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肺癌的关系研究分析论文_肖俏

关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肺癌的关系研究分析论文_肖俏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1)

【摘要】目的:探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肺癌的关系。方法:我院收治的78例肺癌患者、30例良性疾病患、30例健康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VEGF。结果:肺癌组血清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血清VEGF水平在鳞癌和腺癌患者中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VEGF水平与临床分期的呈正相关,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患者血清VEGF表达高于健康人,且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肺癌;联系

【中图分类号】R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7-0035-02

在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增长较快的是肺癌,此疾病直接对人体的生命构成威胁。早期的检查对患者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降低死亡率,在临床检测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以作为检测的一个指标[1],本文重点探析的就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肺癌的关系,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均选取2012年6月~2016年1月,肺癌组患者,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肺癌,男性51例,女性27例;年龄最大76岁,年龄最小37岁,平均年龄(51.25±2.14)岁。

良性疾病组: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最大78岁,年龄最小34岁,平均年龄(56.23±2.17)岁。

健康组:选取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

1.2 方法

标本采集:采集研究对象的肘静脉血4ml,2500转每分的离心力,进行离心10min,取上层血清液体,置于-30℃的冷藏箱中进行保存准备检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VEGF的检测: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利用BioRad450酶标仪(美国BioRad公司),在室温(25℃)条件下实施试验:(1)将试剂盒置于常温下,平衡试剂盒温度;(2)在酶标板的空白对照孔内注入蒸馏水100μL,按顺序将标准品溶液依次注入微孔;(3)在将血清注入剩余微孔;(4)在各孔中加入酶标记溶液5μL;(5)将酶标板封好,置于孵育箱中1h,保持温度37℃;(6)取出酶标板,使用洗板机清晰5次,是各孔中保持一定的水压;(7)将A、B显色剂加入各孔中50μL,是室温下避光反应15min,在注入50μL终止液;(8)利用记录的OD值,计算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此次研究数据加以分析,数据比较中,用(x-±s)表示,用t验证。用%表示计数资料,用χ2验证,当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肺癌组78例,VEGF水平为(311±110);肺部良性疾病组30例,VEGF水平为(139±57);健康组30例,VEGF水平为(129±45),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VEGF水平在鳞癌39例,VEGF水平为(301±102),腺癌27例,VEGF水平为(325±114),两者差异不明显(P>0.05)。Ⅰ~Ⅱ期肺癌存在12例,VEGF水平为(179±87);Ⅲ期肺癌存在28例,VEGF水平为(290±111);Ⅳ期38例,VEGF水平为(372±121),血清VEGF水平与临床肺癌呈正相关,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探讨

新生血管的生成是恶性肿瘤生成和转移所必须的物质[2],在肿瘤细胞内它具有诱导血管生成并且和其侵袭的能力相关,VEGF是血管生成因子,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成为肿瘤血管新生的关键因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具有选择性促内皮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具有扩张血管通透的能力,与肿瘤细胞上的KDR受体结合可刺激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迁移,主要是VEGF通过实体瘤KDR受体而表达,VEGF运用旁分泌的形式作用在血管内皮细胞,其与内皮细胞上的受体相结合,造成一系列反应的发生,是内皮细胞进行分化并促进血管合成,对细胞外的基质也有改变,还可促进肿瘤细胞在适应的微环境下完成转移,是目前发现的重要的促进血管形成的因子,对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有影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受体融合,就会加剧钙离子浓度,可高达到4倍,者就成为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敏感度高的原因。研究显示,肺癌的淋巴管的生成、血管生成、肿瘤变化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具有密切的关系[3]。

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中晚期的肺癌患者中(Ⅲ期、Ⅳ期)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早期肺癌(Ⅰ~Ⅱ期),但是VEGF的表达与肺癌的病理分型无相关性。

在本研究通过对比试验研究分析得出肺癌组患者的VEG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的VEGF水平,并且与病理的粉笔成正相关,者就表明VEGF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与医学文献记载的VEGF有促进肿瘤细胞的血管的生成与转移,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相一致的机理。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VEGF水平随着病理分期的升高而升高,Ⅳ期>Ⅲ期>I ~Ⅱ期,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对于肺癌患者来说,越是到晚期VEGF水平越高,后期的预防与治疗效果越差。本研究结果与某些专家、学者研究的VEGF水平与肿瘤的发展的关系具有一致性。所以,本研究为VEGF水平在肺癌的发生以及病情的发展中的变化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综上所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关系,随着病理的分期VEGF水平逐渐升高,可有效的进行肺癌疾病的诊断,并可以根据VEGF的水平判断肺癌的分期,从而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可以有效的保障患者的生存率,在临床诊断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胜辉,王轶灵,王明松,曹佳,费苛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肺癌预后的关系[J].重庆医学,2010.39(16):2157-2158.

[2]黄冬梅,邹雪松,胡卫盟,赵志国.肺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与临床分型和分期的关系[J].河北医药,2014,36(18):2762-2763.

[3]李全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6,33(3):79-83.

论文作者:肖俏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4

标签:;  ;  ;  ;  ;  ;  ;  ;  

关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肺癌的关系研究分析论文_肖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