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继电保护是维护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是确保整个系统安全稳定持续运行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只有确保继电保护工作中出现任何故障时都能得到妥善处理,才能为电力系统运行营造出更加可靠的环境。。因此文章中将针对继电保护环节故障的处理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更可靠的故障处理方法,作为完善工作的参考。
关键词:继电保护工作;故障处理;改革建议
随着继电保护技术日渐进步,在电力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重要作用也更加明确的体现出来。但对继电保护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为一旦出现故障会对电力设备安全运行产生很大威胁,这就需要继电保护工作相关人员必须加深对继电保护重要作用的了解,并且要学会熟练运用技术手段解决继电保护环节的常见故障。因此文章中将针对故障处理方法进行详细分析,以供借鉴。
一、继电保护装置的具体应用
(一)主变保护
主变保护主要包含了主保护以及后备保护两部分,主保护一般是重瓦斯保护及差动保护,后备保护主要包括复合电压过流保护以及过负荷保护,这些都是继电装置保护措施的重要构成。
(二)电容器保护
对于电容器的保护措施,主要包括零序电压保护、过流保护、失压保护以及过压保护,这些保护措施的作用十分重要。
(三)母联保护
母联保护的应用,应当确保同时具备了装设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以及过电流保护。
(四)线路保护
线路保护环节,一般主要采用二段式的或者三段式的电流保护,其中一段是电流速断保护,二段是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三段是过电流保护[1]。
二、继电保护故障的产生原因
(一)软件的版本存在问题
由于装置自身的质量问题或程序漏洞,所以许多隐患与故障征兆只有在现场设备运行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够被发现。所以继电保护的相关人员在检测、调试、故障分析等环节中一旦发现设备运行不顺畅或非常规的现象,应当及时向上级进行情况上报。
(二)内部插件的绝缘问题
继电保护装置的集成度是很高的,线路布设也是十分紧密的。在经历长久的运行之后,由于静电起到了作用,所以插件的接线焊点周围会聚集大量的静电浮尘,在外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两个焊接点之间便形成了导电渠道,进而引发装置的故障或者操作事故。
(三)防干扰问题
继电保护装置的防干扰性能普遍是很难达到完善的,对讲机以及其他相关的无线通讯设备在保护屏周遭的使用通常会导致一些逻辑元件出现错误动作。因此在现场作业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冲击负荷的干扰、操作的干扰以及直流回路接地干扰等各类问题的出现。
(四)电源相关问题
电源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其一是逆变稳压电源的问题,其二是逆变稳压电源的问题逆变稳压电源的问题,其三是带直流电源操作插件的相关问题。
(五)高频收发信机的相关问题
在220千伏的线路保护装置运行过程当中,收发信机的问题依然是导致纵联保护动作缺乏规范性的主要因素,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元器件损坏问题、抗干扰性能的误差等,出现问题的收发信机,通常包括了当前各制造厂生产的各类收发信机,包含的型号与规格是十分广泛的。
(六)电流互感器饱和的问题
作为继电保护测量的重要因素,电流互感器对于设备内部二次系统的实际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系统短路电流的不断增加,在中低压的系统当中,电流互感器的饱和问题逐渐开始更明确的显现出来,已经对继电保护装置动作的准确性产生了严重影响。
(七)保护性能的问题
继电装置运行过程中保护性能的问题主要包括两点,其一是装置的实际功能问题,其二是特性问题。导致部分继电装置在接通直流电源时很容易出现误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频闭锁保护出现频拍现象时也会产生误动,此外部分保护装置的动态特性与静态特性差距过大,也会引发错误动作。
(八)额定值的问题
额定值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相关人员的整定错误,整定计算的误差值过高,也会使额定值产生变化。其二是装置额定值的漂移现象会影响额定值精准性[2]。
三、继电保护故障处理的建议
(一)顺序检验方法的正确应用
继电装置的主要检测方法主要包含很多种,顺序检验法是最主要的一种。这一检测手段主要利用检验调试的方式来找出故障的问题源头。相关人员应当依据外部排查、绝缘检查、额定值检查、电源性能测定、保护性能测试等顺序依次进行。这样的手法主要是在机电设备保护机制出现拒动现象或运行逻辑出现问题时的问题处理。
(二)整组检测手段的正确应用
这一手段最为主要的目标,是对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动作逻辑等进行检测。通常可以在很短暂的时间之内对故障进行再现,并进一步找出问题的根源。如果出现了无法利用再现找出问题的异常状况,应适当融合其他方法进行排查。
(三)逆序检查法的正确应用
如果应用事件记录以及故障录波等方式已经无法确保在短时间内找到事故发生的根源时,相关人员便应当更注重从事故发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逐级逐项向上追溯,直到最终找出问题根源所在为止。这样的手段常在保护措施出现误动时十分适用。
四、继电保护故障的具体处理措施
(一)逐项拆除替换判断方式
在不清楚问题根源所在时,相关人员可以将并联的二次回路顺序拆开,之后更换采取逐个部件替换放回的方式进行排查,故障的出现,代表着必定有某一部分存在问题。所以利用这样拆除替换的排除式检测方法,能够更加精准的找到故障源头。这一方法主要用于对直流接地进行查验,针对交流电源熔丝接触不善等故障进行判明。
(二)直观判断方式
在装置某些部分出现问题但无法逐点测试的情况下,或在针对某一插件故障进行替换排查一时之间缺乏备用部件的情况下,以及针对10千伏开关拒分或拒合故障进行查验处理时,在下达操作命令之后,相关人员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感官,去观察装置动作、细听运行的声音是否存在异常,或利用闻嗅的方法确认各个部分是否存在烧焦味,这样能够让问题判断更加合理。
(三)短接判断方式
这样的故障判断,主要是将回路的某一段或某一部分利用短接线转变为短接模式,进而判断故障是存在的具体范围,是在短接范围之内,还是在其他位置,进而达到缩减故障范围的目标。这种判断方式在出现电流回路开路、电磁锁失灵、切换继电器不动作等问题时,是十分适用的。
(五)参照判断方式
这一判断方式的重点如字面表达所述,注重的是参照分析。主要是依靠对正常与非正常设备之间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对照,找出各项参数是否存在差距,进而找出故障究竟存在于哪一部分。这样的判断方法,在第一判断认为是接线错误,而在额定值检验过程当中测试参数与预想参数存在较大差距又无从判断原因的情况下是十分合理的排查检测途径。在对回路进行了改造后,或对设备内部部件进行了更换之后,出现了二次接线无法正常恢复时,可参照这样的方法排查问题所在。以上所谈及的检测排查方式,各自有不同的作用,也有不同的应用要求以及各自适用的环境,因此要谨慎选择,才能确保出现故障或故障征兆时,能够合理运用这些方式检测问题所在[3]。
结语
继电保护装置是维护电气设备稳定运行的核心要素,对于电气设备的运行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所以如果在系统运作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出现了故障,会使系统的后续运作受到很大影响。所以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当中,相关人员应当更加注重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日常维护以及故障处理,这样才能确保供电稳定,最重要的是能够确保相关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以上便是为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处理提出的建议,望能够起到促进技术改革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晶.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故障处理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20):173.
[2]肖炜.论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及故障处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0):195-196.
[3]张志华.配电网继电保护配合与故障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
论文作者:姚双双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8
标签:故障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继电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方式论文; 装置论文; 电流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