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血透)护理缺陷出现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对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血透中心出现的61起护理缺陷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和归纳护理缺陷类型、原因。结果:通过分析,血透中失血、跌倒是主要的缺陷;血透评估不到位、护士安全意识不足、查对制度未严格执行及护理经验不足是缺陷产生主要原因。结论:为避免血透中出现护理缺陷,应强化护理质量及安全管理,提升科室护士专业技能,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缺陷;原因;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2-0183-02
血透是终末期肾病主要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但在血透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会出现一些护理缺陷,对血透安全性和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1]。基于此,有必要对护理缺陷产生原因进行剖析,探索有效的防范对策。本文主要对近几年我院血透中心出现的护理缺陷进行回顾性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血透中心2014年1月—2017年1月出现的61起护理缺陷的资料,开展回顾性研究。共涉及到61例血透患者,其中,男患者35例,女患者26例,31~73岁,平均(42.5±6.8)岁,血透时间3~10个月,平均(5.2±1.3)个月;慢性肾小球肾炎26例,高血压肾病17例,糖尿病肾病13例,其他5例。排除肝肺功能不全、心脑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及凝血机制障碍等患者。
1.2 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法,查阅“护理缺陷记录册”,对本组护理缺陷进行分类,具体包括:(1)血透中失血,即血透中失血量>5mL;(2)跌倒,患者治疗期间因身体失去平衡而意外触及地面;(3)血肿,动静脉内瘘、静脉穿刺部位周边肿胀直径5~10cm,伴红肿24h未消散;(4)其他,譬如:参数设定有误、设备应用不当误及设备故障等。同时,对护理缺陷产生原因进行剖析和总结。
1.3 统计处理
将本组资料统一录入Excel整理,再通过SPSS 20.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数据以例数(%)表示。
2.结果
2.1 护理缺陷的类型
对本组61起护理缺陷进行分类,以血透中失血、跌倒为主,分别占到45.9%,26.2%,如表1。
3.讨论
3.1 原因分析
从本研究结果看,血透护理中会出现血透中失血、跌倒、皮下血肿、参数设定错误、设备应用不当等类型。从原因上看,主要在于:(1)科室护士执行不到位,表2数据显示,透析中评估不到位、查对制度未严格执行、操作不规范等分别占到36.1%、16.4%、8.2%。主要表现为血透护理流程不完善,未能明确查对的时机和具体内容。在血透中,对患者观察和评估主动性不足,且无重点;查对未能严格执行,而致设备应用错误,抗凝剂不当使用参数设定错误等。(2)专业技能及护理安全培训不足,由于科室护士对血透高危环节缺乏足够认识,对患者跌倒、脱针等不具预见性[2];同时,专业知识不扎实,譬如:血管通路静脉端肿胀后,在远端重新穿刺,导致原穿刺点周边血肿加重;设备故障未及时发现或有效排除等。(3)护理人员临床经验不足,血透技术的专科性较强,有些护理人员从其他科室调入,虽有较高职称,但专科知识缺乏,临床经验不足。(4)上机环境不佳,在护理操作中因人力相对不足,再加上患者催促上机,致护士操作注意力不能集中。
3.2 防范对策
3.2.1建全血透护理制度及指引 在血透进行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工作,主要针对上机时机、内容,同时在血透全过程对患者进行动态评估和观察,并要明确重点项目。譬如:透血透中应主动巡视,密切检查管路、设备运转、穿刺部位是否血肿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在血透完成后,密切注意患者是否感到头晕不适,或者出现低血压[3]。同时,加强质量控制,以减少护理操作程序差异。此外,科室护士长每日需要对血透护理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及时识别潜在的危险因素,排查隐患,对不安全因素严格控制,对于新进护士、高危护士必须重点监督。
3.2.2强化护理安全管理 一方面,要积极推进护理安全建设,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转型培训,特别是对年资低的护士要开展风险教育,把以往出现的护理缺陷予以公示,让其从中吸取教训,更为清楚的认识血透中的高危因素和环节。另一方面,对患者进行安全宣教,告知血透中可能出现安全问题,如跌倒、失血等[4]。此外,还应创建护理缺陷上报制度,建立登记册,定期组织讨论和学习。
3.2.3定期开展专科理论和技能培训 强化科室护理人员,特别是新进、年资低的护士的专科培训,以便提升他们的上机操作技能,增强风险预见力,在培训中,重点讲解透析设备的凝血、破膜,设备故障等应急措施的学习,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3.2.4营造良好上机环境 医院及科室应确保科室人力充足,能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确保患者有序上机,同时要做好等待安抚工作,以免因患者催促导致护士出现急切心理。在接机操作时,护士排班必须合理,以免护士由于拖班出现急躁、赶急心理。严禁边说边做,确保注意力集中。在上机操作前,必须备好相关物品,以免中断。
【参考文献】
[1]冯丽容,胡翠燕,李洁玉.108例血液透析护理缺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07):145-146.
[2]吴丽妍,马万里.不安全因素和防范对策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9):16-17.
[3]林亚妹,郭泽丽,陈惠.血液透析护理风险分析与管理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02):347-348+351.
[4]杜娟,丁小容,罗捷,等.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外医疗,2013,32(19):163-164.
论文作者:邱俊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4
标签:缺陷论文; 患者论文; 护士论文; 科室论文; 对策论文; 原因论文; 血肿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32期论文;