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瓯北第四小学 325105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注意对学生进行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即教师在课堂上启动学生的思维是关键,启动学生的内部机制,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的意识,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进而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体育课 启动 思维
一、研究目的
1.体育课的概念。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讲授理论知识为辅,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一门课程。体育课主要是实践课在室外进行,安全是第一要务。
2.研究体育课的意义。体育课的基本目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它对学生掌握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体育课在贯彻以生为本这一素质教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通过全面系统地讲解有关体育理论、技术、锻炼原则,不断加强对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校体育课的有效性,除了老师的主导之外,学生的主体性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体育课中要充分启动学生的思维,启动学生的内部机制,发展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的意识,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进而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关学者在启动学生思维方面也做了一些研究,观点如下:
(1)在诱导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中,培养学生启动思维能力。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赞可夫这句话说明了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以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驱力。教师要善于选择具体题例,创设问题情境,精细地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对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时不时出现的求异因素要及时予以肯定和热情表扬,使学生真切体验到自己求异成果的价值。对于学生欲寻异解而不能时,教师则要细心点拨、潜心诱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使学生渐渐生成自觉求异意识,并日渐发展为稳定的心理倾向。也只有在这种心理倾向驱使下,那些相关的基础知识、解题经验才会处于特别活跃的状态,也才可能对题中数量作出各种不同形式重组,逐步形成善于启动思维的能力。(2)在诱导变通中,培养学生启动思维的能力。变通,是启动思维的显著标志,能大大激发学生启动思维。要对学习的动作技能实行变通,只有在摆脱习惯性思考方式的束缚、不受固定模式的制约以后才能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一般方法后,要注意诱导学生离开原有思维轨道,从多方面思考问题,进行思维变通。
二、建议
1.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积极启动思维。情境教学是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主题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体验体育的快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体育感兴趣了,才能更加喜欢体育。体育教学也是一种艺术,其效果好坏与教师的语言表达有直接关系。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上得生动活泼,我运用了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来带领学生投入体育教学中。
2.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良好的启动思维的习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渐养成了质疑的习惯。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看法,如教师在课上出现错误的动作技能、练习上的不当之处等。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批判的、求索的、创造的人生观和求真、求实、求是的科学精神。教师对待学生提出的质疑要诚恳,并善于抓住机会表扬、鼓励学生。即使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幼稚、片面甚至是错误的,教师也应耐心细致地分析解答、正确引导,不能轻率地否定学生,更不能取笑学生,否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一位特级教师在我校的县教研活动的讲座上讲到:她在上“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时,顺手请了一位男同学作母鸡,下面就有同学说大声的说他是公鸡,哪里是母鸡呀。此时我们不能一口批判他的说法是错误的,或是不予理睬,那样都会扼杀学生的启动思维。那位特级教师是用提问的方式予以引导,她说:我们在玩游戏时,老师扮演的是老鹰,那么老师真的是老鹰吗?所以在游戏时我们只是扮演这个角色。
3.在多种形式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启动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的训练,培养学生启动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三、小结
在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启动学生的思维是关键,要创设情境教学,启动学生的内部机制,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应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质疑,别出心裁地思考问题,大胆地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与质疑。这样才能使学生思维从求异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启动思维的习惯。要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训练中多方面启动思维,向创新推进,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进而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郭翠莲 学生体育课主体参与意识的实验研究.体育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之我见。
[2]李敏 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
[3]刘亦工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论文作者:潘环芬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2月总第29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8
标签:学生论文; 思维论文; 教师论文; 体育课论文; 体育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诱导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2月总第29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