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控制论文_陈秋

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控制论文_陈秋

身份证号码:44082219790619XXXX

摘要:房屋建筑质量对参与到工程建筑的众多企业的共同利益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加强对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控制是企业利益达到理想状态的重要且关键因素。对此,本文从施工工程的多方面加强对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控制,以期实现房屋建筑高质量的实用性,保障我国房屋建筑行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控制

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控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面众多,在实际施工控制工作开展中,日常事项的控制需要注意以外,同时也要有针对性的根据不同位置的常见问题以及常见隐患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实现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有效控制[1]。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主体结构作为主要的施工部位,尤其是当前社会中高层建筑的大批量涌现,其结构形式大多是以框架结构以及剪力墙结构两种融合的情况来实现,同时在通过大量的具体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进步,保障了其良好发展。

一、控制施工质量

房屋建筑主体结构一般是由钢筋和混凝土混合形成的结构,同时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对模板的使用量以及翻新数量较大,为了使控制施工质量的目的得到有效实现,应注意在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一些较为常见以及隐性问题加强控制力度。

(一)针对钢筋方面的控制,应把高一标号的预制混凝土垫块在钢筋底部以及比较靠近模板一侧进行铺底施工,从而起到对钢筋的保护作用,针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振捣一定要适量,避免出现过度振捣从而致使钢筋受到过大的冲击,从而形成钢筋外漏现象。

(二)针对模板内的混凝土基面应进行适当的凿毛处理,同时还要把模板内部因施工过程遗留的一些杂物清除,模板的拆模时间要把握好,拆模过早可能会出现混凝土却块少角的不完整现象;模板的翻新工作应当对残留的混凝土土块进行凿除,从而重新上脱模油实行模板反洗处理,并针对一些变形或损坏的模板进行修复完善。

(三)混凝土材料的供应企业选择方面,应以就近为原则选择合适的混凝土供应企业,同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应当用汽车泵或者地泵进行施工,浇筑过程中要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施工,同时也要有相应的负责人进行对浇筑施工现场的指导和管理。

在针对面板进行大面积浇筑施工时,振捣工作需要由人工操作来实施,同时在振捣过程中对钢筋部位应避免踩踏,从而保障钢筋的形态以及位置不受影响;对于一些区域无法实施全面振捣工作时,建议施工操作人员在振捣时铺垫湿润木板来进行,同时应注意浇筑施工结束后应对混凝土进行抹面处理,以保障浇筑的混凝土平整。

在浇筑滑升模板的过程中,漏斗卸料高度对比混凝土表面来说,应高于其20-50cm,如果鞋料口的高度高达2m以上时,可以实施辅助浇筑工作,此时可以应用串筒或溜槽,从而保障混凝土不受卸料口高度过高而产生的离析现象;为了使得混凝土的粘附性得到提升,可以先用砂浆浇筑铺底,并在卸料过程,应保证对浇筑区域内的混凝土料供料及时,同时在混凝土分层浇筑过程中,应保证上层混凝土的浇筑是在下层混凝土浇筑初凝之前进行,保障混凝土浇筑的整体、统一;混凝土浇筑速度应把握好,不宜过快,以有效避免因速度过快而导致混凝土受到加大的冲压力从而出现模板的变形、损坏以及移动,保障模板的重复利用性质[2]。

(四)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的浇筑设备一定要配备齐全,以有效避免浇筑过程有设备出现故障时施工浇筑不能持续进行;同时对施工的季节也要进行一定注意,因混凝土质量会受到雨季的暴雨而产生影响,因此如果是在雨季进行混凝土的施工工作,应把这个阶段内的混凝土防护以及养护工作做好,可以遮雨布覆盖混凝土表面,同时排水措施也要加强。

二、控制施工技术

(一)现场浇筑框架梁技术

这项技术是通过钢筋混凝土把支撑柱体以及房梁之间继续连接从而组合成一个结构,一般来说在低层建筑结构主体结构中较为常用[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场浇筑框架技术对场地布置没有过多的硬性要求,因而在空间领域中的发挥比较灵活多变,然而因其自身柔性结构的形成,在抵抗外界破坏力方面较弱,尤其是一些无法避免的自然环境如台风、地震等。因此,对于高层建筑来说,需要进行加固处理,可以加入剪力墙结构等来实现加固,从而使之向更为完整框架形式方面发展;基于剪力墙结构背景下,也要进行一定的稳固加强处理,可以应用大面积浇筑模板技术进行浇筑,而对于墙体来说,则可以应用外部砌砖与内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结合,从而实现更为完善的施工技术。

(二)大面积浇筑模板技术

在模板选用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需要,来综合考虑模板类型的使用。当前一般建筑工程中所选用的模板都是采用钢模和木模互相搭配使用,主要通过对模板的数量、自身强度性质以及高效的使用率等综合考虑,因而比较建议选用组合形式的模板进行施工,组合形式模板为钢模为主要材料、而木模作为辅助材料,这种组合形式实施的浇筑想过以及质量都较好;在安装模板的过程中,要对模板与模板之间的搭接处进行一定注意,从而在浇筑过程中使得因模板受力不均、而导致的模板搭接处出现错位现象得到有效避免,从而保障建筑整体结构的美观形态;对于模板的一些边边角角部分应注意进行封堵,从而使漏浆致使的混凝土脱模后、在其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现象以及模板出现残缺二导致的钢筋外漏现象得到有效避免[4]。

(三)液压滑升模板安装技术

这项技术在高层以及超高层的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比较适用,尤其是对建筑项目主体结构的综合性能能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从而促使建筑整体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以有效抵抗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一些影响。为了能够在实际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控制工作中不断引进先进并符合施工过程中实际情况的施工技术,针对下阶段的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应更多的进行先进技术的合理应用,从而促使各项施工技术得到不断进步并发展,在未来的房屋建筑施工中得到普及,从而保障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促进建筑行业基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5]。

三、控制施工安全

建筑项目施工的整体进度与施工安全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因此,在针对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开展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对建筑项目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力度。在建筑项目施工的整体过程中都应该对建筑施工中所使用到的设备定期进行全方位的检测,保障施工设备处于安全、良好的状态下,从而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出现故障而影响施工进度以及施工人员的人生安全等,保障安全的施工过程。

针对房屋建筑主体结构中的模板施工过程,要对承重支架以及加固支撑的落脚点进行加固处理,从而使得建筑项目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固性得到有效保障,尤其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针对大型模板的浇筑以及拆除过程,一定要加强安全控制力度,确保浇筑以及拆除施工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同时在建筑周围应设立警戒线等隔离提醒措施,从而避免高空坠物给下方人员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控制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控制以及整体施工人员的积极配合才能实现有效控制,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加强安全施工控制与管理力度,从而确保建筑物能够达到实际预期的标准要求。在未来的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希望实际施工过程中不断优化、完善施工控制工作以及相关技术,从而保障建筑物的质量,提高其安全、稳固以及使用性。

参考文献

[1]姬鹏.探讨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控制[J].居舍,2019(14):148.

[2]李盘江.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2019(09):63-64.

[3]王尉.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监理控制方法[J].居舍,2018(34):128.

[4]叶景衡.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强化措施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45):122-123.

[5]张贵忠.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的现场质量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115.

论文作者:陈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1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控制论文_陈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