断的时间必须控制在45min以内。(5)严格把关混凝土中的钢筋,浇筑混凝土时,确保钢筋具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和处于正确的位置,加强对钢筋的检查,在钢筋比较密集、不易振捣的部位,需适量缩小骨料的粒径,保证混凝土良好的和易性与混凝土配合比准确。针对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超过2m的,为了预防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要利用溜槽或串筒进行下料控制。(6)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保证混凝土的垂直度、表面平整度和光洁度达标。针对混凝土的上述指标,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及优质的模板意义重大。除此之外,为了达到钢筋混凝土施工验收的标准,还要注意模板拼缝、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等。例如模板的拼合不严密,发生漏浆现象,在情况比较严重时,会导致新浇筑混凝土表面出现露石现象。除此之外,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垂直度的先决条件是模板的刚度,所以,在反复使用模板之前,一定要校准其刚度,杜绝使用变形较大的模板。
结语
总而言之,施工企业在对质量控制体系进行完善的制定时应依据建筑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的起因来进行,为了让施工企业得到更多的工程效益,且对建筑混凝土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进一步进行提升,那么便应对混凝土的养护作业、配合比、振捣以及浇筑施工环节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徐贺.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14):79~80.
[2]范德刚.强化房建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的策略分析[J].科技展望,2017(11):160.
论文作者:鲍松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卷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质量问题论文; 孔洞论文; 模板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2卷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