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_农民论文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_农民论文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回顾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成就及当前存在的主要矛盾

(一)农村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就

第一,突破了吃“大锅饭”的人民公社体制,普遍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的责任制,确立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种经营体制,既有利于调动农民个人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这是我国农村经济在过去十多年得以迅速发展和今后持续发展的基本推动力。

第二,农村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和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据统计,在199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中,乡办企业占26.9%,村组集体企业占21.5%,联户企业占4.9%,家庭经营占46.7%。

第三,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使农村经济由种植业单一结构,向农林牧副渔和二、三产业全面发展转变。1993年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0%,比1978年下降20个百分点,林牧副渔业的比重相应地由20%上升为40%;在整个农村经济中,农业的比重为27.5%,比1980年下降了38.5个百分点,而非农产业的比重相应由34%上升到72.5%。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大推进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和城乡之间的交融。

第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除定购粮、棉等少数农产品外,放开了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和购销,形成了多渠道经营的格局,农产品市场和农业生产要素市场都有一定程度的发育。

第五,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有了一定发展,对于转变乡镇企业经营机制,明晰产权,优化生产要素组合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中西部地区积极进行了“四荒”地使用权的拍卖。

第六,国家对农村经济的宏观调控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取消了指令性的农业生产计划,调控方式由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向越来越多地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转变。

总之,16年的农村改革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

一是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供求关系由长期短缺变为供求基本平衡。改革前的几十年,吃饭穿衣始终是困扰我们的重大问题。改革后短短几年,即到80年代中期,我们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历史性成就。1978年至1994年的16年间,全国平均每年增产粮食200多亿斤,棉花200多万担,油料、猪牛羊肉、水产品等都是以较大幅度增产,肉、蛋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水产品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994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已达42588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75%,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1/3强。至1994年底,乡镇企业职工总数已达1.2亿,超过了国有企业职工总数。乡镇企业不仅成为农村经济的强大支柱,而且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197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3元,到1994年达到1200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约2.6倍。没有稳定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目前的7000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1.3%降到8%。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农民吃、穿、住、用、行等各方面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四是农村经济有力地支持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几个突出矛盾

第一,人口增长与农业资源衰减的矛盾。一方面,我国每年新增人口1500万左右,对农产品供给从总量和质量上都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农业资源衰退严重。人均耕地面积已由解放初期的2.7亩下降到1.2亩,为世界人均耕地的1/3。人均占有水资源为世界平均的1/4,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并集中在汛期(长江以南水资源占全国的70%,耕地仅占31%,而长江以北水资源仅占全国的30%,耕地却占全国的69%),常常造成我国农业大面积的持续干旱和涝灾,严重影响了农作物总产量的提高。我国可利用草原约47亿亩,人均只有4亩,且1/3的草原在退化。

第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与投入向高效益产业流动的矛盾。现有水利设施大部分是六、七十年代修建的,老化、损毁、失修严重,防洪抗旱能力较弱。全国1/3的水库带“病”运行;灌区工程基本完好占30%,报废的占10%。近几年,农业受灾面积呈增加趋势。这一切都要求增加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但由于农业是一个社会效益高而经济效益低的产业,近几年无论国家、集体、个人向农业投入都比较少。“五五”期间,国家财政对农业支出资金占同期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3.2%,“六五”期间下降为9.5%,“七五”期间下降到8.4%。1993年,国家用于农业的基本建设投资131.2亿元,占国家基建总投资的2.8%,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为负增长。1994年农业基建投资占国家基建总投资的比重仅为2.6%。

第三,科技对农业生产巨大作用与科技进步缓慢的矛盾。与过去的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地膜覆盖等一些重大技术成就相比,80年代后期,我国在农业科技研究和技术推广方面没有重大突破。据有关部门测算,“七五”期间农业增产诸因素中,农业技术进步贡献份额有所下降,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技人员流失严重。建国以来,全国共培养农业大中专毕业生172万人,只有一半留在农业战线,我国每200个农户才有1名农技推广人员,而日本每10个农户就有1名农技服务人员。

第四,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目前,农业的经营主体是实行家庭经营的2亿多农户,户均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市场中介组织发育滞后,农民进入市场面临许多困难。

第五,国家对农业的宏观调控体系尚未完全健全起来,调控力度不够。目前的情况是,在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政府过去以行政手段为主的调控方式已不适用或大部分不适用,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宏观调控方式尚未建立起来。一方面继续沿用过去的老办法不行,另一方面撒手不管、放任自流也不行。

农业发展尽管面临的矛盾和困难很多,但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首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农业的措施,有关部门和各地也见诸行动。第二,社会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大大增加了,这是发展生产的好时机,也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三,农产品价格看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当前农村的几个热点问题

(一)关于农产品价格问题

1994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高达24.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8%。农副产品价格上升幅度过高,社会上的反响也比较大,对此应当怎么看?

第一,这是受粮油购销体制改革和全社会物价总水平上升拉动的影响。过去,粮油等产品统购统销,价格压得过低,放开销售价格后,粮油及相关产品价格自然向市场价格靠近,这是对长期以来农业比较效益低的补偿。由于全社会物价水平的拉动,以及汇率并轨使进口农资价格上涨等原因,整个国内农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与1993年相比,1994年农资零售价格上涨21.6%,导致农业物质费用迅速上升。为此,国家有计划地调高了部分农产品价格,这是合理的。

第二,农副产品储备调节体系不够完善,宏观调控不够有力。我国农副产品储备调节体系还不够完善,加上放松物价管理,国家的限价政策没有得到很好执行,使农副产品价格涨幅高于调价的幅度,从而造成消费者支出增加较多,而生产者并未相应得到那么多的好处,这是不正常的。

第三,受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农副产品特别是粮食供需矛盾比较突出。1994年粮食因灾减产240亿斤,这本属正常波动范围。问题是,1990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一直处于低速增长,而粮食的消费却增长很快。1994年与1991年相比,粮食生产量增加186亿斤,粮食的社会消费量增加了534亿斤。另外,近两年粮食出口增加较快,由净进口变为净出口,使国内粮食供给总量减少了4%。加上每年大量的民工流动,增加至少200亿斤的商品粮需求,加剧了粮食的区域不平衡。消费总需求的过快增长,使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弦绷得更紧了。

粮食区域性、结构性供求矛盾加剧。从地区结构看,近些年沿海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大大减少了粮食生产,一些过去的鱼米之乡现在需要大量调入粮食,人均粮食占有量急剧下降。从品种看,水稻在连续几年减产的基础上1994年又减产40亿斤,加剧了稻米的供求矛盾。

今后,农副产品价格到底应怎么确定?是继续提高,还是基本控制在目前的水平上,这要辩证地看。农产品价格是否合理,要看工农产品比价,还要看农产品内部比价。总的看,当前农业特别是粮棉生产的比较效益偏低,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得让农民得到合理的利润。1994年国家较大幅度提高了粮棉收购价格,其中4种粮食定购价提高了40%,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缩小了16.2%,就是出于这种考虑。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我国一些农产品价格接近国际价格,如玉米,再提价的潜力已经不大。另外,农产品尤其是粮食和棉花,都是基础产品、上游产品,提价过高对相关产品成本影响很大。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为了维护控制通货膨胀大局的需要,还是要控制好农副产品价格,防止大涨,但农产品价格也不能压得过低,否则农民就没有生产积极性,影响供给。

(二)关于农产品供给问题

从总体上说,我国农产品供给任务仍是很重的,特别是在人口多、耕地资源少的情况下,要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还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做出更大的努力。重点是两方面:一是稳定增加粮棉总产;二是继续丰富“菜篮子”,其中最重要的是增加粮食总量。

从需求方面看,2030年中国粮食的消费需求主要取决于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到2030年中国人口的增长,国内外学者做出了较为一致的预测,即届时将达到或接近16亿,临近人口最高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食物消费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即人均直接消费粮食将继续减少,动物性食品和水果、蔬菜、植物油等呈增长态势。据预测,届时,我国人均主要食物消费量将接近或达到目前亚洲发达国家日本本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人均需要消费粮食450公斤左右。考虑到我国动物性食品生产可利用广阔的非耕地资源的特点,人均消费粮食400公斤即可。这样,在人口达到16亿、人均消费粮食400公斤的情况下,到2030年我国粮食需求总量为6.4亿吨。

从供给方面看,我国粮食增产有潜力。到2030年达到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也就是在1990年的基础上实现增产1.9亿吨,年均增产粮食475万吨,年均增长速度不足1%,仅相当于1994年以前45年间中国粮食产量年均增长速度的1/3。这一增长速度,如果提供相应的条件,是可以达到的。

在粮食生产上,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提出的“稳定面积,稳定产量,稳定库存,总量平衡,区域平衡”的原则,实施“提高东部,开发西部,主攻中部”的区域发展战略,东、中、西三大区域都要为增产粮食作贡献。当前,特别要强调提高东部,就是通过提高东部沿海地区粮食自给率。从全国范围看,保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通过开垦荒地,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复种指数,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目前,我国有宜农荒地5亿亩,通过开垦利用,加上提高复种指数,使2030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维持在16亿亩以上是完全可能的。二是切实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要切实增加农业投入,同时,要积极引导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增加对农业投入。三是重点抓好中低产田的改造。我国现有9亿亩左右的中低产田,亩产比相同气候条件下高产田低150-200公斤。今后6年,力争改造3.6亿亩,实现增产粮食800亿斤。四是切实依靠科教兴农,提高农业技术含量。目前,农业科技进步在我国粮食增产中的作用仅占30%左右,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只有30—40%,真正形成推广规模的不到20%。应力争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到5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45%。

(三)关于稳定增加农民收入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但也应该看到,近些年来在农民收入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增长趋援。从农民收入增长的情况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年,农民收入增长最快,年均实际增长15.1%;第二阶段,1985-1988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回落,年均实际增长5%;第三阶段,80年代后期至今,农民收入呈低速增长,1990-1993年农民人均收入只增长3.8%。按照2000年实现小康目标的要求,后7年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必须达到6.6%。1994年农民人均收入是近几年增长较快的一年,扣除物价因素也只有5%,离此要求有差距。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85年以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连续9年大大超过农民收入的增长,使改革后一度缩小的城乡收入差距又重新拉开。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之比为1∶2.37,1984年缩小至1∶1.71,1994年扩大到1∶2.6。如果在城镇居民收入中加上各种补贴和劳保福利,农民纯收入扣除各种不合理摊派和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费用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更大。

三是区域性收入不平衡。近年来,我国东、中、西部农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1980年东、中、西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1.28∶1.06∶1,1985年扩大为1.44∶1.21∶1,1994年进一步扩大为1.89∶1.27∶1。目前,全国7000万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增加农民收入要从多方面入手:

第一,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路子。我国农村70%左右的劳动力从事农业,农民收入50%以上来自农业。今后,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农业产值的相对份额会下降,但绝不能忽视其在农民收入来源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广开生产门路,扩大就业领域。一方面,要继续发挥乡镇企业在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中的作用,使农民增收中来自二、三产业的比重逐步提高;另一方面,要立足整个国土资源,大力发展林牧渔业和多种经营。

第三,走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路子。国外的实践证明,农业利润的70%—80%来自深加工和流通领域。通过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参与农产品流通,实现农副产品加工增值,增加农民收入。

第四,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四)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民工潮”问题

据调查,近些年来,每年农村外出劳动力约6000万人,其中,跨省区流动的在2000万人以上。“民工潮”的实质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和转移问题。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劳动力的总数约为4.4亿,农业和乡镇企业容纳了3亿多,目前至少有1亿的富余劳动力。因此,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极为艰巨的任务。

对于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要客观地看。首先它促进了城市和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到城市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是一些苦活、脏活、累活,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便利。其次,它缓解了输出地区的就业压力,对振兴不发达地区的经济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农民工跨区域流动带来的一些弊端,比如:大规模农民工流动带来的交通运输紧张、城市基础设施压力大、社会管理跟不上等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但是,对“民工潮”只能“疏”不能“堵”,要坚持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健全各种信息服务、职业培训等服务体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完善劳动法规,逐步形成城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今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出路在于加速经济发展和加快改革,依靠乡镇企业的发展、农业的内部挖潜、农村城市化的推进来解决。

(五)关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在有些地区的农户经营中处于附属地位,农民缺乏务农的积极性,粗放经营和撂荒严重,出现了粮食生产下降的势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沿海发达省份和一些大中城市郊区,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国有近9万个村、9000多万亩土地实行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从一些地方的实践来看,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使种田也能获得较高收入,从而调动了农民和集体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有利于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对于稳定粮食生产和增加务农者收入,显示了重要作用,对于我国建设现代化农业也有积极意义。

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具备几个基本条件:一是二、三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有了大量的稳定的转移;二是村级集体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有较为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和机械装备;三是农民有放弃承包土地的要求,还要有一批素质较高、善于经营又愿意承包土地的农户;四是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有较强的领导和动员能力。

目前,规模经营的具体形式各地有所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种田大户或家庭农场;一类是各种集体农场、合作农场,包括村办农场、厂办农场、站办农场和股份合作农场。

对规模经营,要积极、正确引导,使其健康发展。在工作指导上应明确以下几点:第一,要坚持自愿原则,尊重农民的意愿;第二,一定要坚持条件;第三,对于规模经营的具体形式,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的选择。

(六)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社会治安问题

现在全国有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各80多万个。其领导班子大体分为4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比较得力,村经济发展快,经济实力强,社会风气好;第二种类型是能完成任务,村能为农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经济有所发展,社会比较稳定;第三种类型是能完成一些较紧急的任务,但村不能为农民提供生产和经营服务,经济发展较慢,社会治安、村风村貌较差;第四种类型是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一些干部不但不为群众办事,反而以权谋私,干群关系比较紧张。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抓好党支部建设,增强战斗力和凝聚力;抓好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增强服务功能;抓好村委会建设,实行村民自治,推进民主政治。在组织形式上无论机构如何设置,事情都要有人管,干部要坚强有力。

目前,全国农村多数地区治安状况是好的或比较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地方问题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地痞、村霸等流氓恶势力横行乡里,欺压群众,为害一方;二是车匪路霸活动猖獗,暴力案件不断上升;三是盗窃、哄抢财产、物资的违法活动屡禁不止;四是因土地、山林、果园、鱼塘、农民负担等纠纷引发的各种案件接连不断;五是各种丑恶现象在一些地区蔓延,影响着基层政权的稳定。这些问题农民反映强烈,如不抓紧治理,势必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农村社会治安问题是农村社会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紧紧把握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同时,必须组织动员会社会的力量,运用政治、法律、行政、经济、文化、教育等各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三、我国农村发展的方向与道路

第一,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道路

随着整个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农民将由自给自足和面向国家的生产者,变为面向市场的生产经营者,也就是成为农村市场经济的主体;管理体制将由国家下达指令性计划变为国家只提出指导性计划,在宏观上安排好市场,让生产者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生产和经营;购销体制将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各种生产要素主要通过市场配置;分配制度也将根据经济利益来调节,在以按劳分配为主的总体格局下完善,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第二,走以科技为主,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点是科学化,基本要求是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报酬率。要根据科学种田的要求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包括水利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资源,做到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高效结合;以科学精神总结传统农业生产经验,把传统优良技术和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把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结合起来,努力发展资源替代技术;搞好生态环境,造就良好的生态条件,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经营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走以乡镇企业为依托,主要依靠农民自己实现农村工业化的道路。

我国这么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要依靠国家、依靠城市工业来吸纳安排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按目前的标准,在城市工业中安排一个劳动力就业所需的投资大概在4万元左右,数倍于在乡镇企业安排一个劳动力就业的投资(约7000-8000元)。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创造了数万亿的产值,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创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新中国建立时,我国工业产值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0%左右。目前,我国工业产值已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其中乡镇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46%。按近年的发展速度推算,到本世纪末,乡镇企业产值将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85%左右,其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这样,就总体来说,农村将基本上实现工业化,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民,将变为农村工人。因此说,中国的整个工业化一方面是国家集中力量在城市以重工业为中心推进工业化;另一方面是农民靠自己的力量在农村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实现农村工业化。

第四,走发展小城镇,建设星罗棋布的农村小城镇的农村城镇化道路

走具有我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即:在乡镇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和建设小城镇,让转移出来农民进入这些城镇,逐步增加城镇人口的比重,减少农村人口的比重,搞好农村小城镇的建设,有计划地将一批县城镇建设成为中小城市。在具体方式上,主要是在农村城镇周围适当集中发展乡镇企业,带动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同时,有控制地让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按城市发展的需要有序地进大中城市,增加城市人口比重。

标签:;  ;  ;  ;  ;  ;  ;  ;  ;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