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国土资源及其开发对策_矿产资源补偿费论文

西部国土资源及其开发对策_矿产资源补偿费论文

我国西部国土资源及其开发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土资源论文,对策论文,我国西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07 (2000)01—0017—05

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重心开始逐步西移。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格局中,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国土资源比较优势,开发丰富的国土资源,使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现实的经济优势,是开发西部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1 西部地区国土资源优势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全区土地总面积545.4万km[2],占全国的56.8%,人均占有土地面积1.91hm[2],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2.5倍;耕地面积2.25万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7%,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79hm[2], 为全国人均的104.3%;未利用土地面积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8%[1]。

我国矿产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从探明矿种数、保有储量及远景储量、配套程度等方面来看,都呈明显的西丰东贫。全国全部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总值西部地区占50.45%,45 种主要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总值西部地区占50.81%。 国民经济支柱性矿产储量西部地区占有较大比重(表1),天然气68.1%、富铁矿46.7%、富铜矿52.4%、铅矿 42.1%、锌矿43.3%、砂金矿43.5%、硫铁矿40.6%、富磷矿86.3%、钾盐99.7%、钠盐89.2%。此外,富铬矿、钛矿、镍矿、铂族矿、锶矿、芒硝、石棉等重要矿产80%以上的储量也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目前,我国主要矿产资源除煤炭等少数几个矿种外,现有一些尚未开发利用的大型、超大型矿区和具有较好资源潜力的地区,多数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巨大的潜力。

表1 西部地区主要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占全国的比重

矿产名称

比重(%)

矿产名称 比重(%)

矿产名称 比重(%)

煤* 38.08 铅矿* 42.09磷矿* 51.86

石油*

18.38 锌矿* 43.30富磷矿86.30

天然气* 68.14 镍矿 88.96钾盐 99.72

铁矿*

23.07 钴矿 58.93硼矿 30.02

富铁矿 46.68 钨矿

8.40芒硝 83.97

锰矿30.57 锡矿 33.15重晶石58.57

富锰矿 55.67 钼矿 18.72水泥石灰岩*

29.74

铬铁矿 73.93 锑矿 29.61玻璃团石英岩 82.78

富铬铁矿99.69 砂金矿*

43.50石膏 13.28

钛矿原生矿 93.99 铂族矿92.77石棉 99.12

铅土矿* 21.56 锶矿 82.38石墨 14.79

铜矿*

41.36 稀土矿 2.00滑石 18.15

富铜矿 52.38 硫铁矿*

40.61萤石 10.24

菱镁矿

4.25 硅藻土23.64饰面用花岗岩

7.69

耐火粘土 9.47 硅灰石27.95饰面用大理岩 23.14

高岭土 28.25 膨润土18.62

注:*号者为国民经济支柱性重要矿产;资料来源: 《全国矿产储量汇总表(1996)》。

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丰富,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西南地区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4.72亿kW,占全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总量的69.88%[2]。

2 西部地区国土资源开发的地位和作用

西部地区国土资源开发、特别是矿产资源开发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矿业及其相关后续产业是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资料,1997年西部地区矿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11.1%,矿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15.0%,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5个百分点和4.7个百分点;矿业及其相关后续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38.7%,增加值占37.9%,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1个百分点和5.3个百分点(表2)。 改革开放20年来,攀枝花、水城、金川、克拉玛依等城市依托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利用发展成为了地区经济发展中心。许多边远地区、贫困地区,也依托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实现了脱贫致富,促进了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

表2 1997年矿业及其相关后续产业占工业的比重

工业总产值(亿元)

产业全国西部

煤炭采选业 1538.63

211.65

矿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1875.10

434.53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165.3812.54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389.5675.05

业 非金属矿采选业

531.5862.77

小计4500.25

796.54

相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256.00

206.02

关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4722.37

554.14

后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827.53

401.81

续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856.32

494.61

产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470.00

338.00

业 小计

16445.22 1994.58

矿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 6.5811.05

矿业及其相关后续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30.6438.71

工业增加值(亿元)

产业全国西部

煤炭采选业

712.1096.76

矿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1155.87

220.92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58.77 5.21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33.1130.35

业 非金属矿采选业

178.8722.75

小计2238.72

375.99

相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602.4956.59

关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189.85

147.92

后 非金属矿制品业 1106.77

143.03

续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025.41

137.40

产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11.2586.62

业 小计4235.77

571.56

矿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11.2915.03

矿业及其相关后续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32.6437.87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8年)》有关资料整理计算。

西部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资源供应基地,主要资源性产品产量在全国占有较大的比重,其中,天然气占48.3%、铅精矿占58.5%、锌精矿占42.4%、水力发电量占38.3%、磷肥占33.2%、钾肥占66.3%、镍占97%、锡占53.6%、铝占42.6%、橡胶占34.1%、油桐籽占50.0%、绵羊毛占35.4%(表3)。今后一二十年, 我国正处在迅速推进工业化阶段,工农业生产对矿物能源的消耗、对各类金属和非金属原材料的利用规模将持续扩大,矿产资源供给短缺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据论证,到2010年国内主要矿产资源可以满足需求的只有24种,有21种矿产由于后备资源不足、或产能消失严重、或资源质量低劣、或开发条件不利而不能满足需求[3]。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是21 世纪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资源依托的替代区。

表3 1997年西部主要资源性产品产量占全国的比重

产品名称 比重(%) 产品名称 比重(%) 产品名称 比重(%)

原煤 22.81氮肥 24.10粮食 20.27

天然气48.31磷肥 33.19棉花 28.57

锰矿石成品矿 21.02钾肥 66.34橡胶 34.07

铜精矿27.23铅24.55油桐籽50.03

铅精矿58.50锌28.73猪肉 23.67

锌精矿42.37镍97.03绵羊毛35.39

水力发电量38.29锡53.59

硫酸(折100%) 25.60铝42.65

资料来源:(1)《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8年)》;(2)《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

3 西部地区国土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

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虽然丰富,但其开发受到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因素制约。

第一,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西部地区山高坡陡,土地质量差,云南省坡度大于25°的陡坡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39.3%。全区沙漠、戈壁面积87.35km[2],占全国的68.11%,占区内国土总面积的16.02%。水土流失严重,全区水土流失面积7494.2万km[2],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45.96%,占区内国土总面积的13.74%[4]。

第二,水资源严重短缺。陕西、甘肃、宁夏是我国严重的缺水地区,其中,陕西水资源总量442亿m[3],按人口和耕地平均, 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4%和42%;甘肃省水资源总量611.5亿m[3], 其中地下水资源仅有8.5亿m[3],人均自产水资源居全国第24位; 宁夏地表水资源仅8.89亿m[3],人均占有量180m[3],为全国人均水平的7.7%,干旱、半干旱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3/4以上[2]。水资源的严重短缺, 不仅严重地影响着当前的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也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和制约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第三,经济基础薄弱。改革开放二十年来,西部各省区市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与东部地区相比较,无论是经济总规模、或是经济发展水平,都仍然处于比较低的阶段,经济基础比较薄弱。1998年,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11552.05亿元,占全国的14.0%,其中第一产业占18.9%,第二产业占12.6%,第三产业占13.3%;全国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8.0:46.3:35.4,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4.3:42.0:33.7,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例较全国高6.3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分别较全国低4.6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051.9元,居民消费水平1979元,分别为全国人均平均水平的61.1%和66.6%。目前我国贫困人口的绝大部分在西部地区。

第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差(表4)。到1998年底, 西部地区拥有国家铁路营业里程13791km、内河航道里程12680km 、 等级公路里程282376km,全社会货物运量221787万t,全社会货物周转量3299.5亿t/km,邮电业务总量273.11亿元,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732273路端,分别占全国的23.95%、11.50%、26.41%、17.54%、8.72%、11.23%、 16.30%。交通、 通讯等基础设施差直接影响着吸引投资及资源开发效益。据统计,1980~1994年我国累计吸引外商直接投资1300多亿美元,其中88%投资在东部沿海地区;另据测算,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投资环境的差异,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对工业的贡献度东西部之比为2.26:1。

表4 全国和西部地区交通通讯主要指标

指标 全国 西部西部占全国比例(%)

国家铁路营业里程(km) 5758413791 23.95

国家铁路正线延展里程(km) 7894016210 20.53

内河航道里程(km) 110263

12680 11.50

等级公路里程(km) 1069243 28237626.41

全社会货运量(万t) 1264361 22178717.54

全社会货物周转量(亿t/km) 37840.7 3299.58.72

邮电业务总量(亿元)2431.21 273.1111.23

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路端) 4491595 73227316.3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

4 西部地区国土资源开发对策

第一,土地资源重点是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土地利用率,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适度开发宜农荒地。积极营造防护林、水源涵养林和人工、半人工草场,积极调整土地利用政策,大力开展山坡土地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沙化、盐碱化,防治水土流失。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大力开发矿产资源。从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来看,主要是围绕着21世纪国家重要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建设,如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基地、化肥生产基地等来进行,保障国家重要矿产资源的供给安全。近期重点是开发国家紧缺的矿产资源,如石油、铜、钾盐、铬铁矿等。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看,主要是围绕着山区中小流域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和整治,围绕着当地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边远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来进行。国家重要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建设同山区中小流域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和整治、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要紧密地结合起来。前者要有利于带动和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后者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重要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建设。

第二,要抓住历史性机遇,加紧研究制定西部地区国土资源开发规划,并将其全面和有机地纳入到中央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去,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是政府管理社会、经济、自然资源的重要手段,它使政府的意图法规化。合理的区域分工是在明确各区域在全国地域分工中所承担的职能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形成的,各区域的职能和发展方向是通过政府职能部门制定各种规划来体现。西部地区,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资源前景好,是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供应基地,在未来我国资源供应保障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种地位和作用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来具体体现和巩固。

研究制定科学的国土资源开发规划必须从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这一基本点出发。规划不仅要考虑资源的空间分布、突出资源开发的区域重点,又要合理处理这些重点在区域空间上的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既要考虑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兼顾各区域的利益,正确处理好区际间的利益关系;既要避免区域产业结构的趋同,也要避免区域产业结构过于单一,考虑各区域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产业链的形成;既要考虑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益,也要重视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及其整治,把国土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5]。

第三,加强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建国以来,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做了大量的工作,初步摸清了资源分布格局,但总体上来看,工作程度仍很低,不能适应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加强国土资源调查评价,除多渠道筹集资金外,关键是要有一个新的战略指导思想。这种新的战略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1 )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要有明确的目标——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实现地区和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改变过去调查评价与开发利用、生产力布局、经济建设相脱节的状况。调查评价及其成果要有明确的应用范围(公益性、商业性),有明确的服务对象;公益性调查及其成果,不仅要为进一步进行商业性调查评价和开发奠定基础,也要为交通建设、城市建设、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等服务。在布局上,既要加强资源远景较好但工作程度较低的地区的工作,也要重视工作程度较高的地区;既要为国家重要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建设服务,也要为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脱贫致富服务。(2)建立新的国土资源调查评价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这种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概括起来说就是:公益性和商业性这两种不同经济属性的调查评价工作实行分体运行,公益性调查评价工作,由国家出资组织实施,成果归国家所有,无偿向社会提供服务;商业性调查评价工作,本着谁投资、谁受益、成果归谁所有的原则,完全按市场机制运作。(3)要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改变过去按土地资源、矿产资源、 水资源、矿种进行的状况。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在调查评价理论、方法、体制和机制方面不断创新,广泛采用各种先进技术设备。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中,要把找水作为一项重要的专项计划,把水资源开发和有效利用,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地下水分布、赋存条件、前景评价,为重点工农业开发区提供一批新的地下水水源地。

第四,采取多种优惠扶持政策。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比较复杂,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投资环境较差。因此,必须从计划、财政、金融、税收、技术等方面采取多种优惠扶持政策,为西部地区国土资源开发创造有利条件。(1)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持力度, 加快西部地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该区投资硬环境,支持区内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在国家计划中,要优先考虑和安排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优先考虑和安排西部地区基础性国土资源调查评价项目。(2 )对资源勘查和开发项目、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银行贷款实行低息或贴息政策。对资源性产品实行保护价格或财政补贴政策,最大限度地防止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利益流失。提高地方土地使用费、矿产资源补偿费分配比例,提高国家投资形成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转为企业资本金的比例。调整国土资源税费结构,降低矿产资源税率,降低企业占有和使用国有土地使用费,减轻企业负担。(3)简化管理程序,把探矿权、采矿权、 土地使用权的登记、审批权,通过委托或授权,适当下放给地方政府。

收稿日期:2000—01—18

标签:;  ;  ;  ;  ;  

西部国土资源及其开发对策_矿产资源补偿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