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生;探索发现能力
数学的学习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的,数学教师的教学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出发。教师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时,可以通过结合生活、情境、实践来实现,为学生的数学系统构建提供保障。
一、扎根生活土壤——促使学生探索发现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可以将教学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中,让学生在生活的辅助下长出数学的枝叶,获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是由于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对生活中的数学缺乏联系意识,无法及时看到数学知识的应用,造成了数学知识理解偏差。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经过探索后认为,利用生活能够推动学生探索发现。
例如,在学习“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时,笔者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学会判定正方形,促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了解与正方形有关的概念,帮助学生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把握数学知识,在教学中为学生准备了与正方形有关的图片和物品,让学生通过观察正方形来了解正方形的概念和性质。学生通过观察与正方形有关的图片和物品,对正方形有了一定的认识。接着,笔者又引导学生思考:正方形的四条边有什么关系?正方形的四个角?正方形和矩形有着怎样的关系?正方形和菱形呢?你是如何发现的?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对正方形的性质进行了总结和思考,复习了正方形的特点,得出了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的结论。这样,笔者通过扎根生活的土壤,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使学生发现了正方形的性质,能够运用正方形性质进行判定,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扎根情境土壤——帮助学生探索发现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可以将教学扎根于课堂情境的土壤中,让学生在情境的带动下,改变数学学习状态,积极融入到课堂中来。这是基于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教师过于注重讲授,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感受上提出的,是为了重新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回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来,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发现,挖掘数学的奥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学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笔者为了使学生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学会对直线和圆的关系进行判定,理解直线和圆的关系的性质,理清d(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r(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在教学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幻灯片,让学生通过观察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幻灯片来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学生观看幻灯片后,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了直观的认识,知道了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学习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及判定方法,掌握了d(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r(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这样,笔者通过扎根情境土壤,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使学生通过情境对数学知识进行了探索和学习,让学生获得了直观的发现。
三、扎根实践土壤——鼓励学生探索发现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可以将教学扎根于学生实践的土壤中,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数学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探索精神养成。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不能自主学习。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认为,应该扎根于实践土壤,增加学生数学参与的机会,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发现。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时,笔者为了使学生理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够运用列方程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了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进行训练,帮助学生尽早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决办法。学生拿到学习任务后,对训练题进行了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笔者叮嘱学生细心审题,将题中有用的条件罗列出来,避免因遗漏而造成失误。学生在笔者的指点下,对数学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了题中的有用信息,获得了解题思路,列出了一元二次方程式,对方程式进行了解答。这样,笔者通过扎根实践土壤,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使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掌握了一元二次方程,能够依据现实情况进行问题解答,促进了学生的探索发现。
总之,本文通过将教学扎根于生活的土壤、扎根于情境的土壤、扎根于实践的土壤,对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进行了培养,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角度获得了教师的指引,优化了学生的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王晶鑫.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112.
[2]陈秀珍. 运用多媒体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A].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期座谈会资料汇编[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论文作者:徐国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学生论文; 正方形论文; 发现论文; 土壤论文; 数学论文; 直线论文; 关系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