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网络环境下建大型公共图书馆的必要性——以上海图书馆二期工程建设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图论文,为例论文,必要性论文,工程建设论文,二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呈现出令人称奇的作用,成千上万的80后和90后已经形成了数字化、移动式、泛在型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一些中老年人也逐渐习惯于利用网络、手机和各类多媒体信息工具来获取文献知识和相关信息数据,城市社会中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正在悄然改变着广大市民学习的原有方式和形态。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一些领导、学者和公众自然有了如下的疑问:数字网络环境下还需要建大型公共图书馆吗?上海图书馆已有了1996年建成的8.3万平方米的新馆,是否还有必要建设大型的二期工程?要解决这一疑问,需要从以下五个维度来加以讨论。
1 城市图书馆的文化功能定位
按照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文化部于2008年11月共同颁布施行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所谓大型公共图书馆建筑,是指面积在2万至6万平方米左右的城市图书馆建筑。[1]大型公共图书馆都建在城市之中,因为城市是人口聚居地。现代公共图书馆自19世纪50年代前后在英、美率先创设之后,城市图书馆便逐渐具有了历史记忆、文化教育、信息传递以及智力开发的功能。随着城市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当代城市图书馆已赋予了新的功能,承担起了新的文化使命,这就是城市教室、市民广场、文化中心和公共文化共享空间。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2009年6月发布的《世界人口趋势》,2008年全球的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另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12年初公布的数据,中国城市人口2011年底已经超过6.9亿,占中国人口总数的51.3%,中国与世界一样,已迈入了城市社会。在城市中,公共空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公共生活展开的免费或基本免费的市民共享载体,这种载体包括城市的街道、公园、广场、集市、胡同、里弄以及公共图书馆、茶馆等文化学习和休闲场所。[2]当社会进入了城市社会之后,这种城市中的公共空间就显得特别重要。公共图书馆与城市的广场、街区、公园等一起,构成了城市公共空间体系,这对于城市的和谐发展和提升城市的宜居度十分重要。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为广大市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和促进市民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这种免费的公共文化共享空间为缩小城市中的文化差距和数字鸿沟铺设了通道,为广大公众包括刚进入城市的务工者的学习和提高创造了条件,为老年人、残疾人、境外居住者、少年儿童以及经济困难人群的免费文化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为紧张的城市生活和压抑的城市空间提供了舒适宁静的场所和心灵松弛的去处。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编制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中认为,公共图书馆实行惠及全民的服务政策,即向所有公民开放,城乡“所有成员都有享受其服务的权利,而不受种族、国籍、年龄、性别、宗教信仰、语言、能力、经济和就业状况或教育程度的限制”。城市公共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有所不同,当部分大学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到馆读者在下降的时候,中国城市图书馆的到馆读者却在不断增加。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具有融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群文馆(文化馆)、档案馆于一体的文化中心功能。这种面向社会的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并非数字网络能够取代和涵盖的。
2 城市图书馆的现有空间
据《中国公共图书馆发展蓝皮书(2010)》的数据显示,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外共有县级以上独立建制的公共图书馆2850所,距离每5万人配置1个公共图书馆还有很大的差距。[3]加拿大安大略公共图书馆在1997年制定了《安大略公共图书馆指南》,其中提出了人均面积要求:“对于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社区,适当的标准是每千人56平方米(600平方英尺)”。[4]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不适宜完全套用发达国家的指标体系,但如果我们降低一半的标准,即采用每千人28平方米的标准,则上海2300多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也需要近60万平方米的公共图书馆空间。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上海公共图书馆的空间发展尚有一定的差距,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此外,以城市大型图书馆而言,它肩负着城市记忆的功能,无论是古籍善本还是族谱方志,无论是手稿照片还是碑帖年画,都需要永久地保存,应提供足够大的空间来安全存储。尽管数字出版发展迅速,网络阅读不断增长,但印刷型文献依然将长期共存,即使发达国家同样如此。对此,我们要用理性的思维和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加以应对,用适当的公共图书馆的空间来体现数字网络环境下城市的时间、空间和价值观。上海图书馆二期工程将承担起这样的文化使命。
3 城市图书馆的持证率
读者的持证率就是一个城市的总人口中持有公共图书馆读者证的比率。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持证率一般超过40%,如纽约是81%,新加坡是43%,中国的香港是51%。目前中国大陆公共图书馆较为先进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东莞、杭州、苏州等城市的持证率在2%至6%之间。[5]这些比率较低的持证率与相对滞后的城市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体系以及图书馆素养意识的缺失是相联系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带来的图书馆的新馆建筑,为广大市民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了服务品质,从而激发了众多市民潜在的学习提高的热情和现场互动交流的愿望,这从近年来城市公共图书馆新建筑一旦落成或改造后持证率和读者到馆接待人数大幅上升就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以长三角的杭州图书馆和南京图书馆新馆为例:杭州图书馆旧馆建筑是0.58万平方米,2008年5.5万平方米的新馆落成后,年接待读者量从新馆开馆前的70万剧增至2011年的350万,读者持证量从新馆开馆前的3万增加至2011年的28万;南京图书馆的旧馆建筑是4万多平方米,2007年底7.8万平方米的新馆落成开放之后,日均接待读者从新馆开馆前的2000人上升至2011年的6000人,持证读者也从新馆开馆前的7万增至2011年的43万。近年来新落成的上海浦东新区图书馆、长宁区图书馆、普陀区图书馆、奉贤区图书馆、青浦区图书馆、闵行区图书馆等,在这些新馆落成之后,都先后形成了读者量剧增的井喷现象,数万平方米的图书馆新馆均呈人满为患的景象。近几年来,上海市中心图书馆237家总分馆的一卡通的持证量、外借量等每年递增达20%以上,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广大市民中的文化需求十分强烈,也充分证明了已建公共图书馆新馆的必要性以及现有公共图书馆设施尚有一定的滞后性,尚未能完全满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需要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数字空间的拓展给物理空间的图书馆带来了挑战,但并没有阻止图书馆物理建筑的发展。
4 城市图书馆的全球发展
尽管数字图书馆已经在全球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但近15年来,全球各大都市中的大型图书馆建筑依然一个个拔地而起,成为这些城市的文化象征:加拿大温哥华公共图书馆总馆(3.5万平方米、1995年);美国丹佛公共图书馆总馆(5万平方米、1995年);日本大阪市立图书馆(3.4万平方米、1996年);日本大阪府立中央图书馆(3万平方米、1996年);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36万平方米、1996年);首尔韩国国家图书馆(1.6万平方米、1996年);美国旧金山公共图书馆总馆(3.4万平方米、1996年);法兰克福德国国家图书馆(7.7万平方米、1997年);斯德哥尔摩瑞典皇家图书馆(2.2万平方米、1997年);哥本哈根丹麦皇家图书馆(3.1万平方米、1999年);伦敦大英图书馆(11.2万平方米、1998年);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8.5万平方米、2000年);香港中央图书馆(3.3万平方米、2001年);西班牙港特里尼达和多巴哥国家图书馆(2.4万平方米、2001年);美华盛顿州西雅图市中央图书馆(3.4万平方米、2004年);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新馆(7.9万平方米、2005年);重庆图书馆(5万平方米、2007年)中国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8万平方米、2008年);首都图书馆二期工程(6.7万平方米、2012年);布拉格捷克国家图书馆新馆(5万平方米、正在设计建造),正在建造即将开放的湖北省图书馆(武汉市)和广州市图书馆都达到了10万平方米左右。诚如数字出版并不会使印刷文本消失,数字网络的发展也不会影响图书馆物理空间存在的需求和价值,对于文化消费正在增长着的中国更是如此。
不仅如此,图书馆一期与二期工程乃至三期工程在全球图书馆界已是较普遍的现象,除了以上提及的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已经或正在进行二期工程之外,美国国家图书馆曾于1897年的一期工程中建设了杰斐逊大楼,于1939年的二期工程中建设了亚当斯大楼,于1983年的三期工程中建以了麦迪逊大楼,从而形成了相近空间的图书馆建筑群。无独有偶,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于1961年的一期工程中建设了千代区永田町的旧馆,于1986年的二期工程中建设了位于旧馆近旁的新馆,使旧馆与新馆成为相得益彰的建筑群落,于2002年的三期工程中又分别建设了关西分馆和国际儿童图书馆。[6]可见,全球图书馆的发展无论是在印刷型文献的时代还是当今的数字信息时代,在图书馆空间建设方面都是与时俱进的,并富有智慧地处理了旧馆和新馆之问的定位区分和建筑群之间的互动联系。
5 城市图书馆新旧虚实功能的融合
城市中的市民群体可以分为专业读者群、大众读者群、传统读者群和时尚读者群,他们对于图书馆的需求是不同的。如法国国家图书馆在图书馆建筑中将专业读者与大众读者在不同的建筑层面加以隔离,以体现区别化的服务;美国纽约在87个总分馆中有4个专业图书馆,即人文社会科学图书馆,表演艺术研究图书馆,黑人文化研究图书馆,科学、工业和商业图书馆等,为读者的专业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提供了条件。因此在城市图书馆的顶层设计中应考虑这种专业与大众的分隔,在空间社区均等布局的基础上进行大型专业图书馆的布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图书馆将呈现出智慧图书馆的新形态:书书相连、书人相连、人人相连、馆馆相连、库库相连、网网相连,从而给传统的图书馆注入新的创新活力,这就要求城市图书馆在保存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转型,以适应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中对于知识与信息全新传递方式的需求。无论是专业与大众的读者群的分隔,还是适应不断增长的市民文化新需求,都需要有一定体量的图书馆新空间来承载,从而体现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使图书馆的新旧和虚实功能恰当地融为一体。上海图书馆一期工程尽管有8.3万平方米,但50%是书库,剩下的4万平方米中一半以上为办公和业务用房,真正能够为读者开放服务的空间不到2万平方米,这对于一个巨型城市的中的研究型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总馆而言,实在是太拥挤了。不仅如此,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旧馆建筑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无线型的网络服务,泛在化的学习方式,全媒体的文献阅读,一体化的文献提供,国际化的多元需求,均等化的普惠服务,都要求图书馆建筑进行新的转型设计和业务流程的重组再造。上海图书馆二期工程将在黄浦江边上新建,尽管这一上海文化发展的精彩之笔尚未完全落地,但可以想象,在淮海路的一期工程与黄浦江畔的二期工程,将形成上海文化的新的天际线,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将形成新旧虚实功能的融合,将展示城市记忆基础上的智慧创新,为全市图书馆展示一个全新的智慧图书馆,跻身中国乃至全球城市图书馆之林,也让上海城市文化增添一幅新的风景,为上海塑造时尚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添砖加瓦。
需要补充的是,我们讨论数字网络环境下建设大型公共图书馆的必要性,并以上海图书馆的二期工程为例,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城市社区图书馆的建设,相反,城市社区图书馆对于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公益化、均等化、便捷化更是起着基石性的作用;但特大型城市中的大型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的总馆,具有城市记忆、学术引领、理念创新、职业伦理、标准制定、整合集群、各方协调、搭建平台、教育培训、对外交流等的领导和引导的功能,在建设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应当予以统筹兼顾,上下协调发展。
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这样评价当年的法国国家图书馆:“一个在法兰西王国中最典雅的研究机构,无与伦比的雄伟建筑,物有所值的文化投资。”这一穿越时空的经典名言今天读来依然使人感到亲切、深刻与发人深省,也是对上海图书馆二期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的最好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